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的概念的提出,致使各个学校都在大力开发各自特色的网络平台课程。本文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自身在《房地产法规》网络课程的建设实践经历,对高职《房地产法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网络课程;高职;混合式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熊亮亮,等.基于网络课程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7):214-216,23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Network Curriculum
XIONG Liang-liang1,WU Yun-yun2
(1.Jiangs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College,Jiangsu Changzhou,China;2.Business School of Ch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Changzhou,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Internet+”is put forward,so that each school is vigorously develop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 network platform curriculum.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the mixed teaching mod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the real estate law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itsown views.
Key words:Online courses;Higher vocational;Mixed teaching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也开始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演进。本文结合自身在《房地产法规》网络课程的建设实践经历,依据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实情,对高职《房地产法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旨在打造一个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网络课程平台。
一 传统课堂教学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我国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最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不足,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下降,教学质量出现明显的下滑,不能有效满足新时期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需要。
(一)知识信息获取不够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获取量不仅少,而且还滞后。由于课程标准、课时限制以及任课教师自身素质等原因,课堂上任课教师不可能进行大量的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补充,仅仅局限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上的知识,学生则不能及时掌握行业、社会的前沿动态。同时,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也仅限于对课本的预习以及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这使得学生课外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当学生进入社会后,会发现学校几年所学都过于陈旧,已经不适用了。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案例、讨论以及多媒体资源,由于课堂人数及时间的限制,但这些仅能运用到积极的、学习能力强的极少数学生身上,总体参与度不够。而且这些教学方法已经司空见惯,对学生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对提高教学效果也没有太大效果。
(三)考核方法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随堂测验、单元测验、作业等形式,这些传统形式的考核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较好的体现,但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体现不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没办法体现学生对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有效的教学活动难以实现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室内的集中授课,很多高校采用的是合班教学,上课学生人数众多,课堂教学管理难以有效管理,难免出现逃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行为。此外,由于人数多,任课教师不可能准确掌握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情况,这将导致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不能准确客观。
二 混合式教学分析
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指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网络课程,结合学生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课堂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理念先进
混合式教学模式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自主参与网络平台的讨论、自主去发掘、拓展相关知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不便。
(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时不足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和网上讨论,同时也可以利用闲散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任何学生都可以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提问,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提高了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三)轻知识重能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轻知识重能力的,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是学生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对知识的记忆,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个人和团队的学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三《房地产法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房地产法规》是我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涵盖了我国基本法律法规等多项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房地产法律实务及纠纷的处理方式和程序,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参与房地产专业岗位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构建《房地产法规》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时主要从课程总体设计、教学资源整合、课程讨论交流版块建设、课程评价机制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课程总体设计
《房地产法规》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二者相结合的形式,在课程总体设计时要兼顾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两种教学形式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在进行两种学习方式时尽量保持同步,网络课程要适当提前。除此之外,还有兼顾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要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房地产法规》课程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备经济法、房地产法规基本知识,熟悉房地产法律实务以及纠纷处理的方式和程序。再结合全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等各项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按照房地产业务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将整个课程划分为经济法基础和房地产相关制度与政策两大项目共13个子模块来进行教学。(具体见图1)
(二)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教学资源搬上网,而是对网络课程和传统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出明确的区分。首先,要对网络课程和传统课堂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的界限作出明确的划分。要具体区分开哪些学习任务应在网络课程上完成,哪些则需要留在传统课堂上来。通常我们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课前学习、知识准备以及课后的拓展阅读、讨论、自测等资源应该归为网络课程,这些学习形式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来完成,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而重点知识讲解、课程难点的解析答疑以及作业成果的评价应放在传统课堂教学上。
其次,要对传统教学资源,比如课件PPT、教学视频、案例资料、测验试题等,进行重新改造,使其更加符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是主要利用闲暇时间,因此在教学资源制作设计时应小而精,将知识要点碎片化,便于学生掌握。
最后,搭建一个《房地产法规》课程的“大数据”平台,不仅要整合吸纳网络上优质资源,还要利用行业企业专家的力量,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与行业接轨,获取行业最新最前沿的动态。
(三)课程讨论交流版块建设
课程讨论交流版块是课程教学反馈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来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一,选择讨论交流主题一定要贴合实际,主题新颖,应属于当下热点话题,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反之,话题陈旧,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度非常低,课程教学的反馈机制就不能有效运行。
第二,任课老师应及时回复,如回复不及时,学生是没有太多的耐心去等待,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回复对教学团队的师资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仅凭任课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课程讨论交流版块建设时,除了任课老师以外,应聘请一些辅助教师作为网络平台的讨论交流,甚至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学辅助人员,以保证课程讨论交流版块的正常运行。
(四)课程评价机制设计
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的认定,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有着很大的帮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重视结果,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状态,而纯网络课程在考核时缺少监管,经常使网络学习变成“刷进度”,或者学生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完成在线测验等。这两种评价方式都不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认定。为了规避以上风险,我们将整个课程评价分为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参与情况、课程成果以及期末考试四个部分。
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时,我们将整个课程13个子模块设定为闯关任务模式,也就是前一模块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是不能进行下一模块任务的学习,每个模块的课件、视频以及作业中设定2-3个学习任务点。在每个任务点里进行防拖拽的设置,并在课件、视频播放过程中插入教学内容相关的随堂提问,没有准确回答是不能继续进行播放的,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刷进度”的行为了。
学生参与情况的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参与模拟训练、阅读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资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参与次数越多,阅读量越大,说明学生参与度越高,评价就会越高。
课程成果主要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运用的情况,体现学生能力提升的程度。而期末考试主要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四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注意事项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板,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应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但总的来说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课程的定位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在构建时要结合课程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能直接将传统教学搬上网,也不能过度依靠网络平台。现有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不用谈自主学习,其必须在严格的监督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高职院校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时,还应该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网络课程学习为辅。应将网络平台课程定位成对课程重难点内容补充性、重复性学习的一个平台,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二)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特别是网络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失去了控制权,只有师生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师生之间要进行不断的交互,包括人机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生生之间的交互,不能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面对的仅仅是机器。
(三)教学团队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是无法完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任务的,因此必须组建一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以确保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四)切忌跟风模仿
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已出现的问题,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以每个老师都应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不能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来解决,需不需要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等问题考虑清楚,再决定建不建设。切不可跟风随大流,别人建设我也建设,不去理会课程建设的实用价值。此外,每门课程要求不同,也不可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网络课程、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环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进,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线下线上有机结合,增大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干预力度,才能保证整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佳武.基于传统课堂模式的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以“社交礼仪”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39-40.
[2]穆永强,邓倩楠.“中国法制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110-111+114.
[3]倪瑞菊.网络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应用中的制约因素与改进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66-67.
[4]庄小叶,李轲,杨金石.“互联网+”环境下构建高职网络学习平台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12.
[5]柴艳妹,涂艳.网络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教育现代化,2018,5(36):229-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