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物理治疗结合高压氧对颅脑外伤后患者的功能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6 13:00: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物理治疗结合高压氧对颅脑外伤后患者功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外伤患者,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25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实验组则在物理疗法的基础上加入高压氧治疗,分别干预4周,治疗前后采用下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修订的Barthel(MBI)和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MBI得分和改良Ashworth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后,两组间FMA得分和MBI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改良Ashworth分级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结合高压氧对颅脑外伤后患者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对肌张力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物理治疗;高压氧;脑外伤;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赵玲.物理治疗结合高压氧对颅脑外伤后患者的功能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36-137.

0引言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主要由工伤事故、交通事故、跌倒、坠落等,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全身各部位损伤之首[1-2]。颅脑外伤救治的第一步是挽救患者的生命,第二步则是康复治疗,这是所有存活患者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大量存活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3]。针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缺陷程度参差不齐、早期康复介入不及时、训练强度不足等问题,诸多研究发现通过早期康复干预、加强康复力度等积极、系统而有效的物理治疗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十分重要[4-5]。但这种康复模式到目前为止仍不太理想,仍需进一步补充完善。有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与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本文就物理治疗结合高压氧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入院颅脑外伤患者50例,以入院时间先后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1.2纳入标准

(1)病程<1个月,年龄16-55岁之间,病情稳定;(2)CT或MRI显示颅脑外伤;(3)Brunnstrom分期下肢1-3期;(4)患者偏瘫侧下肢改良Ashworth评定肌张力0级-2级。

1.3排出标准

(1)严重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如心力衰竭等;(2)CT或MRI提示颅内高压;(3)认知功能严重障碍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4)严重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1.4剔除标准

(1)病人自愿退出本次临床试验;(2)依从性太差,不配合治疗的患者;(3)出现不良反应,不宜继续进行的患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药物和止血治疗。

1.5.1对照组

物理治疗:(1)Rood技术:a.轻叩:敲击足背趾间及踝关节周围,使患侧踝关节反射性背屈,被动背屈及跖屈踝关节,重复15-20次左右。b.感觉刺激:足底冰敷、轻敲拍打、按摩或用柔软的刷子在患者足底快速来回刷动,每秒3~4次[6];c.牵伸:治疗师站于患侧,一手握住踝部固定小腿,另一手握住患者足跟部,前臂抵住患者足底部,前臂向近端运动,并轻加压于近侧的跖骨,使踝关节背伸。每次15-20秒,重复10-15次。d.挤压:挤压关节引起关节周围肌肉收缩,在跟骨外侧施加压,使踝关节背伸,同时可抑制小腿三头肌的收缩。(2)运动再学习:站立期,患者练习丧失成分,踝关节背屈的训练。摆动期,摆动期练习。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7],分析患者踝关节的功能障碍并进行改正训练。(3)神经肌肉电刺激:频率:1Hz,输出强度:30-40mA,生产公司:北京耀洋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T-90A型。两片贴片并置于胫前肌,使踝关节被动背伸。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1次,每次50分钟,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4周。

1.5.2实验组

(1)物理治疗参照对照组。
(2)高压氧治疗:采用空气加压舱,将治疗压力设定为0.12mPa,升压和减压的时间分别为30min、吸氧治疗60min,中间适当休息10min,100分钟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4周。

1.6观察指标

1.6.1改良的Ashworth分级[8],0到4级,级别越高,肌张力情况越好,反之则差。
1.6.2下肢简化FMA评定[9],共34分,有17项。得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反之则差。
1.6.3修订的MBI[10]评分,分为1到5级,共10个项目,分数越高,情况越好,反之则差。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首先检验各组各评分数据都符合正太分布(Shapiro-Wilk test:P>0.05),组内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F检验,其他数据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两组FMA得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详见表2。

\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张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
 

2.3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


3讨论

重度颅脑外伤是临床中的复杂生理病变,其表现主要有:微循环存在障碍、能量代谢失常、体内钙超载及自由基攻击等[11]。该症极易出现运动功能、认知能力、语言、精神等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颅脑外伤会引起颅内压升高,继而引发脑缺血、酸中毒、缺氧等并发症。脑组织缺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若不能及时纠正,则会导致严重损害。高压氧能够较快地增加血氧含量,促进脑组织进行有氧代谢,进而改善脑微循环障碍与缺氧症状,并能减少炎症反应,纠正酸中毒,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改善微循环的同时,高压氧还能提高神经细胞活力,进而促进创伤组织的再生。因此,临床上目前主要使用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

此外,治疗时间的先后也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早期对患者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有利于尽快保证患者颅内压的稳定。在此基础上,对其行手术、药物、针灸等综合治疗,有利于保持患者体征的平稳。在治疗期间,适量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也至关重要。通过进行床上翻身运动、关节活动、语言交流等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研究[12]发现,尽早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高压氧、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早期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照组则在相对较迟的时间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研究[12]的观点基本一致。如何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关研究显示通过积极、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

综上所述,系统而科学的物理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显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最终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小燕,杨健,寿棘.等.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4):704-707.
[2]AIDA J,CHAU B,DUNN J.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in traumatic brain trauma rehabilitation:a literature review[J].NeuroRehabilitati-on,2018,42(4):441-448.
[3]杨迪.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5):752-754.
[4]ESHEL I,BOWLES A O,RAY MR.Rehabilitation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J].Phys MedRehabil Clin NAm,2019,30(1):189-206.
[5]徐娟,彭丽延.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2):263-264.
[6]宴小华,熊建忠.Rood技术联合运动现象疗法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NIHSS、FMA评分及ASS分级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1):42-45.
[7]马茜,王辛,朱洁,等.运动在学习方案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中的运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7):2103-2106.
[8]Persch AC,Gugiu PC,Veleozo CA,et al.Rasch Anal-ysis of the wrist and Handugl-Meyer:Dimensionaltyand Item-Level Characteristics[J].Neurol Phys Ther,2015,39(3):185-192.
[9]王玉龙,张秀花.康复评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9-112.
[10]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8):210-220.
[11]郎洪刚,曹文斌,罗富华,等.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5):561-563.
[12]孟娜.76例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3,7(2):101-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