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引产致出血孕妇的处理对策。方法 针对 323 例孕妇 13~27 周口服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引产的孕妇进行观察,35 例病人出血量较多。统计表明:孕 13~20 周引产出血的主要原因不全流产,其次为宫缩乏力;孕 21~27 周引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不全流产和软产道损伤,其次为宫缩乏力;孕周越小,不全流产发生率越高。孕周越大,软产道损伤发生率越高。结果 经研究发现,治疗出血的关键措施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出血。结论 做好抢救工作,加强心理护理,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出血;处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孙美娟 . 药物引产致出血孕妇的处理对策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95.
0引言
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引产术已广泛在临床应用,效果可靠。我院于 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对 323 例孕 13~27 周孕妇用米非司酮配米索片行引产术,发现 35 例病人阴道流血较多,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引产 323 例,年龄 16~32 岁, 无重要脏器疾病,无产科合并症。其中孕 13~16 周 113 例, 孕 17~20 周 106 例,孕 21~24 周 75 例,孕 25~27 周 29 例。
1.2服药方法
均为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 3d,孕 13~20 周为每 12h 口服25mg,连续 3d,孕 21~27 周为 12h 口服 50mg,连续 3d;于第4 天起口服米索片 0.2mg/4h,重复 2~3 次,以激发宫缩,促进宫颈软化,随产程的进展及宫颈软化程度,每 2~4h 加服米索片 0.2mg 至流产。
2预防及处理措施
2.1胎儿胎盘排出后的观察处理
胎儿胎盘排出后,认真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如出现残缺或胎儿排出 0.5h 后,胎盘未排除,经压迫宫底无效者,立即予以清宫术,特别要警惕孕周越小,不全流产产生率越高,也是导致孕 13~20 周病人出血最主要的原因。但据本人资料所见, 不全流产发生人数共 52 例,30 例不全流产病人出血较多,均因胎儿排出 2h 后才清宫,其中 22 例病人因胎盘排出 2h 内阴道流血量不多,未引起重视,清宫时才发现宫腔内有积血,出血总量超过 200mL。8 例病人夜间排出胎儿胎盘,因个别值班护士业务不熟练,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发现不全流产,没有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造成出血较多。其余 22 例不全流产病人经及时清宫处理后,24h 出血量均少于 200mL。因此,处理不全流产最关键、有效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及时清宫。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2.2腹痛的观察处理
腹痛剧烈时,病人较痛苦烦躁,有些病人失去理智,乱用腹压,以尽早结束产程,此时护士必须陪伴在病人身边用体贴鼓励的语言及体语,反复提醒病人绝对不能屏气,不能用腹压,嘱病人做深呼吸,和病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减轻当时的痛苦和烦躁,使病人头脑清醒,。特别要注意孕 21 周以上的病人,必须要做好会阴的保护,这些病人胎儿胎盘排出后, 必须立即检查软产道情况,如出现软产道损伤,及时给予修补处理,缝合后常规查肛,了解有无血肿。
2.3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宫缩乏力者给予按摩子宫,同时应用缩宫剂,以促进子宫收缩。
2.4观察其他体征
在引产过程中要准确收集阴道出血量,同时密切观察意识、面色、血压、脉搏的变化。
3讨论
计算休克指数方法:休克指数 = 脉搏与收缩压之比, 休克指数为 0.5 表示容量正常;为 1.0 表示血容量减少10%~30%(失血量 400~1200mL);为 5.0 表示血容量减少
30%~50%(失血量 1200~1600mL)。用量杯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休克指数在 1.0 以上或者出血量在 400mL 以上立即给予输液、输血、止血等措施,补充血容量,预防休克的发生发展。有 1 例病人孕 13 周,夜间 2:00 排出胎儿后,一直未排出胎盘,当时阴道一直有少量出血,值班护士未引起重视,上午 6 时值班医生检查时,发现胎盘嵌顿于宫颈,宫腔内积血 400mL,当时测量血压 10.7/6.67kpa,脉搏 116 次 /min,立即行清宫术,同时给予输血输液,出血减少,病情稳定并好转,该病人总共出血 700mL。从这一教训可见,在阴道出血量不多的情况下,仍须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小结
孕妇药物引产过程中,一般都会紧张、焦虑、害怕、恐惧, 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特别容易导致产后出血,所以从收治引产产妇开始,医护人员就应该认真做好检查工作,详细记录, 密切观察产妇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比如腹痛、宫缩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预防工作及处理对策,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教育,消除产妇得恐惧、紧张的情绪,使产妇调整好宫缩从而降低引产产妇的出血发生率 .
参考文献:
[1] 吴文丽 , 李舒敏 . 药物引产致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3(24):145-146.
[2] 韩琴.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2,26(35):4639-4641.
[3]汪超男 , 马爱丽 . 药物引产致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1,36(4):280-281.
[4]闫玉娥 . 药物引产致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J]. 中国民康医学 ,2002,14(4):220-221.
[5]汪萍 . 米非司酮引产致出血的护理对策 [J]. 医学信息 ,2013,26(11):647.
[6]黄秀荣 , 陈文湘 . 预防引产出血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J].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1,8(6):126.
《药物引产致出血孕妇的处理对策》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0/2018091003315669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