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0: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蓝光照射治疗的11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7例)和综合组(57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儿胆红素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综合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6.5%vs 78.9%)较常规组显著升高(P<0.05);护理前,综合组和常规组患儿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综合组患儿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综合组患儿治疗依从率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改善其胆红素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新生儿;蓝光照射;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

文引用格式:张云霞.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365-366.

0引言

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新生儿一种常见疾病,以胆红素水平不断增加为主要临床症状,一旦治疗不及时,将引起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1]。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方法,其操作方便、创伤小及副作用少,但需考虑的是新生儿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差,使得治疗时间延长,因此加强新生儿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本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提高高胆红素血新生儿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蓝光照射治疗的11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所有新生儿诊断均与《儿科学(第八版)》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患儿均为足月分娩,临床资料完整,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新生儿溶血症及自愿退出研究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7例)和综合组(57例);综合组中男33例,女24例,日龄为2-9 d,平均(5.5±0.5)d。常规组中男37例,女20例,日龄为2-11 d,平均(5.3±0.7)d。不同组新生儿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和治疗措施宣教,观察患者病情,遵医嘱予以口服或静脉给药。综合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将患儿放置于蓝光箱内,脱去衣物,对患儿胸部、腹部、背部和四肢进行抚触,抚触时间为5-10 min;加强患儿脐部和肛周皮肤护理,便后使用湿巾或温水对臀部进行清洁,并及时擦干,以便减少感染发生。

②蓝光照射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为患儿选择舒适卧位,将患儿衣物或柔软玩偶放置于身体周围,营造鸟巢式环境,提高患儿安全感,同时避免身体部位碰撞硬物引起受损;体位控制上护理人员撑托四肢,避免皮肤压迫和关节不适。③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治疗情况,每1 h测量一次体温,一旦体温过高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积极处理。

1.3观察指标。比较不同组护理效果:显效指患儿黏膜、皮肤和巩膜等黄染均明显消退,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119.7μmol/L;好转指患儿黏膜、皮肤和巩膜等黄染均较前好转,且血清胆红素水平119.7-171.0μmol/L;无效指黄染症状未见改善或进一步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171.0μmol/L。

比较不同组患儿护理前后间接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不同组患儿治疗依从率(完成依从率和部分依从率之和):①完全依从指蓝光照射治疗期间患儿哭闹次数<2次,且治疗能顺利完成;②部分依从指蓝光照射治疗期间患儿哭闹次数2-5次,适当安抚后治疗能顺利完成;③不依从指蓝光照射治疗期间患儿哭闹次数≥6次,甚至导致蓝光照射治疗终止。比较不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内容以操作技术、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健康宣教等,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组间比较使用t和χ2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从表1可知,实施不同护理后,综合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6.5%vs 78.9%)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
 
2.2护理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从表2可知,实施护理前,综合组和常规组患儿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不同护理后,综合组患儿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
 
2.3治疗依从性较。从表 3 可知,实施不同组护理后, 综合组患儿治疗依从率(94.7% vs 82.5%)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05),详见表 3。

\
2.4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综合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 [(93.34±4.64)分 vs(87.15±6.66)分 ] 明显高于常规组(t =5.758,P =0.000)。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多数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导致多种严重后遗症[2]。既往研究报道,蓝光照射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能积极控制病情以及改善预后生存质量[3]。然而患儿需被置于光疗箱内行蓝光治疗,与母亲分离后较易引起哭闹,加上蓝光照射的刺激较易产生皮疹、发热和腹泻等并发症,这些均不利于患儿临床治疗和预后恢复,所以临床加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干预对提高蓝光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4]。

倪志超[5]等研究报道,蓝光照射治疗的同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蓝光照射效果,促进黄疸消退,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本研究采取的综合护理包括与患儿适当抚触,取舒适体位,营造鸟巢式环境以及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等,并与常规护理比较发现,护理后综合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综合组患儿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改善其胆红素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邓莉,寇国先,曹冬梅.人工肝胆红素特异性吸附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以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4):426-428.
[2]李军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运用[J].系统医学,2016,1(1):71-73.
[3]黄秋萍.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88-89.
[4]王冬蕊.综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5):554-556.
[5]倪志超,陈杰,梁卫东,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干预[J].北京医学,2017,39(1):11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