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循证护理对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8 13:33: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PICC置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循证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P<0.05。结论PICC置管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PICC置管;并发症预防;循证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凤玲,孙伟,康蓓蓓,等.循证护理对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312-313.

Preventiv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Complications after PICC Catheterization

LI Feng-ling,SUN Wei,KANG Bei-bei,WANG Cai-xia,ZHAO Li-li

(Xuhui District Huati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anghai 20023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preventiv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complications after PICC

catheterization.Methods choose 100 cases PICC catheterization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divide them into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and observation group(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randomly,50 cases in each group.Compar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cidence of PICC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2.00%)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14.00%),P<0.05.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related to PICC catheterization for PICC catheterization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PICC catheterization;Complications prevent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0引言

PICC是患者接受长期或中期静脉治疗的重要方法,PICC可有效避免患者由于多次静脉穿刺而导致的痛苦,对控制医疗成本、减轻护理工作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PICC后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以免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本文主要就循证护理对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PICC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6-72岁、平均(55.9±6.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4岁、平均(56.1±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按照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制定护理方案的流程执行。

(1)循证问题。确认循证问题,护理人员对患者接受PICC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预测评估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导管堵塞、穿刺部位出血等。

(2)循证支持。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相关书籍等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并分析相关资料寻找具备证据支持的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如PICC导管的护理、感染的预防等[2]。

(3)将查阅到的资料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具有预见性、能有效处理突发情况的护理方案。①预防PICC堵管,PICC术后转运患者的过程中输液速度过慢将导致血液反流,护理人员未重视检查导管通畅情况、输液完毕后未能及时冲封管、导管末端位置不合理、未能充分冲封管、导管维护不当、导管移位导致血栓、静脉血管内膜损伤、胸腔内压力大等将导致堵管。患者转科、转院时确保其输液保持通畅,病情允许时,可冲封管后再进行转运;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液体,并强化巡视;发现导管回血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正确冲封管,合理确定冲管频率;选取合适的PICC导管,如三向瓣膜式导管可有效避免血液回流;两瓶药物输注时,采用生理盐水冲管,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患者定期复查确认导管位置;指导患者避免进行可能导致胸腔压力上升的活动,如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穿刺手臂弯曲、过度受压以及负重等;给予患者健康宣传,发现导管异常时及时告知护士[3]。②预防静脉炎,静脉炎多为机械性刺激导致,采用肝素盐水浸泡导管以减少血管内膜损失。患者出现静脉炎后,湿热敷穿刺部位,30 min/次,3次/d,按摩患处以促进血液循环,视情况偷摸消炎止痛膏。③预防感染,更换敷贴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敷料情况予以密切观察,发现患者出汗潮湿、敷料卷边时均及时更换,确保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④预防穿刺部位出血,穿刺肢体过度活动、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都将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患者穿刺后避免大幅度活动身体。渗血较多的加压包扎,视情况外敷止血药;渗血较少的定时更换敷料。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经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3讨论

PICC的应用价值较高,对医院、护士以及患者均具有重要意义,PICC置管后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全面或操作不当都将导致各种并发症产生而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住院体验受到影响[4]。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确定循证问题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众多文献中寻找具有证据支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将获得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患者实际相结合以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因此给予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均具有针对性,其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显著[5-12]。

本次研究中接受PICC的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示PICC置管后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接受PICC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感到更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晶.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2):123.
[2]周芬,王希楠.护理程序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1):154-155.
[3]钟芳玲,刘长英.一例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名医,2018(11):175.
[4]章玉英,黄燕.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156-159.
[5]张俊.PICC置管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6):177+179.
[6]薛华.老年患者PICC置管的临床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0):1974.
[7]郑学风,李银玲,申秋霞,等.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2):155-157.
[8]刘闫,杜丽娜,王国华,等.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52.
[9]张欣,朱玉欣,刘富德,等.肿瘤患者PICC拔管各种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02):300-303.
[10]李晶.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2):123.
[11]王万玲,卢美玲,罗倩.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5(30):4247-4251.
[12]王秀兰,李桂莲.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8):965-9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