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9 14:57: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法实施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对其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临床资料,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按照抽签法予以分组,一组入组100例,试验组采取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法,对比两组指标。

结果试验组拔管之后5分钟、10分钟镇痛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数据值,表明数据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时心率测量值及平均动脉压测量值低于对照组数据值,表明数据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计算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值,表明数据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可以获得良好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且不良反应少,存在麻醉安全性。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张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31+142.

0引言

本文主要评估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对其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用和麻醉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医院治疗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收入项目资料,分组法是抽签法,一组纳入100例。对照组年龄平均(42.61±4.54)岁,试验组年龄平均(42.63±4.5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1]。对照组:麻醉诱导采用5μg/kg芬太尼加0.1 mg/kg咪唑安定加2 mg/kg丙泊酚加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采取0.03μg/kg芬太尼加2μg/mL 1%丙泊酚,手术完成后停止用药。试验组:麻醉诱导采用0.1 mg/kg咪唑安定加2 mg/kg丙泊酚加0.1 mg/kg维库溴铵加1μg/mg芬太尼,麻醉维持采取2μg/mL 1%丙泊酚加40μg/mL瑞芬太尼,手术完成后停止用药。

1.3相关指标[2]。评估两组拔管之后5分钟、10分钟镇痛评分值,比对两组麻醉诱导之前、拔管时心率测量值及平均动脉压测量值,计算两组不良反应计算率。

1.4评定标准[3]。采取镇痛评分量表(OAAS)对患者镇痛效果予以评定,共5分,分数高则镇痛效果更好。

1.5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镇痛评分值等)表示成均数±标准差(±s)形式,指标数值加入SPSS 21.0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计算率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数据实行χ2检验,P<0.05,展现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拔管之后5分钟、10分钟镇痛评分值。试验组拔管之后5分钟、10分钟镇痛评分值相比对于对照组数据值明显更高,出现数据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两组麻醉诱导之前、拔管时心率测量值及平均动脉压测量值。试验组麻醉诱导之前心率测量值及平均动脉压测量值相比对于对照组数据值,未出现数据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拔管时心率测量值及平均动脉压测量值相比对于对照组数据值明显更低,出现数据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 2。

\
 
2.3两组不良反应计算率。试验组不良反应计算率相比对于对照组数据值明显减少, 出现数据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 0.05),如表 3。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需要构建二氧化碳气腹,将腹内压加大,对腹腔中脏器及下腔静脉产生挤压,将回心血量减少,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选取有效麻醉药物[4-5]。

瑞芬太尼用药之后起效比较快,其清除半衰期为3分钟到9分钟,药效于短时间消除,并不会发生蓄积,存在麻醉安全性[6]。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比较好,起效也比较快,可以于短时间将药效除去,较快恢复至平稳状态,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此文相关数据指标中,行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患者拔管之后5分钟、10分钟镇痛评分值较行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患者更高,拔管时心率测量值及平均动脉压测量值更低,不良反应计算率更低[7-10]。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能够获得良好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不良反应比较少,具有良好麻醉安全性[11-14]。

参考文献

[1]李柳旬,徐波,吴宗泽,等.NI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程控性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12):1423-1427.
[2]蒋艳东,赵素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气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677-679,682.
[3]杜建龙.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联合喉罩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4):364-366.
[4]李华忠,徐继海,宋际明,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病人术后认识功能的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7):904-906,9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