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4 15:32: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分制条件下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现状和当前教学管理遇到的挑战,寻求如何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方法。作者提出了从树立科学理念、构建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学生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团队与师资队伍、开发和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构建多方位考评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学分制;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璐,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3):223-224,245.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中引进学分制,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当今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大力推行符合高职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端,受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影响,同时受限于教师基本实践素养的缺失,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占了很大一部分,忽视了实践教学重要性,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现阶段我国在就业和升学等方面存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歧视和不认可的现象。纵观全球,这种现象曾经在许多国家都普遍存在。然而,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已经早早走在探索如何解决这一困局的道路上。1993年,英国首先提出了“现代学徒制”的概念,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大力推广,西方国家社会各类专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行业企业中不断提高,这使得专业技术在实用研究领域不断出现创造性突破。

         2014年,我国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五年来,我们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的方针政策,产学研政各方面交融合作,为各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由于我国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刚刚起步,各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困难限制了现代学徒制的广泛推行,高职院校在践行现代学徒制工作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其中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是重点研究内容。

二 教学管理模式遇到的挑战

         现代学徒制是立足于原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要求高职院校在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现代学徒制实行“双主体”办学、“双导师”教学、“双身份”学习的新机制,教学形式灵活多变,教学过程富有弹性,学徒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要满足岗位的需求,大部分时间学徒会在合作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高职院校教师提供基础理论教育,企业师傅进行实践技能传授。高职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如何在这两种身份中实现无缝转换,找到认同感,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一种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如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探讨合理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招生、学籍等教学管理制度等。

三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一)教学管理改革内容研究


        管理部门首先应摒弃陈旧的教学管理理念,立足于与市场需求,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体系;其次,改变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年限进行弹性管理,采取学分绩点模式,搭建并完善课程联盟,承认学生获得技能证书代替学分,实现学习成果互认;第三,改革课程管理制度,增加专业技能选修课数量,提高学生选课的广度与自由度;第四,改革考试管理制度,弱化理论考试,重视实践技能的考核,保障教学质量。

\

 
(二)教学管理改革实施保障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要求高职院校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第一,高职院校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同时改革管理体制,灌输学分制的理念;第二,高职院校应着重构建“双师型”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引进企业师傅入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第三,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凸显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从学分制的角度改变学生管理方法,实行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多方面多层次帮助学生做好学业管理和生活管理,通过学分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改革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实现专业、学业、职业、就业“四业贯通”。

(三)教学管理改革成效评估

        评估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成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实施学分制后教学运行是否井然有序,二是培养学生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岗位需求,三是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评价以及对双导师的评价,同时,双导师和企业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 提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推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建设改革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需要立足于科学的教育理念,结合各院校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学分制模式下应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满足企业岗位要求为目的,结合岗位特点和学生自身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循序渐进。

(二)构建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模式要求建立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应考虑到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合理的制定学籍、选课、考试、重修、转专业、毕业等各个环节的实施细则与规范,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保证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双身份”中的学生身份,避免学生因在岗时间过长而对其学生身份的不认同,促进学生、校内外教师多方积极主动性的提高。

(三)建立适应学分制改革的学生管理机制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分制的推进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进行改革,同时也要在学生管理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变革。由于现代学徒制学生具有学生与学徒两种身份,他们的学习地点不在固定教室,学习内容不拘泥于书本,因此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除了在传授知识以外,还要担任学生管理等工作,关注学生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思想品德健康等,努力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建立先进的管理团队与师资队伍

         为了能够实施先进的管理理念,我们需要一支具有良好执行能力的团队。与高职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管理层就是院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教学管理人员服务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保障教学能够有序的进行;校内外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学分制条件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就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热情,以应对学分制改革中出现的由于学生知识需求增加而带来的巨额工作量。健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积极鼓励和选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到企业一线学习管理理念,参与实际生产工作。

(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具有职业特性,其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应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这就需要在学分制的推动下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应开设足够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并保证课程质量。学校应建立专门教学资源库,打造大量精品资源开放课程供学生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学分制实施的核心是选课制,没有选课制就无法实施学分制。

       此外,为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学分制的逐步推进,高职院校教学主管部门可出台相关制度承认学生通过网络课程或其他方式学习获得的相关课程学分,同时可以承认一些实践课程“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等。

(六)制定合理的多方位考评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实施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考评学生综合能力是不能采用统一的传统的考核模式,应根据专业技能标准、企业生产现状、学生顶岗岗位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在校内学习的理论课程及基础课程可采用笔试来考评;在企业的实践课程可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等进行考评。

\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院对学生学习的约束力变小,企业师傅也承担了组织学生生活学习、维持纪律等工作。因此,为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时,应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小组。小组成员由学院老师、企业师傅、辅导员等人员组成。在考核过程中,这几类人员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综合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成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五 结语

        高职院校在教育体系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展优质的高职教育,我们必须积极践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道路。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与局限性,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本文研究了如何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引入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理念,通过分析与探讨研究,提出了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学分制教育管理改革思路和对策,不仅满足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对生源多样化、个性化培养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满足了随着社会发展学生日益增加的求知欲,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方蓓.基于学分制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J].时代教育,2017(1):66.
[2]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讨会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5-9.
[3]郭长媛.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2):26.
[4]陈红.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159-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