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福多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09:17: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福多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期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胞因子IL-8、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以及FEV1/FVC%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福多司坦能提高COPD患者的疗效,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安全、可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福多司坦;细胞因子

本文引用格式:朱勤.福多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191-192.

Fudosteine for Trea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60 Cases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Cell Factor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ZHU Qin

(Changzhou District,904 Hospital of PLA,Changzhou Jiangsu)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udosteine in trea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cell factors.Methods 100 AECOPD patients from July 2012 to Jul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ing group(60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Th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uduosteine besides regular drug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gular drugs only.Results After treatment,IL-8,IL-10 and TNF-α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increase of IL-8,IL-10 and TNF-α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FEV1,FVC and FEV1/FVC of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in different degrees,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egular drugs,using fuduosteine in treating COPD can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lower the serum IL-8,IL-10 and TNF-α,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It is safe and reliable with lower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Fuduosteine;Cytokines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好发于老年者,由肺、支气管慢性炎症反应引起的,以气流进行性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与其发病密切相关[1]。福多司坦片是一类新型的、有黏液活性的半胱胺酸衍生物,通过抑制呼吸道上皮内含酸性糖蛋白的杯状细胞增生,有效抑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黏液过度分泌。本文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应用福多司坦片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细胞炎症因子及肺功能变化,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100例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2],2个月内未使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严重感染等相关疾病。男49例,女51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3.5岁;病程2.2至14.7年,平均10.5年。100例患者随机分成福多司坦试验组6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吸氧、抗感染、激素、β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片(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20090216)0.4g/次,3次/d,疗程7-10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主要观察内容包括:CAT量表评分、肺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CAT量表共含有咳嗽、痰液、胸闷、爬坡或上l层楼梯的感觉、家务活动、外出信心、睡眠和精力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0分~5分。各项目分数相加得总分,其范围0分~40分,相应的分级:l级(0分~10分)为COPD轻微影响患者;2级(11分~20分)为COPD中等影响患者;3级(21分~30分)为COPD严重影响患者;4级(31分~40分)为COPD非常严重影响患者[3]。肺功能检测指标主要是FEV1、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血清细胞因子IL-8、IL-10及TNF-α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寒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进行疗效判定。显效:咳嗽、喘息等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不影响正常活动;好转:咳嗽、喘息减轻,哮鸣音减少,可耐受;无效:咳嗽等临床症状未见减轻,哮鸣音无减轻,甚至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甩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AT评分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均能改善CAT评分,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1)。


\



2.2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肺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8、IL-10及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875、0.659、1.894,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IL-10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481、6.214、2.814,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1、FVC以及FEV1/FVC%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t=2.152、1.145、1.075,均P>0.05),但两组经过7-10d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经治疗后FEV1、FVC以及FEV1/FVC%值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3.741、3.984、4.058,均P<0.05)(见表2)。


\

 
3讨论

气道慢性炎症,特别是小气道炎症是引起COPD气道重建和气道阻塞的主要病理基础。尤其是在COPD急性加重期,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导致气道阻力进一步增加,肺功能进一步下降,通过激活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进一步加重IL-8、IL-10及TNF-α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上述细胞因子在气道慢性炎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既往用于COPD化痰的药物多为氨溴索,该药物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使痰中的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黏痰溶解,显著降低痰黏度,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5],改善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状况。福多司坦是新型黏液溶解剂,为L-半胱胺酸衍生物,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它通过抑制呼吸道上皮杯状细胞形成和过度增生,抑制呼吸道的黏液过度分泌,从而有效祛痰;通过改变痰液的海藻糖/唾液酸比值,使之正常化,改善痰的黏性和弹性,并改善纤毛功能,加强呼吸道浆液的分泌,使痰液变得稀薄,利于引流[6],从而改善AECOPD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同时福多司坦还能清除自由基,有效保护a1-抗胰蛋白酶,避免或减轻肺弹性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的损伤。本研究中发现福多司坦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8、IL-10及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有效改善肺功能,证实福多司坦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与目前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福多司坦通过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机制,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减轻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忠鲁,徐立新.COPD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8):1384-138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孙文善,方词右,傅慧婷,等.微创埋线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2):3-5.
[4]孔海英.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0例[J].中国药业,2009,18(17):62-63.
[5]孙明明,杨建新.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80例[J].中国药业,2011,20(5):76.
[6]陈培,张怡.福多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2):13-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4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