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习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多年带实习经验,针对性提出解决实习问题的办法。特别是针对本专业实习的特点,建议本专业应该分散实习,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厂仿真系统及可以拆卸-安装的空调设备。这样将大大提高实习的效果,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能源;动力;认识实习
本文引用格式:许庆利,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9,6(27):134-136.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in Cognitive Practic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Specialty
XU Qing-li,LIU Xia
(Key Laboratory of Coal Gasification and 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Abstract:The cognition practic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improve students’engineering practice.This article analyzes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cognition practice process,according to experience of cognition practice,the paper proposes a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gnition practice.Especially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ty,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pecialty should be dispersed practice,and establish a complete power plant simulation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that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This will greatly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gnition practice and provide more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for our country.
Key words:Energy;Power;Cognition practice
华东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由1952年学校成立时所设立的“燃料化工”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调整而来的。该专业研究领域更宽广、更适应于时代所需的专业。该专业隶属于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师资和科研力量雄厚,但该专业本科生实习却一直存在许多问题[1]。
一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会安排二次专业实习:一次是学习专业课之前的认识实习,一次是作为专业理论总结的生产实习。实习是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在培养工科学生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是在近些年的认识实习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实习的作用。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习单位的选择
在20世纪末,上海有多座煤气厂和焦化厂,本专业主要在焦化厂和煤气厂实习。当时学生人数少,实习时间长,实习单位也很负责任。因此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工程实践的大学生。但是随着上海全部改为天然气能源后,煤气厂全部关停,焦化厂外迁;同时随着国家对该专业的调整和发展,该专业被迫去寻找新的合适的实习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习地点,一般选择为火力发电厂[1-4]。上海虽然有大型火力发电厂,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大型火力发电厂都不对外提供实习。上海还有多座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虽然在规模上与火力发电厂存在差距,但发电原理、工艺技术等与火力发电厂基本一样,可以作为较好的实习地点。作为公益性单位,垃圾发电厂非常欢迎本专业的学生到该厂实习。但高校学生在现场进行实习,对该电厂势必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每次去实习,实习时间短,生产车间只能远观,不能起到很好的实习效果。另外,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专业课,对燃烧原理、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及设备结构等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火力发电厂,空调生产企业也是本专业较好的实习单位。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欢迎本专业学生到单位实习。该实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生产车间实习,二是展厅实习。车间实习,主要讲解大金公司的发展史、实习安全问题及生产技术、研发、工艺等;在大金展厅,主要介绍大金公司的各种空调产品。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比较重视本专业认识实习,但由于没有学习专业课,实习时间短,空调原理及内部结构等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
学生实习本来是可以很好的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但由于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每年实习除了租车费用,其他费用几乎为零。虽然上海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同意本专业到单位实习,但实习给对方带来了安全隐患,并占用部分员工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这两个实习单位没有收到任何实习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降低了实习的质量。
(三)实习时间的安排
本专业的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末,此时正是放寒假的时间,很多学生心思没有放在实习上,就等着放假回家。这样被动的实习,势必会造成走过场的情况。每次实习都是生产单位在运行阶段,高温高压的锅炉、反应器等设备都不能看到内部结构,学生只能通过单位工作人员的介绍,大致了解锅炉的内部结构,降低了实习的效果。
(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学生对实习地点比较挑剔,认为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实习,与自己心目中的专业实习有很大差距,学生实习的积极主动性降低,严重降低了实习的效果。
(五)集中实习
由于实习时间短,本专业每次出去实习都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由于实习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距离讲解员较远,严重降低了实习的效果。
二问题对策
由前面的问题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实习实践教学已经难以保证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其中关键性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实习地点的选择
随着专业的改革和变化,实习单位也应该相应变化,但不能经常性变化。经常性更换实习单位,实习带队老师对实习单位不熟悉,对实习单位的人员也不熟悉,容易造成走过场的情况。
为了培养素质较高的人才,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上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为高校相关专业提供实习机会。另外,高校应该由学校或者院系领导出面签署相应的实习合作单位,院系领导和实习带队老师要经常和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好能利用高校的科研实力带动实习单位技术的进步。实习带队老师要特别熟悉实习单位的技术特点和工艺,熟悉本高校科研技术为实习单位解决的技术难题,在实习之前要给学生做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白,实习不是简单的到单位走马观花看一看,而是一次很好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脱离实际,纯粹的理论知识学习将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提高实习经费
在工科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习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课程。在过去,认识实习至少半个月,毕业实习一个月。进入21世纪后,随着物价上涨,实习经费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导致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很多单位为了自己安全的考虑,从心里上都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另外,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得到一部分指导费用,严重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上拨付更多的实习经费,专款专用。
(三)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本专业认识实习放在了寒假前实习,学生心思已经不在学习上;另外实习时间较短,严重降低了实习的效果。通过这些年带实习的经验,本人认为认识实习最好和实习单位协商,最好放在工厂检修期间,这样学生更容易看清楚各种设备结构。如果检修期间和教学发生冲突,可以放在暑假开学前1-2周。虽然天气较热,但新学期就要开学,大家有较好的学习积极性。
(四)分批实习
由于学生多,实习单位较少,许多专业采取了分散、分批实习的办法[5,7]。采用分批、分组实习,不但有利于安全管理,而且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和参与生产的全过程,能极大的提高实习的效果。但需要延长实习时间和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
(五)实习教工的培训
认识实习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课程。目前高校很多老师理论水平较高,但严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习的效果。理论知识老师可以通过书本上学习,但工程实践需要到工厂去学习。这就需要高校和实习单位协商,派遣实习带队老师到相应的实习单位去深入学习半年或一年。带队老师到单位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工程实践水平,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六)仿真系统的使用
电站锅炉都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实习时间一般在电厂生产期间,锅炉设备结构都不能看清楚。另外,由于在生产期间,各种操作车间也只能远观,大大降低了实习的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厂仿真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果高校资金充足,可以在实验室内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厂仿真系统。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就可以详细了解电厂的操作系统和锅炉设备结构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习的效果。
(七)空调设备
本专业到空调厂实习,主要观看了空调生产过程,学生对空调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亲自拆卸-安装空调设备系统,降低了实习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学校应该购买多台空调设备,专门用于学生拆卸和安装,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习的效果。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本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习工作中遇到问题进行了分析,实习地点的经常变更、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和不恰当的实习时间等因素降低了实习的作用和效果。根据多年带实习的经验,本人认为要提高实习的效果,应该和企业签订良好的长期实习合同,大力提高实习经费、合理安排实习的时间节点,安排实习教师到工厂培训、分批安排学生实习。另外,由于高温高压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学生很难了解锅炉的结构和操作系统,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厂仿真系统和多台可以拆卸-安装的空调设备。这些措施必将大大提高实习的效果,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强,吕灵灵.热能工程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46-147.
[2]王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85-86.
[3]潘颢丹,贾冯睿,王卫强,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问题及建议[J].石油教育,2014,(1):33-35.
[4]介彬.热能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综述,2017,(11):170.
[5]邓丽,陈波,张海波.工业设计专业分散式生产实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7,(6):24-26.
[6]刘大鹏,王婧.高职院校分散型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17,(32):153-155.
[7]田玉兰,孙军,王志和.基于多元化实习模式的热能动力专业实习改革[J].黑龙江教育,2011,(7):10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