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9: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基础研究数据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96例老年痴呆病人,将参与实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两组采用例数相同例数展开研究,对照组(n=48)结合患者病情提供基础护理,观察组(n=48)对于患者则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经过预见性护理后MMSE评分降低,ADL评分、QOLAD评分得到提升,SAS、SDS评分得到降低,P<0.05。

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降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整体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患者可得到更加科学的治疗。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痴呆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常玉华.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06+212.

0引言

老年痴呆又被成为阿尔兹海默症,属于一种神经内科疾病,主要发病群体集中于老年,特别是老龄化的加剧,造成该病的发生率持续性的升高,对家庭造成严重压力,但是该病目前无治愈的方式,仅能对疾病进行控制,因此长期的治疗对患者造成情绪等各项指标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对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改进。

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措施,在护理前对疾病进行研究,掌握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适宜的护理规范,这样可以及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护理,制定更加适宜的护理措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1]。本文主要针对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基础研究数据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96例老年痴呆病人,将参与实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两组采用例数相同例数展开研究,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55-87岁,平均(69.21±5.37)岁。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26例,女22例;

年龄54-86岁,平均(69.22±5.36)岁。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患者以及家属均在了解实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签署实验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给予患者药物发放、生命体征监控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患者在患病后神经系统逐渐出现问题,首先出现生理方面障碍,自身生活难以自理,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有些患者因为自身吞咽困难,在进食过程中出现食物呛入至气管的情况,导致吸入性的肺炎,为对上述情况进行改善,需要对护理措施进行完善,保持室内湿度以及温度的适宜,维持室内的通风,注意对患者的拍背以及翻身,对于咳嗽较为强烈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雾化治疗,进一步消除支气管炎症,减轻呼吸系统压力。同时注意对气管内分泌物的清除,进行吸痰操作,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2]。

②老年痴呆患者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需长时间卧床,因此需要对其饮食进行适当指导,指导患者食用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胆固醇、低糖、低盐、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患者自身便秘情况较为严重,可多食用豆制品、鱼类、蛋类、萝卜以及大白菜等通便类食物,应对其腹部进行按摩,按大小鱼际方向,沿结肠走形进行环形按摩,逐渐从轻至重,3次/d,15-20 min/次,促进肠胃蠕动,提升肠胃蠕动频率[3]。

③老年痴呆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等方面的障碍,造成自身情绪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在护理中增加对于语言系统的预见性护理,可采用图画联合文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立体化的教学,如患者自身语言系统障碍严重,可通过口型示范的方式,耐心的对患者进行教学,不断强化记忆,逐渐帮助画着养成语言习惯和意识,减轻自身语言的遗忘速度。

④患者在病情发展后期出现自我意识缺乏的情况,可造成坠床以及跌倒等情况,因此需要对该方面进行预见性的护理,保证患者在护理人员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在可能出现跌倒事故的位置放置防滑垫,并在相应区域设置简单易懂的标识,防止出现身体方面的损伤。⑤对患者进行情绪护理,患者因为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无法控制自身情绪,因此需要全面了解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各项情绪,对于一些不良情绪进行全面疏导,并通过音乐、娱乐等培养患者兴趣,对患者情绪等进行锻炼,全面提升或质量[4]。

1.3观察指标。两组之间数据对比指标选择的是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生活质量指标包括:MMSE(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QOLAD(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心理指标则通过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P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经过预见性护理后MMSE评分降低,ADL 评分、QOLAD 评分得到提升,P< 0.05,详见表 1。

\
 
2.2两组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经过预见性护理后 SAS、SDS 评分得到降低,P< 0.05,详见表 2。

\
 
3讨论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科学的护理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该病目前无可以治愈的方法,患者长时间受到疾病的折磨,自我意识以及各项基本生活技能逐渐消失,对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对疾病进行调节,科学的护理流程尤为重要[5]。上文中数据可得,观察组经过预见性护理后MMSE评分降低,ADL评分、QOLAD评分得到提升,SAS、SDS评分得到降低,P<0.05。

原因为: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的生理方面进行提前预见,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患者在疾病
分得到提升,SAS、SDS评分得到降低,P<0.05。原因为: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的生理方面进行提前预见,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患者在疾病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配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患者在生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疗,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抵抗疾病的能力;

预见性护理将语言、心理等各项护理流程进行关注,通过对患者语言能力的纠正,及时对可能出现的语言系统退化情况进行抑制,并进行纠正,防止出现退化较快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不良情绪的引导,防止患者出现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防止因为情绪问题造成的治疗不配合情况,对整体的护理进行改善,全面提升护理质量[6]。

综上所述,老年痴呆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降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整体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患者可得到更加科学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薛桂琴.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12):1191-1193.
[2]姜蕾.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症病人中的应用及对抑郁、认知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34):4269-4271.
[3]李爽.老年痴呆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分析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45-246.
[4]伍群萍,蒋玉兰.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7):102-103.
[5]张博.预见性护理对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发生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272-273.
[6]孟红君.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2):1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