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果酸换肤联合相关药物以及光疗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09:53: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治疗原则主要为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抗炎及调节激素水平。果酸作为一种促进表皮更新的特殊治疗技术,其机制可能为表皮重塑、脱落加速和抑制黑素形成,并且能有效治疗色素沉着皮损,在淡化色斑、使面部年轻化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此外果酸还能够刺激黏多糖、胶原蛋白,增加弹力纤维,促进皮肤弹性的提高。根据皮肤学对痤疮的现有研究成果,在全面阅读外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与外用)、系统药物治疗、光疗及化学剥脱疗法的论著后,发现利用果酸换肤技术联合光子嫩肤治疗痤疮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有利于全面了解痤疮治疗的特点,丰富现有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痤疮;果酸;联合用药;光疗;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丁艺琳,王宇帆,孙柯嘉,等.果酸换肤联合相关药物以及光疗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155-156.

R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of Acne with Hydroxy Acid Skin Resurface Combined with Related Drugs and Phototherapy

DING Yi-lin,WANG Yu-fan,SUN Ke-jia,CHANG Qin-zheng,WANG Yi-fei,LI Chao-kun,LIU Chang,DU Qiu-yao,ZHU Yue-hua,SUI Hong-shu*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ABSTRACT:Acne is a kind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in the unit of hair follicle and sebaceous glands.The main treatment principles are fat removal,cutin dissolution,sterilization,anti-inflammatory and hormone regulation.As a special treatment technique to promote epidermal renewal,alpha-hydroxy acid may play a role in epidermal remodeling,exfoliation,acceleration and inhibition of melanin formation,as well as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igmented skin lesions.In addition,alpha-hydroxy acid can stimulate mucopolysaccharide and collagen,increase elastic fiber,and improve skin elasticity.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acne of dermatology,reading in comprehensive topical medications(including oral and external use),drug therapy,phototherapy system and chemical peeling treatments works,found a way to use fruit changes skin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photon tender skin acne treatment can obtain good effect,is advantageous to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tures of acne treatment,enrich the existing clinical research.

KEY WORDS:Acne;Fruit acid;Drug combination;Phototherapy;Therapeutic effect

0引言

痤疮好发于青年人群,具有反复发作、病史长的特点,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痤疮发生与激素水平、炎症反应均有相关性,如不及时诊治,随着病程发展,可产生色素沉着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较大影响[1]。目前痤疮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单纯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周期长、起效慢、且伴随着一些副作用;而物理治疗具有易于被患者接受,不存在耐药性及损伤等特点。果酸换肤疗法中应用的果酸中含有α羟基酸,质地纯正[2],可将皮肤表面堆积着的大量死亡细胞清除,疏通毛囊口,达到治疗的目的[3],其安全性和天然性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因保湿度强且为天然成分不会刺激人体皮肤,吸收效果明显,果酸在去除角质方面也有效果,调节角质形成,恢复毛囊漏斗部位,避免角质大量堆积,改善毛囊上皮的角化异常表现,增加毛孔的通透性。

\

 
1果酸换肤联合相关药物治疗痤疮

有研究表明,丹参酮有很好的抗菌作用且可以有效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具有雌激素样活性,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值与脂质合成降低皮脂溢出率作用。米诺环素属于新一代四环素类药物,这种药物对丙酸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能够顺利的进入病变组织中,有效抑制皮脂分泌,进而起到较好的减轻局部炎症作用。研究组患者进行丹参酮(1g/次,3次/d)和米诺环素治疗(100mg,1次/d)的同时,给与果酸换肤治疗,从多个方面针对痤疮的发病因素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4]。综上所述,果酸联合丹参酮和米诺环素治疗痤疮效果较佳(尤其是针对中重度痤疮),但米诺环素可引起前庭功能失调,停药后症状可消失,但较易引起光感性皮炎。且因其能抑制凝血酶原活性,与抗凝血剂合用时,应予注意。

罗红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包括痤疮丙酸杆菌在内的厌氧菌有较好的杀伤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可以通过杀灭丙酸杆菌从而减少皮脂腺中脂肪酸的浓度,能直接或间接针对痤疮发病的四个重要环节发挥作用。景海霞等应用罗红霉素剂量0.15g,2次/d,连服3周;果酸治疗每3周1次,4次为1个疗程[5]。研究结果提示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罗红霉素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在治疗组中有1例口服罗红霉素后出现轻微腹泻,停药后症状自行缓解。故肝功能不全者慎用,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

甘草锌是甘草酸与锌结合的有机锌制剂,甘草锌有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其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体内锌增加使皮肤内锌含量增加,使皮脂分泌减少;②锌可使紊乱的酶-雄激素系统功能正常;③锌能改善上皮细胞的异常角化,提高维生素A的利用,避免皮脂腺管堵塞;④锌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皮肤感染[6]。严芳等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甘草锌颗粒(10g/次,3次/d),同时每隔3周进行1次果酸治疗,对照组仅予口服甘草锌颗粒治疗,疗程为12周的研究中表示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但治疗痤疮疗效肯定,还淡化了瘢痕及色素沉着[7]。观察表明果酸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更显著,口服甘草锌避免了内服维A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于痤疮的治疗期也大大的缩短,其疗效确切。但甘草锌大剂量长期使用,个别患者可能出现排钾潴钠和轻度浮肿,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故心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患者慎用。急性或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阿达帕林凝胶在治疗粉刺、丘疹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胡春兰等通过设立对照组(单纯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观察组(果酸换肤+阿达帕林凝胶外用),观察患者皮损计数(包括脓疱、丘疹以及粉刺)及观察两组病人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研究部分数据显示,观察组病人疗程结束后脓疱、丘疹以及粉刺的皮损计数都比对照组病人要少。因此得出,果酸换肤配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具有很好的疗效,基本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日常注意保湿和防晒,就可逐渐恢复正常肤质[8]。

克林霉素凝胶为抗生素类外用药物,外用可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减少表面皮脂酸生成,对痤疮治疗有显著效果。1%克林霉素磷酸酯不含油脂和乙醇,对于皮肤干燥和敏感的痤疮患者也较实用[9]。曾世华等利用果酸和克林霉素凝胶联合使用,临床观察患者疗效后得出,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10]。但目前认为果酸主要作用还是抗角化,而外用克林霉素强化了抗炎环节,若想治疗效果最佳需同时口服控油去脂药物,实现了多环节靶向治疗。

夫西地酸属于一种甾体结构抗生素,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体外试验研究未发现耐药菌株产生[11]。研究表明,夫西地酸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刘厚芳等设定治疗组,在患者每次果酸换肤治疗后先全脸涂舒敏保湿特护霜,10min后于皮损处涂夫西地酸乳膏,早晚各一次。对照组直接于皮损处涂夫西地酸乳膏,早晚各一次。患者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红斑、刺痛及不适感,故研究认为果酸换肤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能协同去除中度寻常型痤疮皮损并改善皮肤质地,比单一外用药物治愈率更高,副作用更少[12]。

2果酸换肤联合光疗治疗痤疮

有研究表明,红蓝光治疗中度痤疮虽疗效明确,但对毛囊角化异常的痤疮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果酸外敷可有效改善毛囊角化异常,防止毛囊阻塞,还能抑制痤疮杆菌。在进行果酸换肤后,需要对面部进行冷敷20min左右,最后再采用LED红蓝光痤疮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全面部照射。照射完能量后再涂抹防晒面霜。治疗期间,患者务必注意防晒。治疗15周。桑振华等的研究中也表示,果酸与红蓝光治疗有相互协同的作用,且副作用不明显,可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13]。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是血管类病变治疗中最常用的有效激光且对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及改善痤疮瘢痕也有不错的疗效。因此,毛凤等采用果酸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轻中度痤疮。在果酸治疗3次后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患者的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及痤疮炎症后的红斑均明显改善[14]。但595nm脉冲染料激光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紫癜、水泡等,一般在1周左右可自行消失。但在临床观察中也提示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皮肤类型及疾病性质选择合适大小能量,避免水泡的产生,同时加强护理宣教,避免患者出现瘢痕。

闵红梅的研究发现,需注意的是治疗时间的间隔。联合治疗组35例采用点阵激光和果酸疗法联合交替治疗,点阵激光治疗1次后间隔2周进行果酸治疗,此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各疗程间隔2周,故患者依从性会下降。但经过坚持治疗,祛除痘印的效果还是有明显提高。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作为一种剥脱性激光,治疗后仍会出现水肿、疱疹、等并发症,特别是色素沉着发生率仍较高[15],故患者满意度会下降。

强脉冲光是治疗痤疮的一种常用疗法,其作用机制是可见光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内源性卟啉,释放出单态(或游离态)的氧离子,可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同时强脉冲光的热作用又会使更多的氧进入毛孔,在有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16]。翟燕等为患者光子嫩肤治疗后,冷喷5~20min,每个月治疗1次,1个疗程5次[17]。其证明了果酸换肤联合光子嫩肤对轻中度痤疮的积极作用。故果酸换肤联合光子嫩肤方案的应用,可兼顾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适用于临床推广。

\

 
3结论

综上,在果酸换肤联合用药中,与阿达帕林凝胶,克林霉素及强脉冲光联合治疗轻、中度痤疮分别取得了不错效果,而与丹参酮,罗红霉素,夫西地酸,红蓝光以及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的联合治疗更适用于中、重度痤疮。此外,在治疗中,医师还应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生活进行指导,如精神情绪、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痤疮发病。因此,对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指导等也是痤疮治疗的很重要的一部分[18]。应注重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对皮肤屏障的保护与修复。总之,痤疮治疗是长期、阶段性治疗过程,需在治疗中根据治疗反应及不同临床表现适度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董子瑄,姬瑜,黄威,等.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8):652-654.
[2]焦林君.果酸换肤并粉刺挤压治疗闭合性痤疮133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2):1318-1320.
[3]夏爱爱,唐莉,翟志芳,等.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9):37-40.
[4]郭隽.果酸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0):38-40.
[5]景海霞,唐吉云,段德鉴,等.果酸联合罗红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7,39(01):51-53.
[6]杨朝英.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寻常型痤疮184例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9):59-60.
[7]严芳,卢寅.果酸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06):353-355.
[8]胡春兰,郭小军.果酸换肤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93+95.
[9]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10]曾世华,袁霞,刘兰,等.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21):2977-2979.
[11]马英,刘晔,王倩倩,等.夫西地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11):823-825.
[12]刘厚芳,刘子重,李欣,等.果酸换肤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30-32.
[13]桑振华.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度痤疮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7):153-154.
[14]毛凤,吴忠孝,张丽,等.果酸换肤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10):1358-1359.
[15]闵红梅,李燕.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配合果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8):2115-2118.
[16]李洁思,翁黛虹,李雪萍.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98例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1):50-52.
[17]翟燕,高艳,栗艳丽,等.果酸换肤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10):39-41.
[18]代晓丽,张国惠,陈涛.痤疮治疗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31(3):324-3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4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