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9 10:56: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不断深化,随之而来的智慧课堂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大数据主要从智慧课堂课前,大数据促进资源推送;智慧课堂课中,大数据支持立体化互动;智慧课堂课后,大数据优化教学与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旨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智慧课堂;大数据;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赵梦阅,等.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7):152-153.

一 引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促进了智慧教育的发展,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的进程, 为学校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1]。

二 智慧课堂的概念以及特征

         智慧课堂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智慧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 + 端的运用,实现资源推送的智能化、教学决策数据化、交流互动立体化 [2]。智慧课堂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学习者在课堂中的表现行为量化为可视化的数据,供教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同时学习者也可以清晰看到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习者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三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学习者大多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智慧课堂的智慧之处在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将“以教师为主导, 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教学当中 [3]。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课前资源推送和进行测试,教师以学定教;课中进行交流互动,实时测验;课后教师根据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如下是将智慧课堂分别按照纵向(课前、课后、课中的时间顺序)和横向(智慧课堂中教师、学生的分工)的方式进行讨论。(如表 1 所示)

\


四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智慧课堂通过“云 + 端”的应用,将数据传输到教学管理平台。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教学效果,例如,作业的完成率、作业的正确率、上课学生的回答次数、师生的互动次数等。课堂中教师、学生、媒体、内容的交互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深入挖掘。智慧课堂通过对教学数据的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进行判断,并制定相关的教学决策。

         智慧课堂提供了具有资源智能推送、动态学习评价功能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智慧课堂通过无线移动设备的连接,打破了传统意义教室的黑板、讲台、粉笔等的时空观念,具备了教与学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的功能,促进了教与学的立体互动与交流,课堂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4]。智慧课堂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一)智慧课堂前期,大数据促进资源推送

        教师需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搜索或者制作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移动平台将相关的学习资源及时推送给学习者。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邮箱等通讯工具与超星等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在课前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电子资料,自行安排学习的进度并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实时的收集学习者观看推送视频的时长、次数、学生完成课前检测的正确率等数据,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错误的试题的正确答案以及解析,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的学情报告将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定位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预期与教学生成一致性的辨证统一。

(二)智慧课堂中期,大数据支持立体化互动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移动平台统计分析的报告,选择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智慧课堂可以采用投影、计算机、VR等技术创设情境或者提供视频、文字资料。其次,在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检测的方式检验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并给予反馈,做到共性难点集中讲、个别问题个性化辅导,真正实现“堂堂清”。教师通过查阅学生的答题状况,掌握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路径和学习偏好等。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中每位学习者的表现分析每位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解决问题能力等。教师通过发起智慧课堂的投票功能就可以匿名或者实名情况下每位同学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与学生自我评价与诊断。

         智慧课堂中的IRS及时反馈系统在智慧课堂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必备工具之一。IRS系统中设有抢答、淘汰赛等环节,使得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中,注意力更为集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学习者在课堂中的表现可视化。智慧课堂中的clouDAS云端诊断服务器也可以对学习者的综合表现进行诊断,将其统计结果和诊断分析结果可视化。

\

 
(三)智慧课堂后期,大数据优化教学与评价

          智慧课堂中的教学评价可以根据数据进行量化评价[5]。智慧课堂可以通过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中的登陆次数、登陆的总时长、回答问题次数、与同伴的互动次数、主动提出问题的次数、小组合作完成情况、成果展示情况、测试的总得分等来进行综合地评价。

         课后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及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的问题。首先,基于数据教师可以详细了解到学习者在每门课程中的情况,可以将学习者的优劣式学科的情况以及学习者在每门学科中的进退步情况综合进行比较,结合学习者自身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6]。其次,基于数据教师可以分析课程讲解过程中的重难点,对于学习者普遍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知识,避免了教师课堂讲授的盲目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通讯工具,联系到学习者的家长,教师、学校、家长三方合作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五 总结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基于大数据支持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仍然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下是基于本文提出的相关建议。首先,教师应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以及学习者更好地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根据学习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资料[7]。其次,教师在课中应当进行精致教学,教师应当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层加工。少而精地选择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主线,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媒介之间的全方位互动,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的目的。最后,教师应当课后进行精益辅导[2]。智慧课堂的智慧之处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全面评价,并根据不足之处进行个性化资源推送和辅导。随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基于大数据支持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将与核心素养、数据安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旨在优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邱艺,谢幼如,李世杰,等.走向智慧时代的课堂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7):70-76.
[2]晋欣泉,田雪松,杨现民,等.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课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6):39-45.
[3]谢正勇.新时代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0):14-15+35.
[4]刘邦奇,李鑫.基于智慧课堂的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84-93.
[5]许利飞.大数据环境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8.
[6]杨现民,李新,邢蓓蓓.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学大数据实践框架构建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0):21-26.
[7]刘邦奇,李鑫.基于智慧课堂的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84-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3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