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急诊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2: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任选80例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和72.5%,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较短时间内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急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李稳.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急诊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74+276.

0引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部分患者由于急救不及时甚至会影响其生命安全。因此,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救治的同时,还应给予患者有效的急诊护理,以便在最短时间内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急诊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为了解急诊护理在上消化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回顾分析了80例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对其急诊护理对策及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取80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35-64岁,平均(44.5±2.6)岁;疾病类型:出血性胃炎12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8例,其他1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4-65岁,平均(45.1±2.5)岁;疾病类型为13例出血性胃炎,16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其他类型出血1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实施临床对比研究。

1.2方法。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配合急诊医师的急救操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具体为:

(1)在对患者实施救治前,应做好急救器械准备工作,如胃镜、吸氧装置、止血药物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对于需要吸氧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吸氧护理,控制好吸氧的速度。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若患者持续处于低热状态,应引起重视并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处理[2]。

(2)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救治和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交谈或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急救工作,保障急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对护理对策做出调整,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保障急救护理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

(3)在给予患者急诊救治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并叮嘱患者治疗后应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平躺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到气管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尽量以流食为主,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注意合理补充营养。耐心解答患者疑虑,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加速患者恢复。

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若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则评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状态稳定,则判断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有恶化趋势,胃镜检查结果无好转则为无效,统计两组护理总有效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以满意和基本满意患者所占比重为总满意度。

\
 
1.4统计学分析。本组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用(±s)代表计量数据,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对比。从下表1的统计可知,研究组在实施急诊护理后其护理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0%,与研究组比较显著较低,经统计学比较,χ2=6.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满意度对比。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25例,基本满意12例,只有3例不满意护理工作,其总满意度达到了92.5%(37/40)。对照组中对护理工作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为16例和13例,不满意11例,对照组满意度为72.5%,对比组间差异显著(χ2=5.541,P<0.05)。

\
 
3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属于临床多发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性,若不能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救治,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较大[3]。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实施科学的急诊护理能够极大地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4]。

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准确分析患者病情,把握急救的最佳时间,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急救操作,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密切观察到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有效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从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5]。

本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5.0%,与常规护理照组的75.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急诊护理更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急诊救治效果。从两组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较高,表明急诊护理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和认可,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而言之,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急诊护理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钱曼.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46.
[2]吴欢.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急诊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7):232-233.
[3]刘永红.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与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359.
[4]孙丽娟.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414-5415.
[5]刘国荣.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4):167-1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