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FIAS 的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比较研究 ——以六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5 10:40: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借助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山西省六节观摩研讨课录像进行编码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六位教师教学的特点。通过FISA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六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映射出高中课堂教学上的差异。

关键词:FIAS;同课异构;比较研究;数学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闫芹娟.基于FIAS的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比较研究——以六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9):205-206.

        在山西原平一中进行了“同课异构整体说课”六校联动教研活动,参加的学校有康杰中学、范亭中学、新绛中学、尖草坪一中、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原平一中。节选的的内容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第二节《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组合能力以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艺术,在此次活动中均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对不同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进行充分比较、多方研讨。

一 FIAS理论简介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Flanders提出并建立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这一理论至今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界的课堂语言行为。FIAS把课堂语言互动行为分为3类: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或混乱(无有效语言活动)。3种类型又细化为10种情况,分别用编码1-10表示,具体说明见表1。FIAS在课堂编码中,每3秒钟记一次,每次记录所对应的数按照表1来记录。一节课40分钟大约
可以记录800个数,将这些记录好之后,每两个数写成数对,每个数用两次,然后写进10×10矩阵中。可以借助这些个用时间列出数据来分析课堂的教学结构、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上课呈现出的状态;可以分析哪些是无效语言,哪些是无效提问。

二 课堂编码与课堂分析

        按照表1课堂编码原则,对六节课的课堂语言进行编码,将编码填入10×10的矩阵中,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每个数字会利用两次,例如有一节课堂记录的数为“8,8,5,4,4,5,8……”,写成有序数对可以为“(8,8),(8,5),(5,4),(4,4),(4,5),(5,8)……”,可以借助这些个用时间列出数据来分析课堂的教学结构、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上课呈现出的状态;可以分析哪些是无效语言,哪些是无效提问。



\



(一)课堂结构

          FIAS把课堂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默或混乱3类,3类行为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表现课堂的构成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在SD老师的课堂中,教师语言占课堂教学语言的49.51%,而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时间占课堂教学语言的50.47%;在KJ老师的课堂中,教师语言占课堂教学语言的48.28%,而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时间占课堂教学语言的51.72%;在XJ老师的课堂中,教师语言占课堂教学语言的43.02%,而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时间占课堂教学语言的56.99%;在JC老师的课堂中,教师语言占课堂教学语言的47.07%,而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时间占课堂教学语言的52.92%;在YZ老师的课堂中,教师语言占课堂教学语言的31.74%,而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时间占课堂教学语言的68.34%;则5位老师整个课堂是以学生的活动和参与为主的,尤其是YZ老师的课堂,可以说是符合现代教学趋势,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FT老师的课堂中,教师语言占课堂教学语言的60.30%,累计时间达到33分钟,而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不到22分钟,占课堂语言的39.70%,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师语言有点多,属于传统课堂。

(二)教师教学风格

         FIAS把教师的语言分为直接语言和间接语言两类,直接语言和间接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对整节课的把控,编码1-4所代表的教师语言行为属于间接语言,主要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鼓励、肯定、表扬,进而对学生的思维、人格、情绪产生的影响;编码5-7代表的教师语言行为属于直接语言,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老师的主体地位表现的比较明显,比如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听、课堂中对学生的批评与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这两种语言的次数不同,就会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YZ老师“间接言语与直接言语影响比率”33.19%,FT老师“间接言语与直接言语影响比率”44.71%,XJ老师“间接言语与直接言语影响比率”48.76%,SD老师“间接言语与直接言语影响比率”137.7%,JC老师“间接言语与直接言语影响比率”154.8%,KJ老师“间接言语与直接言语影响比率”234.3%(数据大于100%时,表示教师采用间接语言影响的时间大于采用直接语言影响的时间)。说明YZ教师、FT教师、XJ教师比SD教师、JC教师、KJ教师的教学更加倾向于对课堂和学生进行直接的控制。

\

 
(三)师生语言行为分析

         结合实际课堂与表2的分析,比值小于1则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有时未能抓住教学重点,有时课堂也会是无效,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而且教学进度跟不上,如Y老师的课堂,相比于其他教师,他的课堂完成的教学内容最少;介于1—2之间的教师语言行为与学生语言行为比值教学效果最佳,X老师、S老师、J老师的课堂属于师生共同构建、共同组织并参与的,学生在课堂表现的较积极主动,但三位教师中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的比值中X老师偏高;比值大于2则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此时教师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未能主动参与课堂,如F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总之在这六节课当中X老师、S老师、J老师的课堂值得观摩学习。

(四)课堂互动质量

       (1)找出FIAS分析矩阵中第3行或第4行中的最大的一个数A→→找出该行中次大数B→→从次大数B所在的列中找出最大数C→→再从最大数C所在的行中找出最大数D→→最后,看D所在的列中的最大数(或次大数)是否是A;(2)所形成的封闭矩形框如果落在(4,4),(4,8),(8,8),(8,4)所形成的区间内,则所诊断的课堂教学为典型的讲授—训练模式;(3)所形成的封闭矩形框如果落在(3,3),(3,9),(9,9),(9,3)所形成的区间内,则所诊断的课堂教学为创新—探究模式。可以看出F教师、K教师为讲授—训练模式,Y、X、S、J教师为创新—探究模式。

三 反思

          通过FIAS工具对数学课堂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了教师的教学理念现状,多数教师还是比较重视学生参与,努力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合作学习,努力体现合作学习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及时进行积极评价,努力发挥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中的激励作用;教学活动主要是“师问生答”,都较少出现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作为“同课异构”,“同课”比较鲜明,“异构”有待突出。但是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一定不精彩吗?有些老师的上课形式是满堂灌,但他所讲的内容并没有在满堂灌,因为课堂上他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在引导学生思考,他所讲的每一个观点都能引起学生的深深反思。这样的课堂虽然很安静,但是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这样的传统课不也是一种很好的讲课方式吗?

参考文献

[1]武小鹏,张怡.基于FIAS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以2014年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两节观摩研讨课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5):87-91.
[2]李亚文.基于录像分析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互动研究—以两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