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某些特殊部门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力度也越来越高。社会对某些特殊部门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也引起很多关注。为了更好的实现某些特殊部门的心理健康建设,需要探索出更多心理健康干预对策保证团队的心理健康建设。该篇文章针对某个单位的心理健康干预对策进行浅要的探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干预;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赵彦.心理健康干预对策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73-274.
0引言
从事特殊任务的单位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某些特殊部门需要进行难度非常高的工作任务,并且对其任务来说,许多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在特殊任务下,许多成员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调查发现特殊单位的人员心理患病率这几年一直在升高,这样的趋势表明他们在这些压力下出现了很多心理患病。而心理疾病一直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疾病。特殊任务的单位是国家的重要力量,整体人员的心理健康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1特殊单位人员心理健康工作现状
1.1自我认识不足。由于特殊单位人员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训练,许多人员对自我的要求非常高。对于自己许多消极情绪没有及时处理,只是压制,结果很可能就在积累下造成可怕的心理疾病。但是他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也不够正确[1],并且不愿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或者他们不认为心理疾病也是一种会对人产生极大威胁的疾病。很多人员只是将心理疾病作为自己思想的一种错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员在面临自我的心理健康问题时都是采用一种逃避的方法面对,在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处理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下做出许多奇怪的举动,逐渐走向一个不可挽回的形式。
1.2重视度过低,组织机构不完善。对于从事特殊单位人员的心理健康工作,其实很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心理健康工作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对人员的实际发展没有帮助。正是由于心理健康工作成效性的表现力度太小,导致人员都不能直接强烈的感觉到心理健康工作带来的有效性。久而久之,因为工作压力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心理问题,影响到生活与工作。所以,特殊单位人员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2]。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高度的重视程度,其心理健康建设的成效就会变得更为低下。失去了这些强烈的心理健康工作,就很难将一些萌芽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1.3普及范围过于狭窄。对于心理健康的工作,从事特殊任务的单位前期建设中也缺少相关的教育,所以,现在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普及度都比较狭窄。人员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单位里面,对于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范围非常狭窄[3]。他们因为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心理健康建设,所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就没有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正视。这些人员不能正确的了解心理讲课问题出现的原因,也不知道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办法。虽然随着国家对特殊单位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后,单位开始开设许多为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并且设立一些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组织。但由于这些组织的经验都不够丰富,所以,对于这些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也不够高,普及的范围也没有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1.4干预活动过少。从事特殊任务的单位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时往往使用一种传统的疏导方式。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整体人员的心理负担,传统的疏导方式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患了一种严重的疾病,心理疾病并不是疾病的一种,而是由于发生事情时心理应激能力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干预心理问题时对前来解决问题的咨询人员一定要多加注意语气和用词。一般来说,这种心理障碍导致员工日常行为失调,对关键字词产生极为敏感的情绪。而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应该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但传统的方式反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对单位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没有很大的帮助[4]。在进行人员心理健康干预时以一些轻松的活动形式开展才是现代社会探索出的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2特殊单位人员心理健康干预对策
2.1建室立站。在进行特殊任务单位人员心理健康干预时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完善相关的心理健康建设组织。首先需要设立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心理健康咨询师的参与成员进行专业的训练。对心理咨询室的成员来说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简单的疏导,而不能有过于偏激的语言。同时,在建室立站的基础上我们要保证特殊单位人员的心理咨询基数。要想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保证每天、每周的咨询次数。如果仅开设心理咨询室,很多人会因为自身心理原因对心理咨询较为抗拒,不会主动咨询。这个时候需要我们主动开展咨询措施,做到上门上岗服务,在工作结束后,心理辅导员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召集,对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一一进行咨询和解答。通过每天这样的侧面心理辅导,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心理咨询室是完善整体心理健康建设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心理咨询室成员的选择对于第一阶段对人员的疏导有重要意义,倘若选择不当,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2.2建卡立档。为了更好的实现整体人员的心理健康建设,还需要进行建卡立档,要对人员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以及人际交往情况都有相应的记录并且归档。对于他们这些情况的记录有利于了解人员的个人背景,对他们进行建卡立档可以预防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及时对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预防他们可能患上心理健康疾病早期就及时解决问题。建卡立档能够详细并直观的了解每个工作人员的大体情况,档案上所记载的一些个人信息能够帮助心理辅导员在对每个人不同的心理问题上找到合适的对策与疏导方法。并且就调查结果针对特别情况的人员要合适的对待,避免不当的行为导致拥有特殊情况的人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情况的人员进行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效的实现整体心理健康教育。
2.3建站设场。为了更好的实现整体人员的心理健康,还需要设立一些方式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在训练中学会适应各种恶劣的场景,并且实现较强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利用高新技术设立一些网站让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由于网站的心理健康咨询较为方便,并且具有较好的隐私性,所以设立心理健康网站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随着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主流模式,通过网上的心理测试收集数据,掌握每个人的心理概况,也能很好的保护个人心理问题不被泄露,是尊重员工与理解帮助的重要体现。网上心理咨询也为员工提供了便利性和时效性,对特殊任务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时间是宝贵的东西,而网上咨询就能很好的排除这一因素。我们还可以在网上连接员工,创办心理咨询小窗口、通过微信网站留言等方式,在线为工作人员解决心理难题和困惑。同时,还可以设立一些与心理健康训练有关的场地。对这些场地进行合理的设计分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就是进行仿真模拟训练。设立一个与现实生活中相似的场景让人员经历,在训练中对之后要经历的任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够提前建立一个较强的心理素质。这样的活动也能极大的减少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3结论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尤其对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国家的发展有很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国家的发展,保证整体人员任务顺利完成,单位必须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干预,将他们心理健康建设落实到行动上,实现整体人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学明.某消防部队心理健康工作现状及干预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7(23):158-159.
[2]李怀康,张寓鑫,王天宇,等.武警部队某部青年军人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5):441-444.
[3]周艳萍,陈云芳,董萍,等.某部队基层战士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个性特征调查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v.45(04):96-98+116.
[4]刘贺云,陈萱,俞群.驻沪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8,v.34(15):117-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