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作为教师自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自主的发展受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影响。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构建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它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课堂和课程目标等教学过程的创建、控制、支配、评判、反思,从而提高有效教学水平。本文在探讨教师教学自主内涵的基础上,从BOPPPS教学理念及设计的视角反思该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的启示与影响。
关键词:教学自主;BOPPPS;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薛军锋.基于BOPPPS的教学自主能力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203-204.
作为教师自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自主作为一种专业能力,被认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教学理念的出现,如BOPPPS[1],翻转课堂[2-3],对分课堂等,对教师自主的关注逐渐偏向教师的教学自主。随着不同的教学理念的出现并普及,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重参与、重时效、模块化的教学。本文在探讨教学自主内涵的基础上,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其对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的影响[1-5]。
一 教学自主内涵
无论是基于教学活动的教学自主权,还是基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学自主性,都是促进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姜凤春和司炳月[6]根据信息技术驱动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的多维度研究认为,教学自主体系的构建要以学生为中心,协调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教学自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师的自主权、教师的决策能力、教师的角色转换[6-12]。从教学过程三阶段—开发、实施、反思—将教学自主分为五个子域: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策略、教学监控和反思、教学评价和评估。五个子域有效地说明了教学自主应涵盖的内容,对教学自主的界定和发展起到积极指导作用[13]。
二 BOPPPS教学模型
BOPPPS教学模型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一种模式,加拿大教师培训工作坊ISW最早提出BOPPPS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理念,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模块化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14-16]。BOPPPS模型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依次为:(1)引入(B-Bridge-in)--引入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习目标(O-Learning Objective)--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学这些知识能做什么;(3)前测(P-Pre-Test)--测试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后续教学做铺垫;(4)参与式学习(P-Participatory Learning)--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5)课内评估(P-Post-Assessment)--通过多种手段检验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学生学到了什么,反馈学习效果;总结(S-Summary)--课程总结,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引出下次课内容[17]。
三BOPPPS与教师教学自主
从教学理念来看,BOPPPS教学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参与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动角色,积极参与课堂;从教学组织实施层面,给出了遵循“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活动→教学评估→教学目标”的教学循环过程,强调和关注明确并可达的学习目标,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课程教学,获取反馈信息[18]。
从BOPPPS模型的构成要素来看,该模型针对课程教学过程提出六要素,依次为:引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课内评估和总结。六个要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框架,在每个主要任务中,给予了充分的教学自主选择权,涵盖教师对教学情境、课程目标及内容等教学过程的创建、控制、支配、决断、评判、反思的权利与能力。教师可根据每个要素的主要任务,自行制定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把控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效果评价[19]。
从BOPPPS模型的操作流程来看,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为10-15分钟,在组织课堂教学流程时,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按照“导学引入—生成问题—参与研讨—检测评价”的流程进行,课堂教学操作流程突出强调了“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后测—总结”各元素,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每个教学过程的时长,教师起到课堂与学生之间媒介的作用,引导式的课堂流程,通过教学过程把控,重点是让学生参与课堂,开展学习[20]。
从BOPPPS模型的课堂结构来看,教师与学生围绕课堂目标,在知识与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双向的互动,整个过程依托教学设计方案,以课程导入为切入,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参与式互动为重点核心教学,以后测为目标检测落脚点,以教学反馈和评价为总结,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实现教师、学生、课程的三维互动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从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向学生课堂学习为主的转向。
从BOPPPS模型的教学策略来看,其注重学生为主的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通过诸如提问、实作、合作式学习、案例讨论等方法设计师生之间、同侪之间的互动参与式学习,鼓励积极性的参与,实现学习者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为学习提供“学生教师角色”支持,创造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和“师生互动”为辅的教学策略。
四 结语
重视教学导入环节,在把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能让教师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内容,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建构课堂教学结构,其为教学自主提供了构建有效课堂的框架,教师在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评价与反思上拥有自主支配权,在参与上述教学活动决策的过程中,教师出于教与学的目的会在决策中对教学活动做出及时调整,使之更匹配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志趣,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反馈,在课后对课堂导入的手段、对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对参与式学习的手段、对学习目标的后测都对教师的自主性提供了有效指导,有助于提高教师反思、优化教学自主权,选取更为恰当的教学方式。随着新教学理念的出现及应用,以学生为中心、重参与、重时效、模块化的教学逐渐受重视,教学自主的长远发展有赖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及配合,有赖于更多教学理念及手段的实证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勋,朱琳.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5-28
[2]杨雪洁,曹风云,胡玉娟,等.基于BOPPPS模型的C语言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1(6):77-79.
[3]王莉莉,陈德远,唐远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8):53-55.
[4]朱进杰,姚计海,吴曼.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教学自主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3):85-92.
[5]姚计海.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特点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6):31-39.
[6]姜凤春,司炳月.信息技术驱动下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教学能力多维度研究[J].外语研究,2017,(6):05
[7]丁敬敏,陈炳和,王生雨.基于职教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9):16-21.
[8]宋欣颖.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34:208-209.
[9]周贵礼.我国学校教育现代转型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17-20.
[10]金萱.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2(14):7-11.
[11]闫文平,肖亚慧.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29:142-143.
[12]时立荣,刘卓然.研究型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指标体系设计——以社工行政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基础[J].现代大学教育;2015,(03):104-111
[13]高燕梅,刘东.桥梁工程课程讨论式教学实践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02):86-88.
[14]张衷平.高校教学督导听课评课的三个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4.(26):51-52.
[15]刘赣洪,臧佩.讨论式教学法文献综述——2010—2013年知网载文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23
[16]冯宪彬,丁蕊,夏春艳.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软件测试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2):02.
[17]李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548-551.
[18]徐洪军.讨论式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研究——基于大类培养的考察[J].高等农业教育,2013,(09):64-66.
[19]白晓峰.笔迹检验实训课“三主六式”教学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7.
[20]崔晗,宦梦蕾,刘道洲,等.药剂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2):951-953.
[21]郑重.讨论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应用阐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4):19-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