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9:38: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参考组(4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慢病自我管理量表(SMSPD)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相关不良事件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压水平,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患者;高血压

本文引用格式:王秋菊.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36-237.0引言
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2%,而2017年一项针对35岁以上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37.2%,其中36.0%居民知晓自身存在给高血压,22.9%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仅有不足10%患者的高血压得到控制[1],由此可见,我国居民高血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高血压的发生与年龄、饮食、糖尿病、饮酒、运动及吸烟等多因素有关,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推荐通过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规避高血压危险因素来辅助高血压的控制。

综合护理干预是全面、系统、科学的护理方法,为探讨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作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①符合《2014年ASH/ISH社区高血压临床实践管理指南》[2]相关标准;②年龄≥60岁;③意识清晰,无精神类障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及沟通能力;④知晓本次研究结果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已经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等影响研究结果;②患有其他急慢性严重疾病,如严重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肝脏疾病及肾衰等。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1-76岁,平均(68.97±3.33)岁。参考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75岁,平均(68.88±3.40)岁。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方法。

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高血压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可引起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且近年来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加,独处环境可使患者出现强烈的焦虑、抑郁情绪,部分患者甚至放弃药物治疗,因此医护人员需主动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交流,拉家常,对其家庭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其生理及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不同老人年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导致其出现的心理问题存在差异,因此医护人员要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尊重、关心患者,激发其生存欲望。

(2)健康教育。①血压知识讲解,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血压监测时,趁机进行血压监测知识的讲解,如血压监测时间、次数、方法等,告知血压变化时感受,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现象,需立即卧床休息,并高度警惕血压突然升高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②药物治疗讲解,高血压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然而老年人忘性较大,部分患者担心经济负担等,医护人员可制作小卡片,配合药物包装的图片,使患者直观了解药物的名称、用药时间、次数等,将药物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告知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需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禁止私自换药停药。
③饮食及运动指导,饮食及运动为高血压的主要高危因素。部分患者高盐高油高脂饮食习惯已经形成,一下子改为清淡饮食不习惯,因此科室结合营养科,在保证健康、全面饮食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④运动指导,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可进行太极、五禽戏等有氧运动,提高其免疫力,为保证安全性可结伴运动,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高血压患者跌倒极易引起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因此告知患者在日常行走时要注意安全,雨雪天气、冬季尽量少出门,家里尽量有人陪护。

(3)延续性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登记其姓名、电话、、所在社区等,告知其社区医疗服务点,积极联系居委会管理人员、患者家属等共同参与到高血压的防治中。医院定期电话随访、家访。

1.3观察指标。①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控制情况;②慢病自我管理量表(SMSPD)评分[3]:从解决问题的技巧、寻找及利用社区资源、决策能力、帮助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目标设定及采取行动5个方面技能共28个条目进行评价,每个条目0-3分,代表从不、偶尔、经常、总是,满分0-84分,分数越高与自我管理能力成正比;③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4]:a.你是否出现过忘记服药的经历?b.你是否有时候不注意服药?c.当服药后而自觉症状改善时,你是否私自停药?d.当服药后而自觉症状变坏时,你是否私自停药?“是”为1分,“否”为0分,4个问题只要出现1个或者1个以上的回答即代表治疗依从性较差。④记录患者出院1年内高血压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

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若服从正态分布,用±s;若不服从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时,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
 
2结果

2.1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平均水平分别为(85.27±6.27)mmHg、(98.67±6.40)mmHg、(92.62±4.44)mmHg,参考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平均水平分别为(99.50±6.84)mmHg、(120.50±7.11)mmHg、(106.37±6.92)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SMSPD评分及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观察组SMSPD评分及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69.83±4.44)分、(0.21±0.07)分,参考组SMSPD评分及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52.71±3.89)分、(1.05±0.10)分,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高血压相关性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出院1年后未见高血压相关性不良事件,参考组出院1年后3例中风、2例左室肥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相应升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全国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然比较低[5],高血压防控任务艰巨。以往临床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以单纯的控制治疗血压为主,而忽视了高血压的预防及风险因素的干预,患者血压反复升高,高血压性不良事件控制效果不佳。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朝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满足患者生理治疗的同时提高其心理舒适度成为护理学科的重点。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时,改变以往查房时简短的心理引导,而要求医护人员主动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延长沟通时间,提高交流的深度,不仅能够更加精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同时有助于护患亲密度的建立,这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使其树立自我护理与管理的信念与意志,能够提高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MSPD评分及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分析认为通过血压监测、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可激发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潜能,提高治疗依从性。观察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及高血压相关性不良事件控制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分析认为高血压的防治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用药科学性的提高,均有助于血压的控制;而患者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就诊,有效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在高血压防治中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使血压控制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杰,余灿清,吕筠,等.中国10个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4):469-474.
[2]李南方,毕云伟.《2014年ASH/ISH社区高血压临床实践管理指南》要点[J].中国循环杂志,2014(s2):28-32.
[3]王珊珊,刘彦慧,单秋菊,等.授权和自我效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3):234-237.
[4]王建常.辽宁省昌图县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Morisy评分及影响因素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81-82.
[5]仝爽,周璐,张慧,等.我国寒地及非寒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8,37(5):420-4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8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