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
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法编号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4.363、5.007、5.290、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该治疗方法的应用前景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压;高血脂;预后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左佑平.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预后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62+164.
0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常见疾病[1]。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增多,高血压发病率也逐年增长,且多合并有高血脂、心脑血管异常等疾病。高血压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肾脏、大脑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会导致器官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目前,临床上尚未有特效药治疗本病,以硝苯地平缓释片、阿托伐他汀等传统西药治疗的方法仅能维持控制血压、血脂,易引发不良反应[3]。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已成为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首选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预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1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按随机数字法编号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例为37:30,年龄41-70岁,平均(57.58±7.65)岁,高血压病程2-12年,平均(8.02±2.74)年。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例为39:28,年龄43-71岁,平均(58.04±7.75)岁,高血压病程2-13年,平均(8.53±2.8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高血压分级标准,伴有不同程度失眠、耳鸣、心悸、头晕等病症。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比较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有对比分析的价值。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降压药物选取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31022750,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每次20 mg,每日一次;降脂药物选取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J20030047;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0 mg,每日一次。观察组在以上加以健脾平肝降压汤治疗,成分包含川穹15 g、天麻10 g、茯苓15 g、陈皮10 g、炙甘草10 g、姜半夏15 g、竹茹10 g、白术15 g、石决明30 g、枳实5 g、夏枯草15 g,每日一剂,水煎后分两次服用,根据不同病情酌情加减服药剂量。疗程均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变化。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代表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下降(P< 0.05),且观察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3讨论
高血压并高血脂是内科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显示,人体内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血管壁上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胆固醇含量增多,长时间堆积就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率,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4]。西医治疗高血压、高血脂主要从降压、降血脂入手,但长期服药会产生抗药性,副作用多,同时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因此,如何在降压、降血脂的同时防止损害靶器官,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保护心脑血管,是目前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一大难题[5]。
高血压在中医中称之为“眩晕症”,对其发病机制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患者郁怒伤肝、房劳伤肾导致肝肾阴阳亏损;二是认为患者滥用激素、抗生药等,抑制阳气受损,邪气入体,潜伏于三阴[6]。故中医学以“扶正祛邪”为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脏腑功能失调,以致人体气血运化障碍,津液不归正化,膏脂停于脉中,气滞血瘀而痰凝,脉络痹阻,成高血脂症[7]。
中医治疗时,应以滋补肝肾、化痰祛瘀、通腑入手,调理患者肝脾肾三脏。中医药理学研究证实,健脾平肝降压汤具有以下功效:茯苓有宁心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炙甘草、枳实、竹茹等几味草药清热化痰、调和脾胃等作用;黄芩、天麻有降压、扩张血管的作用;川穹、杜仲则能抗血小板聚集、利尿;石决明可除热明目、平肝调脂[8]。上述诸味草药能潜移默化的改善患者的各种不良症状,调理气血,保护靶器官功能,对病症的治疗更有作用。研究数据也显示,观察组血压、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临床效果确切,对改善患者病情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聂颖颖,周景想,李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184-185.
[2]许明军,邱良玉,朱雪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7-8.
[3]陈伟军.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17):2546-2547.
[4]尚利.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4):167-168.
[5]梁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0):29-30.
[6]温密筠.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118-119.
[7]张复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3):65,68.
[8]刘学,李丹.阿司匹林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症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36-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