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对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9 13:46: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为早产儿采取个性化半需求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8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为2017年8月前入院,作为对照组,另42例为2017年8月后入院作为研究组,为所有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早产儿增加口腔运动、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统计两组体重及临床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完全经口喂养、鼻饲、住院用时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作为早产儿喂养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缩短其经口喂养、鼻饲、住院用时。

关键词:早产儿;个性化半需求喂养;口腔运动

本文引用格式:袁玉美.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对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32,334.

0引言

早产儿是指在37周以下出生的新生儿,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器官功能发育更未成熟,娩出后需接受管饲喂养,后逐步转为经口喂养[1]。早产儿的机体发育情况存在个性化差异,兼之经口喂养机制较为复杂,在判断早产儿从管饲转为经口喂养的时机、促进难度较高。以往医护人员往往将胎龄作为判断依据,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胎龄适当后转向经口喂养。这一方式采用统一标准判断,忽略的早产儿的个性化差异,且未能将口腔运动功能、神经发育情况当考虑到经口进食的影响中,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2]。本项研究主要探究为早产儿采取个性化半需求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8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为2017年8月前入院,作为对照组,另42例为2017年8月后入院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胎龄29~34周,平均(32.01±0.51)周;体重1.42~2.32kg,平均(1.71±0.34)kg;11例顺产,31例剖宫产。研究组男22例,女20例;胎龄29~34周,平均(31.57±0.50)周;体重1.68~2.35kg,平均(1.70±0.46)kg;10例顺产,32例剖宫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儿均于我院分娩,胎龄低于34周;5min新生儿Apgar分值在8分及以上;均接受管饲喂养;监护人知情且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放弃治疗、死亡、转院早产儿;同时合并遗传性疾病者;合并畸形疾病者;口腔功能发育不良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内容包含口腔、皮肤、体温、胃管护理,采用统一的配方奶喂养,喂养频率为3h一次,依据早产儿需求量对喂养量进行调整,在早产儿的热量不足时期给与适当补充静脉营养。

研究组:予以口腔运动、个性化半需求喂养,(1)口腔运动:应用时间为喂养前半小时,每日接受2次,护理人员穿戴无菌手套后,采用示指对患儿的口周进行按摩,采用尾指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按摩,包括脸颊C字外展,并伸展左右侧脸颊4遍,每遍用时15s,并对早产儿的舌尖、嘴唇、牙龈、脸颊进行刺激,每项刺激时间为2min。(2)个性化半需求喂养:除常规喂养外,增加非营养吸吮,应用时间为喂养前5-10min,每次应用时间为5min。根据早产儿的时间予以吸吮,若早产儿处于清醒、活跃状态,则采用奶瓶喂养,若为睡眠、哭闹,则间隔半个小时候采用非营养性吸吮5min,清醒后采取奶瓶喂养,若早产儿持续处于睡眠状态,则采用胃管喂养。在喂养过程中,需采取正确的姿势,护理人员以左手将患儿的头颈、肩部抬起后,将大拇指压向面颊,右手无名指压于对侧面颊,避免溢乳,右手固定奶瓶并用尾指稳定早产儿下颌,并帮助其吞咽,待早产儿吞咽达到6-8次,转换奶嘴方向继续喂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体重变化;统计两组完全经口喂养、鼻饲、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为计数资料比,(±s)为计量资料,各以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体重变化


研究组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完全经口喂养、鼻饲、住院用时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因高龄产妇、妊娠期疾病等数量增加,早产儿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保障早产儿的正常发育,需重视早产儿的护理[3]。确保足量的营养摄入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内容,因早产儿的机体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消化系统发育较差,对早产儿的经口饮食造成影响[4-5]。传统上为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忽略了患儿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患儿的营养摄入效果差强人意。

本项研究为早产儿增加口腔运动,提升早产儿的口腔肌肉力,增强早产儿吞咽、吸吮能力。同时,进食前予以早产儿非营养吸吮,有助于早产儿的唇部封闭,使其舌中心凹形成,增强其舌头的运动功能,有助于加速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过程。早产儿恢复经口喂养后,能够降低因管饲喂养倒是的并发症,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发育,刺激机体内的激素、消化酶形成,促进消化系统成熟,提升其消化能力,保障其营养摄入,确保其身体机能生长发育。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取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作为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的营养摄入,使患儿的体重增加。研究中,研究组完全经口喂养、鼻饲、住院用时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经口摄食时间较短,为其体重的增长争取了时间,且采用口腔运动刺激,结合非营养性吮吸,并较早应用经口摄食,将引发早产儿疲乏,提升其体重,且喂养过程缩短有助于早产儿的康复,故其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综上,将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作为早产儿喂养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缩短其经口喂养、鼻饲、住院用时,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陶亚琴,马兰,蒋盘华,等.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49-52.
[2]刘树艳,于燕.早产儿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的干预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5):1834-1836.
[3]聂莉莉,邓春贵,何建龙,等.重力管饲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22-1924.
[4]乐琼,吴丽芬,黄燕,等.母乳口腔运动联合母亲声音刺激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4):88-91.
[5]鲁萍,王建平,曹雪宏,等.不同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72-376.
[6]王小娟,马小宁,卢红茹,等.个体化半需求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6,28(12):1673-1675.
[7]信梦雪,麦细焕,何咏群.健脾法为基础的口腔运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14):1630-1631,1634.
[8]司徒妙琼,李智英,谢巧庆,等.口腔运动干预对吸吮吞咽功能障碍早产儿喂养表现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3):36-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