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职教育为我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职业人才,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但中职院校所接收的学生往往是中考落榜乃至初中辍学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长时间的学习成绩较差,往往缺乏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较其他院校的学生而言更为显著,为教师的课程开展带了一定的难度。文章将中职体育课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客观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有效转变中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厌学心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体育教学;中职教育;教学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曾炼.中职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8):249-250.
厌学情绪是一种对教学开展极为不利的消极因素,但厌学情绪的产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若想转变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持续而长久的努力。中职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情况较为严重,已经是当前中职教育费一个客观现实,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也应当努力的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转变。
一 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危害分析
中职教育为国家提供职业型人才,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职院校也为一些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提供了学习一技所长的机会,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了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之后,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但是,如何督促每一位中职学生都可以积极的进行学习活动,成为了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中职学生在过往的学校生活中成绩普遍较差,并且往往受到其他同学乃至老师、家长的轻视,中职学生的厌学倾向非常显著。在中职院校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玩手机、睡觉、大声喧哗乃至逃课,而在课下,部分中职院校学生甚至不会为学习分配任何时间,把时间全部浪费在上网、谈恋爱、“蹦迪”等不符合他们年龄的不健康娱乐活动。面临考试,很多中职学生不急着复习,反而需求打小抄等“旁门左道”以求考试通过。在平日的校园活动中,中职学生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等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具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往往会扰乱课堂秩序,让有学习意愿的学生也无法正常的进行学习活动,他们还会蛊惑其他学生和他们一样,靠考试打小抄等方法来获得良好的成绩,最终导致整个班级的学风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二 中职院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厌学情绪的产生原因分析
(一)教师不正确的教学态度
中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为初中辍学,或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整体能力较差是客观现实,由此导致了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环境较差,部分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就丧失了教学的热情,甚至给予学生不正确的教学态度。例如,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但很多教师不注重转变教学方法,而是把讲课草草完成;面对有错误的中职学生,有些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开导,而是直接训斥乃至轻视。中职教师的这些不正确的教学态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学生自身厌恶体育锻炼
在其他课程上,中职学生可以玩手机,睡觉,但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不但没有条件进行这些活动,甚至还需要进行持续的体育锻炼,这会令很多学生感到辛苦,由此厌恶体育锻炼,乃至采用逃课等方法逃避体育课程。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体育学科在其他院校往往被其他学科所代替,存在感很低,即便没有被其他课程所占用,体育教师也往往只是让学生跑两圈就让学生解散,这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提升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如何在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是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师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三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转变学生厌学情绪的可行方法
(一)利用学生竞争心理,开展体育赛事
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的产生,除了有对过难学习内容的排斥之外,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他人的轻视和不理解,绝大多数的具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仍然对转变自身形象抱有着期望,因此中职体育教师不妨利用他们的这一特征,以开展体育赛事的方法,促进他们的厌学情绪转变。
例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学生轻视体育课,在体育课逃课,在多次教育无果的情况下,笔者转变了思路,和校领导商议开展了竞赛式体育教学。笔者将自己所教授的班级的同学团结在一起开展友谊赛,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比拼的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因此,笔者在这种热情的趋势下,提出可以在日常的体育课上为同学进行比赛集训,学生们都非常珍惜这些集训机会,由此使得体育课的出勤情况大大改善,即实现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作用,又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得他们真正的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在比赛结束后,很多学生意犹未尽,希望再次参加几次比赛,笔者由此也有效的提升了自身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出勤率。
(二)发扬教师精神,转变学生厌学情绪
正如同上文中所提到的,中职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家长,或者说他们所重视之人的对他们的不重视。在现实的中职教学中,也有部分教师觉得中职厌学学生“无可救药”,对教学工作没有一个端正的态度,甚至对学生“冷嘲热讽”,这样的教学精神只会对学生厌学情绪的转变起到反作用,使学生更加厌烦教学活动,教师这样的教学态度是对学生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
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感受到,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感和存在感是转变其厌学情绪的最有效方法。笔者平日教学中有几个“刺头儿”,这几名学生不但平日经常逃课,并且在课上甚至玩手机、吸烟,对笔者的教学极不尊重。笔者面对这种学生并没有批评,在一次下课后,我把他们留了下来,让他们把学生上课后留下的排球搬回器材室,这几名学生明显不愿意,但是碍于面子,还是帮忙搬到了器材室。笔者随后对他们表示了真挚的感谢,也正是以这件事情为契机,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上课的态度有了一定的转变,虽然仍然有逃课的问题,但是上课已经能够认真参与体育活动了。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这几名学生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因此笔者将体委及器械管理员等工作也赋予给了这几名学生,这几名学生在被赋予了职责之后感受到了深刻的责任感,不仅井井有条的完成了本职工作,还切实转变了厌学态度。
(三)采用差异化教学,促进班级整体厌学情绪转变
虽然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是由于受到老师或其他同学的轻视而出现厌学情绪的,当仍然有部分学生是由于教学难度过大,在经常长期努力之后仍然无法学会而出现了厌学情绪。对于体育教学而言,由于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因此学生出现无法接受体育教学内容的可能性更高。因此,中职体育教师有必要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给予强度较低的体育训练,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则反之,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真正的在体育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知识,转变他们的厌学倾向。通过制作PPT以及采集中职毕业生的成功案例,从而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抵消他们的厌学心理。最后,便是从学生的家庭环境入手。只有在观念上进行量的改变,才会有学习上质的飞跃。父母是孩子成长以及学习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引领者。只有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这无疑需要教育者与广大家长群体进行交流与沟通,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法更好地纠正中职生错误的学习观念和厌学的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厌学不仅是学生个体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产生是原因非常负责,但造成的结果都是一致的,厌学倾向最终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乃至影响到学生整体人格品质的培养。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应当从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现实原因出发,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厌学情绪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立军.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15):33.
[2]马学才.如何正确对待小学生的厌学情绪[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27.
[3]李铁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厌学心理问题探究——以重庆市武隆区实验小学为例[J].名师在线,2018(7):96.
[4]魏留锦,杨世英.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略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9):54.
[5]袁梅林.小学生厌学心理初探[J].宁夏教育,1997(4):37-38.
[6]缪倩.“歪脖子树”的固执与扭转——大学生厌学心理个案的处理及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3):100-101.
[7]石丽媛.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中的“五要”[J].教学与管理,2016(19):34-35.
[8]沈杰.关于转变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6):110-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