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湘西旅游工艺品市场调查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0 15:4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湘西土家族及苗族的民间工艺品种类是比较多的,其民族特色较为明显,但是湘西土家族及苗族民间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却较为有限,只有不断扩大市场范围,才能够促使旅游者购物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湘西;旅游工艺品;市场调查;报告

本文引用格式:熊智等.湘西旅游工艺品市场调查报告[J].教育现代化,2019,6(28):31-32+39.

        在西方国家,游客购物花费费用通常占据着游客总体消费的50%的比例,甚至在一些地区购物已经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旅游商品也是比较重要的旅游资源。湘西处于武陵山片区,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要地区,湘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居住的是苗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其本身具有比较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当前世界旅游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环境下能够反映湘西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对湘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1]。

一 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发展情况

         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品种是比较齐全的,其种类相对较多,其中包含着土家族的织锦和剪纸以及苗族的银饰等多种品种。这些民族工艺品具备较为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湘西不仅具有较多的工艺品,并且工艺品的技艺也相对成熟,湘西少数民族的工艺品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湘西旅游产业中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得到较大的增长,增长的幅度处于20%左右,能够为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发展提供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发展也具有比较多的问题,其生产的规模比较小以及其布局较为分散,品牌效应也较弱,市场的发展方向并不明确,缺少市场理念,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市场营销模式不够健全。为了能够使得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得到工业化发展,对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市场营销模式有效创新好而发展,为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提供新的发展视角[2]。

\

 
二 湘西旅游工艺品的种类

(一)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的工艺品,是土家人在长久发展过程中发展得到的,织锦图案已经有两百多种,土家锦的品种主要有被面和坐垫以及椅套等多样化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气息,当前土家织锦已经逐渐成为游客旅游的纪念品。土家织锦工艺品具备了“象生”、“表意”的文化内涵特点,同时土家织锦还具备了较强的画面感,保留了对于外界自然的外形特征,将其简化为平面图形,创造出高度概括且美感较强的纹样。不仅如此土家织锦还具备了较强的织造艺术,作为较强限制性的艺术形式,织锦艺术水平高低受到织造技巧及工艺的影响。除此之外土家织锦工艺美还在于明显的独特性及随意性,也正作为人们喜爱的关键点。

(二)苗绣和苗画

         湘西土家族苗绣和苗画是湘西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比较突出的苗族特色,主要在湘西苗族地区流行,苗画最初是作为苗族姑娘刺绣图样稿的形式存在的,之后发展为独立的画种,并且在湘西苗居的门帘和服饰以及房中装饰上等能得以有效应用。对当地的文化传播和与外界的交流等面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苗画的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潜力比较大,其对于现代纺织面料的设计和创新具有重要影响[3]。苗绣是中国苗族妇女在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一般应用在袖口、袖套、衣领、后肩、裤脚、裙腰、头巾、腿套等处,大多采用几何纹样,具有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浓厚的地方特色。苗绣的刺绣技法和传统纹样不自觉地延续着苗族的历史和文明。

(三)苗族银饰品

         以苗族银饰特色图案,蕴含了极为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更形成了自成一系的符号世界。苗族银饰工艺品,十分强调民族韵味,且表现了风格多变的艺术风格,具备众多层次整体清新脱俗,还原了原始野性的工艺特色。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目前苗族银饰也可根据当地的消费观及旅游文化资源,融入现代文化气息设计符合现代审美的样式,极具艺术价值。

(四)蜡染和扎染

       扎染是较为古老的防染工艺,扎染所应用的颜色和蜡染是一样的,但扎染的方法更为生动,面料依靠绳子来裹扎面料,被扎住的部分不放到染料中,其他部分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捆扎部分在液体浸透的基础上呈现出颜色的过渡现象。扎染有着三种独特的艺术设计内涵,表现在图案造型特色,包括了写实造型、抽象造型、装饰造型、组合造型;色彩神韵魅力,包括了晕出色、多种色、调和色;以及技法风格的丰富多样,包括平缝法、满针法、折缝法、扎结法。湘西蜡染采用家织的土棉布以薄木板镂空为花纹的基础上形成蜡染花模。蜡染由于其地域不同具备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有自由豪放、结构严谨的丹寨蜡染;图案优美、色彩瑰丽的安顺蜡染、简介质朴的从江蜡染。湘西蜡染图案,有效的传承与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意识及传统造型等,形成了湘西蜡染独特风格,其本身具有比较突出的传承价值。

(五)竹编、剪纸和花烛

        竹编主要有针线篮和背笼以及竹琴等,土家族织编器物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并且用途相对广泛,由于当地的竹子比较多,在土家族是无处不在的,在人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剪纸是风格古朴和神奇多姿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品,剪纸在生活中的装饰性是比较突出的,思南土家族的剪纸艺术是比较突出的,能够展示出土家族人民美好的心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加以比较突出的旅游价值。

三 湘西旅游工艺品市场开发与创新

(一)进行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游客购物的心理需求


        市场调查是当前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市场调查能够明确游客的数量和购物水平以及心理等方面内容,全面对湘西旅游购物市场实际情况以及特色等反应出来,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对旅游购物品实施针对性研发。当前湘西土家族及苗族地区的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发展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产品制作存在着粗糙的现象,样式较为陈旧,民间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够对游客审美的需要有效满足,需要对游客的购买心理实施深入研究,明确游客购买纪念品的目的,在这一基础上推动湘西旅游工艺品更加符合游客的需求。游客在购买旅游工艺品的时候,往往也需要纪念品包含着当地的特色知识内容,希望明确商品具备的特点以及制作工艺等,不同的游客在这一过程中对旅游区文化的认识以及选择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能够充分考虑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以及文化层次群体所具有的审美趣味以及审美禁忌等,不能够以自身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作为标准对游客的需要加以衡量,而需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能够使民间旅游工艺品得到更好的开展。

(二)对传统民间工艺品进行现代开发

        从战略方面而言,旅游工艺品在开发的时候,需要明确其开发的方向,并且制定相关的旅游工艺品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其发展的重要领域等,在对传统工艺品加以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也需要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才对具有湘西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形态因素和工艺特色等加以保护的基础上,也需要明确湘西土家族及苗族的民间工艺品虽然种类较多,适用于本土的家庭生活需要尚可,但并不能满足其它地区生活人群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这就使得其产品无法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只有实施规模化的生产和发展,进行不同品种和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开发,才能够使得旅游工艺品可以对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需要加以适应[4]。在旅游工艺品市场开发的时候,需要融入现代文化观念以及消费意识等,促使其能够成为具备传统工艺品的艺术也成为现代消费意识,使得具有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征和现代消费模式的新型工艺品得以开发出来。并且引入先进就似乎和生产方式,进行新的旅游工艺品开发的时候,可以促使原始手工艺品走出传统圈子,对当前土家族及苗族地区工艺品生产科技含量低以及经济效益差等问题有效解决,对其发展现状不断改善。旅游工艺品创新属于系统化的工程,其包含着功能效用和制作工艺等内容,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

 
(三)与邻近地区协作,构建湘西土、苗家族工艺品中心市场

         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土家族和苗族主要居住于湘鄂川黔交界的山区,在湘西,土家族及苗族工艺品市场中心构建的时候,其本身具有地域方面的优势,需要对地区资源优势加以有效应用,促使资源能够共享,并且使得产品得以优化发展,推动地区协作,对各个地区的交通综合考虑,促使当地企业的引领作用能够充分大会出来,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名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对当地的景区实施统一规划处理,进行合理定位。有效减少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等情况,构成整体营销机制,使得旅游者能领略到土家的民族风情,从而丰富当地游览观光的内容[5]。

(四)突出旅游工艺品的地方文化特色

         要把丰富的土家族及苗族民间工艺美术资源较为有效的开发出来始终是比较困难的,也没有必要,其最重要的是明确旅游开发是否能够促使旅游区成为具有较为鲜明民族特色的景区,对游客的吸引程度等,土家族及苗族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开发的时候也需要明确游客对土家文化内容的了解方向,一些民族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并不是较为突出的,对游客而言吸引力明显不足,但是对土家族及苗族的民间工艺品素材加以整理,能够使得其成为比较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开发湘西土家族以及苗族民间工艺需要对其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特点充分凸显出来,使得旅游工艺品得到更好的开发,这些工艺品本身具有比较显著的艺术性和精巧的工艺,在沉淀之后,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在历史进程中已具有典型的文化代表性和突出的湘西文化特征,其属于较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在这些产品开发的时候,也需要维护其本身具有的历史地位,能够促使其审美魅力更加突出,成为代表旅游区文化特色的重要旅游工艺品。

四结束语

        以土家族及苗族的特色民间旅游工艺品,作为湘西地区较为重要的文化物质载体,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游客的消费需要加以满足,旅游业在这一基础上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民间旅游工艺品市场开发和创新的基础上,使得我国古老传统的特色工艺更好的传承和发展[6]。

参考文献

[1]冯元元.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营销模式创新——基于水平营销的视角[J].现代商业,2017,(26):22-23.
[2]彭皎娣."一级两带"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湘西竹编旅游工艺品创意转型的思考[J].长江丛刊,2017,(8):123,125.
[4]蔡梅良.湘西土家族民间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开发[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2):89-91.
[5]赵赫.论苗族文化对湘西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J].读与写(上,下旬),2014,(24):393-393.
[6]赵常春.湘西傩面具装饰形象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3):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4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