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的一种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主要是以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为主。文章主要是就校企合作模式与高职教改策略进行了的监督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策略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韩晓勇,等.校企合作模式与高职教改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32):8-9,3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1]。由于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而是逐步地转向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中。校企合作模式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先在校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参加实践工作,最后再回到学校学习,这种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高职学生知识掌握与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 校企合作模式的简要概述
(一)校企合作模式定义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最早出现于英国的职业技术院校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同时要求学生除了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参加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在工作岗位上运用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促进其自身实践水平的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校企合作模式逐渐成为了高职院校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这种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融合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教育主要是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由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深受企业青睐且适应社会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领域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所以,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备相对较强的工作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资源整合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式,不仅体现出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 高职院校中采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分析
(一)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将学校、企业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将市场需求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及时准确地反馈至职业院校[2]。而职业院校则在全面掌握市场动态、企业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促进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另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为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设备以及技术优势提供了便利,促进了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
(二)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应用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共同工作,不仅直观地了解到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要求,促进了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在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氛围的基础上,为学生良好组织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深入企业参加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将其内心潜在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其真正地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自身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学生职业竞争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样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 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提升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而很多高职院校为了确保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纷纷采取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人才培养思想的转变,而且也是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合作的一种最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只是简单地向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资金,而没有实际参与导师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改革以及教材的开发中,这种表面合作的方式,不仅无法将校企合作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且对于高职院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需要大力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邀请企业的资深专家、一线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到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中。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还应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特点。严格地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地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与改造。在设置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必须以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培养目标,同时通过开设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方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另外,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高职院必须严格地按照教育教学的计划和要求,组织一线教师与企业资深专家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同时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及时地进行教材内容的修改和创新,以确保教材的适用性与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优化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地进行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将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培养和教育,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另外,学校通过与企业联合的方式,邀请企业的优秀员工进入学校与学生一同分享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职业观念的不断增强,同时对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及后期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
实践是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就目前而言,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实践种类很多,而定岗实习作为其中的一种,其主要是通过定岗实习的方式,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履行其在实践工作岗位上的职责,在为企业创造相应价值的基础上,获取一定的报酬。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定岗实习不仅有效地巩固了自身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其各方面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传统的全日制学制已经无法满足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地进行办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应用灵活性较强的多元化办学体系的方式,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同时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3]。
(四)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资金投入的力度,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全面提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委派教师轮流去企业观摩与工作实践的方式,以达到促进高职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在企业招聘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工作能力突出的日常作为专职或者兼职教师的方式壮大自身师资队伍的方式,促进高职院校日常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较而言,其教育的着重点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这一大背景的引导下,高职院校以往针对学生采用的考核评价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其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加快高职院校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步伐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关键。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开展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如果采取多种考核评价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不仅确保了学生专业知识考核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达到了考核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将校企合作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地体现出来,才能确保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
四 结束语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地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同时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研究和创新的力度,才能在促进高职院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鞠新美.企业文化渗透的五年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品牌研究:1-2.
[2]国玲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化工管理,2019(01):23.
[3]许建峰.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8(52):211+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