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改善血透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 抽选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血透患者 40 例,临床上予以综合护理,为观察组。于相同时间段另选血透患者 40 例,临床上予以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理想,统计处理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稳定患者心理、情绪状态, 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透;焦虑;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春霞 . 护理干预对改善血透病人焦虑情绪的效果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96-297.
0引言
对于肾病终末期患者,临床上主要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因病情的影响,加之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以及费用支出,心理状态容易不稳定,可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1-2]。不良的负面心理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可诱发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恢复[3-4]。因此,我院针对护理干预对改善血透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血透患者40例,临床上予以针对性护理,为观察组。男/女为28/1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0岁,平均(48.12±0.21)岁。于相同时间段另选血透患者40例,临床上予以常规护理,为参照组。男/女为22/1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6岁,平均(47.20±0.15)岁。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排除存在严重并发症患者。观察组、参照组的信息资料数据差异细微,统计处理显示(P>0.05),数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存在的异常及时汇报和处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
(1)护患关系构建:积极与患者交流,保持言语和蔼亲切,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并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指导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并对患者说明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和事项内容等,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2)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存在抑郁心理的患者,予以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并与其交流和沟通,掌握患者心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疑惑,并予以针对性疏导,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对存在焦虑心理的患者,予以鼓励和开导,对患者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事项内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依从性。护理人员还需要予以患者社会支持,并告知患者家属、朋友等予以更多鼓励和支持,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鼓励患者表达自身需求以及内心想法,对患者存在的疑惑和困难予以指导和解决,并予以患者更多建议,消除患者的内心顾虑,确保治疗工作开展顺利。
(3)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病房环境予以护理,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以及湿度,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医护人员保持态度亲和,尽量满足患者相关需求,协助患者解决问题,使患者配合治疗工作。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予以计分,评估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2)密切关注患者预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上传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运算,计数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2检验开展运算,计量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t检验开展运算,前者以率(%)为表述形式,后者以均数±标准差(±s)为表述形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理想,统计处理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床上主要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然而血透时间较长,且费用较贵,加之治疗期间的应激以及病情症状的折磨,长期下来可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5-6]。研究显示,血透患者中,有40%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包括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治疗工作开展受到影响,因此临床上需要重视护理干预[7-8]。
我院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重点予以患者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促使患者康复。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理想,统计处理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综合护理可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这是因为综合护理能够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对治疗工作的依从性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构建了理想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综上所述,对血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有显著效果,同时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迪丽努尔·麦海提江.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198-199.
[2]唐盈,闫静.心理护理干预在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11):142-142.
[3]李慧,沈依云,何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8,38(2):47-49.
[4]徐智萍,彭慧妍,祝建辉,等.以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0(36):4540-4542.
[5]Camachoalonso F,Cánovasgarcía C,Martínezortiz C,et al.Oral status,quality of life,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the effect of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by dialysis on these variables[J].Odontology,2017,106(2):1-8.
[6]马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5):637-638.
[7]Qian S,Centre BP.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nstipation,sleep quality,and quality of life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J].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2017,25(15):1422.
[8]李书群,赵燕平,李园,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3):173-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