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治疗中,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价值。方法将本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对照组,以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实验组,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分析2组患者,其不同治疗方案,所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其治疗干预的总有效率(94.00%),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明显更高,P<0.05;2组治疗后,其NIHS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BI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升高,其中实验组,治疗干预后,其NIH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降低,BI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治疗中,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效果较好。
关键词:强化治疗;阿托伐他汀;缺血性脑卒中
本文引用格式:丁志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70+172.
0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疾病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较高,主要是在老年人群中出现[1-2]。阿托伐他汀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药物,其可降低蛋白质、胆固醇等的水平,对脑卒中发病风险控制,是二级预防脑卒中的药物[3]。本研究主要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治疗中,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将本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每组为50例。纳入标准:①确诊存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②发病至就诊时间在72 h内;③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老年痴呆症者;②肺功能严重障碍者;③本研究药物过敏者;d:难以积极对本研究配合者。实验组中,年龄46-79岁,平均(63.23±5.36)岁,其中11例为主干梗死,15例为非主干梗死,13例为后循环梗死,11例为前循环梗死,男27例,女23例。对照组中,年龄45-80岁,平均(64.01±5.40)岁,其中12例为主干梗死,14例为非主干梗死,15例为后循环梗死,9例为前循环梗死,男29例,女21例。对比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即药物口服,每次剂量为10 mg,睡前用药,连续实施6个月的治疗,同时,尽早对患者实施神经康复干预,包括肢体康复锻炼、语言康复锻炼等。实验组则实施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即药物口服,每次剂量为40 mg,睡前用药,用药2周后,更改剂量为每天20 mg,连续用药,共计治疗时间为6个月,在治疗的过程中,同时为患者实施神经康复干预。
1.3观察指标。对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观察,并分析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
(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即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BI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则表示其治疗效果越好)的差异性。效果评价:显效:结束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其能够生活自理,身体状态正常;有效:结束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无效:结束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难以生活自理;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主要为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以及胃肠道不适等。
1.4数据分析。SPSS 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效果分析。实验组患者,其治疗干预的总有效率(94.00%),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明显更高,P<0.05,如表1。
2.22组NIHSS评分、BI评分分析。2组治疗后,其NIHS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BI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升高,其中实验组,治疗干预后,其NIH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降低,BI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如表2。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是临床常发急症,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发生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较高[4]。研究显示,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出现的原因较多,最主要的为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高脂血症,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5]。疾病的发生,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应积极实施有效治疗干预,来改善其病情。
阿托伐他汀是降脂药物的一种,其是HMG-CoA还原酶的一种竞争性、选择性抑制剂,能对HMG-CoA还原酶的相关活性抑制,控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对血脂水平改善,获得较好的降脂效果,以此减轻血液浓度,避免出现血管内皮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栓的情况,对血管炎症反应抑制,以此对脑血管梗阻改善,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更好的恢复[6]。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其治疗干预的总有效率(94.00%),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明显更高;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干预,可将临床疗效提高,且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控制,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其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治疗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预后情况,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古再努尔·艾尔肯,姑丽牙尔·艾尼.关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0):76.
[2]陈江龙.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8):75.
[3]苏建,张津华,蒋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306-1308.
[4]朱志超,张艳华,朱艳玲.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CAS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预防作用[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2):117-120.
[5]陈名涛.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9):22-23,25.
[6]吴玮.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的临床有效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48+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