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院骨科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135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针对135例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护理的有效性。结果135例骨科患者中,手术创伤疼痛患者为52例,占比例38.52%;由于术后体位限制疼痛的患者12例,占比例8.89%;由于过度束缚疼痛的患者20例,占比例14.81%;由于术后并发症产生疼痛的患者39例,占比例28.89%;由于心理原因产生疼痛的患者12例,占比例8.89%。针对135例骨科患者实施护理操作后护理前后对比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有效性为94.81%(128/13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创伤、术后体位限制、术后过度束缚、术后并发症等,临床中应针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类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关键词:骨科;术后疼痛;原因;护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雷楠楠,潘小花.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70-271.
0引言
术后疼痛属于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较为常见的应激反应,术后疼痛的出现不仅延误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增加患者医疗负担,还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反应,剧烈疼痛不仅对患者生理产生影响,还会导致患者情绪起伏、心理产生焦虑等,不利于患者预后[2]。为了分析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我院针对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35例进行了观察、分析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骨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135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135例骨科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60例,最大82岁,最小15岁,平均(55.96±3.46)岁,其中,四肢骨折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股骨干骨折12例,骨髓炎4例,胫腓骨骨折2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其他骨科疾病3例。
本次观察开展之前,135例骨科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目的及形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针对135例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1)手术创伤:手术后由于创伤产生的疼痛一般发生在术后3 d内,患者主诉全身不适,且焦躁、烦闷,术后剧烈的手术创伤疼痛会导致休克现象的出现,影响患者术后康复。(2)手术后体位限制:骨科手术后患者由于骨折部位的特殊性,手术结束后必须采用某种特定的、正确的体位,减少肢体出现的痉挛现象,保证关节良好功能,预防畸形现象的出现,长时间特定的体位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疼痛。(3)术后伤口过度束缚:手术后大多数患者需要对手术切口及伤口进行固定处理,在固定处理过程中采用了过紧的束缚引发伤口受到压迫,导致疼痛的发生。(4)术后并发症:手术后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并发症现象,如排尿困难、便秘、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的痛苦。(5)心理因素:多数骨科患者在手术后由于认知程度不高、对于疾病、手术及预后了解程度不高极易产生困扰,心理上的负担会加重疼痛的发生。针对135例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实施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疼痛评估、心理疏导、疼痛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等,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1.3观察指标
分析135例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原因,护理前后对比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等差异及护理有效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t和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3 5例骨科术后患者中疼痛发生原因分为以下几点:手术创伤疼痛38.52%(52/135);术后体位限制8.8 9%(1 2/1 3 5);过度束缚疼痛14.81%(20/135);术后并发症28.89%(39/135);心理原因8.89%(12/135);实施针对性护理后的护理有效性为94.81%(128/135)。
135例骨科患者实施护理操作后护理前后对比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属于骨科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及反应,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术后体位限制、术后包扎固定过紧、术后并发症、心理因素等影响导致的,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将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休克现象出现,影响患者生命安全[3]。
针对骨科术后疼痛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疼痛评估:针对我院骨科自制的疼痛评估分级对患者疼痛类型及程度进行评估,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疼痛表现、疼痛时的心理反应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4-5]。(2)心理疏导:在术前术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针对疾病、手术、预后及疼痛发生的原因等进行健康宣教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精神转移、视觉转移及听觉转移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鼓励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一些积极向上的话题,护理人员主动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让患者觉得自己受到重视,缓解患者内心的压力及负面情绪[6]。(3)疼痛护理:针对疼痛程度较为严重、难以耐受的患者实施相应的疼痛护理,采用口服药物镇痛、镇痛泵镇痛、固定制动止痛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7]。(4)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实施翻身操作,指导患者家属术后为患者实施肢体的被动运动及按摩处理,减少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产生肢体不适现象[8]。(5)伤口护理:术后应观察患者患肢末端的血运情况、皮肤温度及反应等,针对异常情况实施减压处理,适当将患肢抬高,缓解疼痛。及时处理患者各项并发症现象,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表现。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较多,针对术后疼痛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翁娜丽.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延边医学,2015,26(14):167-168.
[2]郎宇皓.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15(2):99.
[3]Taylor CY,Sheu JJ,Chen HS,et al.Predictors of Nurses'Intentions to Administer As-Needed Opioid Analgesics for Pain Relief to Postoperative Orthopaedic Patient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J].Orthopaedic Nursing,2017,36(6):392-399.
[4]张军,侯立朝,鲁彦斌.骨科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7):5370-5372.
[5]尹春艳.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0):134.
[6]Rantala M,Hartikainen S,Kvist T,et al.Registered Nurses'Knowledge about Adverse Effects of Analgesics when Treating Postoperative Pain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J].Pain Management Nursing,2015,16(4):544-551.
[7]赵爱梅,麦丽亚·艾合买提.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5,33(41):45.
[8]叶兰英,倪家晶.骨科患者术后疼痛认知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3):426-4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