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排水管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5 10:47: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按照OBE教学理念,从《排水管网》课程目标与课程达成度着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与实践,提出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将科研项目(创新试验)、工程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创新试验等教学环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OBE;排水管网;课程目标;课程达成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考核

本文引用格式:莫文婷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排水管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31):46-48.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Drainage Network Course Based on the OBE

MO Wen-ting,ZHENG Ying,LI Shen-gui,YANG Qi,LIN Fei

(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Wuchang Shouyi College,Wuhan,Hubei,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BE's teaching idea,from the curriculum goal and the course to reach a degree of drainage pipe network,in th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ans and examination mod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practice,put forward the theory teaching as the core,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innovation),organic combination(laboratory)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bases,and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the innov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links such a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goal.

Keywords:drainage network;curriculum objectives;curriculum achievement;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curriculum assessment

         成果导向教育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1],见图1。OBE强调教师、学生应该先明确学习目标与预期表现,配合多元弹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将成果反馈来改进课程教学。

一 排水管网课程目前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难点

        “排水管网”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内容之一,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排水管网课程主要针对排水工程中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收集与排放等问题,系统地论述管网系统的功能、规划原理、水力计算原理与方法、管材与附件及系统的运行管理等内容。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排水管网课程目前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难点。

\

 
        第一,学生复杂工程图识读能力薄弱。熟练识读工程图纸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不能在城市规划图中找到关键的信息要素,不能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

       第二,学生抽象概念理解困难。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泛,包含水在管道中的流态分析、数学中的拓扑原理,计算机模型模拟、GIS系统监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模块,概念抽象,无相应的教学实物或实验辅助理解,学生学习困难。

        第三,排水系统规划理念更新快。例如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规划开始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已经提上日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形成设计规范指南……目前,这些新的知识尚未编写到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始终站在专业前沿,搜集、整理资料和案例,增加专业知识储备。

\

 
二 紧扣课程目标,强调课程重点

(一)凝练课程目标


          OBE强调学生从学习的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预期目标,学生清楚学习的内涵。因此,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特点,凝练课程目标。


\


(二)拓展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排水系统规划理念更新快,并已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因此,要注重专业前沿性,及时拓展教学内容。修改了雨水流量设计中,折减系数m的选取原则;增加了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规划、黑臭水体治理;综合管廊建设的内容;逐步完善新型管材、附件与设备的资料收集与综合性能分析内容;新增了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在管网维护管理中的应用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内容[3]。

(三)强调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教学课时32学时,涵盖排水管网规划设计、计算和维护管理等内容,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紧扣课程目标,突出重、难点,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例如,教学重点仍然是排水管网中污水、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水力计算[4];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的设计计算,以达到课程目标1和2。在设计计算讲解过程中,注意结合工程案例,识读城市规划图信息,学习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以解决难点1。

三 改进教学手段,协助课程目标达成

(一)微课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所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5]。本课程制作了5个微课课程,分别是污水流量设计、雨水流量设计、最小埋深计算、污水管网水力计算及雨水管段流量计算。一个微课讲解一个知识点,学生用学得的方法去做相应的功课,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5个微课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所以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既可以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通过微课进行分享和交流,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结合工程标准与工具书,培养工程素养

          随着给排水专业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更新,技术规范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但目前使用的教材滞后于国家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注意理论与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紧密结合,介绍新的规范要求,讲透新、旧规范内容的变化原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程要求结合起来,起到较好的互补作用。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始终强调国家标准与工具书的使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有意识地做到理实一体化,以达到课程目标4。例如,讲解工业企业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的的条件时,引入《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讲解雨、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时,引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排水工程》;讲解排水管网图纸绘制时,引入《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等标准图集。

(三)引入Project教学,萌发科研意识

          OBE教学强调合作式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使学习能力较强者变得更强,较弱者得到提升。因此在课堂中引入Project教学。Project教学模式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小课题,供学生研究和开发[6]。本课程目前设计了8个单元的project,包括本学科目前的前沿性科学热点、交叉学科的论题、目前专家学者尚未有结论的议题等。每一个单元的project都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2个单元完成,以达到课程目标3。学生在做project的时候,往往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充分沟通和交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6]。在做project的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与学科相关的材料,并要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这对形成学科体系知识网是非常有帮助的[7]。完成一个单元project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挑战,这种过程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四)改革考核方式,促进持续改进

        OBE聚焦的是学生最终达到的顶峰成果,学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学习,只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带入其最终成果。因此,将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权重各占20%、80%。成绩考核过程见表2。



\


         通过对2015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达成度为0.68;课程目标2达成度为0.83;课程目标分3达成度为0.59;课程目标4的程度为0.62;综合达成度0.76。

五 结语

        在《排水管网》课程教学中,课程目标1、2达成度较好,这与强调知识的重点与微课程教学手段辅助是分不开的,以后将会继续应用。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则不理想。笔者分析认为《排水管网》除了课堂上传授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可以结合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以提高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但是条件有限,缺乏必要的仿真软件资源、未能建设管网实验室,也没有具有持续性的工程项目、科研项目参与,因此难点2也是未能解决的。为此,根据OBE教育模式,笔者认为持续改进的方向应是建立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将科研项目(创新试验)、工程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创新试验等教学环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迟卫华.我国工程教育模式演进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2]闫永利,任秀苹,杨海燕.高职高专《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风,2015(23):190-191.
[3]杨立群.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控过程研究——以杭州A工程项目为例[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5.
[4]郭健.排水管网优化设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3.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6]赵伟.“Project”模式: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秘诀[J].教育与职业,2009(4):95-96.
[7]邓瑛.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专业本科教学的转型与变革——以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为突破口[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2):101-1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