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9 14:47: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运用中医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82例老年患者,均为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两组在给予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41例,常规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中医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中医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且满意率中医组(92.68%)显著优于常规组(73.1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中医护理;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

本文引用格式:黄炳凤.中医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316-317.

0引言

骨质疏松易发于老年人群,导致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所以极易并发胸腰椎骨折[1]。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保守治疗,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休息,并且容易造成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感染、便秘及压疮等[2]。不仅恢复较慢,而且易使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尤为重要。所以,本研究在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均为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82例老年患者,两组在给予保守治疗基础上,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常规组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61-89岁,平均(73.45±4.57)岁;中医组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60-88岁,平均(72.87±4.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已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脊椎影像学检查符合压缩性骨折者;③骨密度检查符合骨质疏松者。

1.2.2排除标准:①具有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者。

1.3治疗方法

1.3.1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骨折护理、疼痛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同时给予保守治疗,嘱咐患者卧床休息,进行维生素D、钙制剂补给、排痰、镇痛、使用保护支具及局部物理治疗等。
1.3.2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分3个阶段实施[2]:①骨折初期:患者骨折后,筋脉受损,心理状态差,容易导致气滞血瘀,出现脾胃运作失调的症状。因此,首先采用情志护理,以祛瘀生新、调理脾胃为主,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安慰患者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同时以神阙穴为中心,顺时针用手掌根部反复按摩15 min,3次/d,并选取双侧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施以按压5 min,3次/d,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患者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油腻之物。根据中医观点,为促进血肿吸收和骨痂生成,可加入五味子、麦冬、百合等中药材。为防止发生压疮,每天可用红花油对肩部、足跟部等骨突部位进行适当按摩。②骨折中期:以舒筋活络,缓解疼痛为主,为促进肌肉及组织功能快速恢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用“五点支撑法”在床上进行腰背肌训练(头、双肘、双足),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因训练而再次造成损伤。腹部训练采取仰卧位静态收腹锻练腹肌,每组20-30次,3次/d,同时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气息调配,以提高护理疗效。③骨折后期:以补肝肾、强筋骨、调养气血为主,以促进骨痂形成。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下床练习,进行适当行走、站立,避免弯腰等动作,同时可根据患者需求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拐杖等。饮食以滋补为主,多食用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同时可给予砂仁、陈皮等健脾理气的药材,改善胃肠功能,使其补而不滞,以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1.4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SF-36)、抑郁评分(SDS)、焦虑评分(SAS)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用n、%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VAS、SF-36、SDS及SAS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VAS、SF-36、SDS及SAS评分中医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两组满意率中医组(92.68%)显著优于常规组(73.1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中医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中医护理,能够显著缓解局部疼痛,改善患者胸、腰背肌功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由于患者骨密质及钙流质较大,若受到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极易导致胸腰椎骨折[3]。目前,临床上通常无法获得理想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骨折部位尽快恢复,本研究在基础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

在中医中,骨质疏松基本病因与“气血紊乱、五脏虚损”有关,属于“骨痹”“骨痿”“骨枯”等范畴[4]。在治疗中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注重调理脾胃,补肾健脾,力争通过全面、科学的护理让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合骨折不同时期的特点,以中医辩证分期施护为实施原则,对骨折初、中、后期3个阶段进行有效的中医护理,护理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秋彦,闫云.中医护理在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19,37(02):205-207.
[2]刘杏花,徐莉蓉,蒋治莉.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2):135-136 158
[3]夏美玲,何斌斌,郑浪花.中医护理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5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7):128-129.
[4]廖惠玲,陈丽兰.中医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147-1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