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电厂水处理与化学监督》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8 10:12: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电厂水处理及化学监督》课程为例,基于课程性质和当前教学现状,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电厂;水处理;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牛耀岚,等.《电厂水处理与化学监督》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7):51-53.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and Chemical Supervision in the Power Plant

NIU Yao-lan,ZOU Long-sheng,ZHU Hui,HU Wei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Guilin)
Abstract:Taking the course of“Water Treatment and Chemical Supervision of Power Plant”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teaching situation,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ode are carried on active exploration,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Power plant;Water treatment;Teaching reform

        《电厂水处理与化学监督》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特色专业课之一,属于电厂方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仅包含丰富的水处理化学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目前,基于水处理工艺的复杂性以及高校自身条件的限制,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急需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一电厂水处理与化学监督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该课程选用中国电力出版社的《电厂水处理技术》一书作为主要教材。[1]本课程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火电厂水处理综述,介绍水的基本知识及水在火电厂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处理、沉降与澄清以及过滤等方法的概念和原理;第三、四章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应用较广泛的预脱盐和离子交换除盐技术,包括电渗析、反渗透和水的离子交换处理技术;第五、六章结合国内外电厂现状,介绍了电去离子(EDI)除盐系统及凝结水系统等。教学方法主要以黑板板书教学为主,学生学习过程较为枯燥。考核方式采用较为传统的模式,以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计为总成绩。

二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大纲,学生通过学习《电厂水处理与化学监督》课程,能够理解锅炉补给水的来源与组成、性质,系统地掌握水处理的预脱盐和脱盐方法(如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和离子交换等),了解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特别是电厂方向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电厂化学专业主要岗位(包括电厂水处理值班员、水化验员、电厂化学设备维修员等)的工作,能够胜任电厂化学相关工作,同时具备电厂其他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整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该课程教学目标如下[2]:(1)知识层面:能够充分认识环境、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理解和掌握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的作用以及相关水处理方法和工艺原理等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设备腐蚀结垢原理和基本防治措施。(2)能力层面:能够读懂电厂现场实际水汽循环图;能够熟练操作水处理设备;能够及时快速分析电厂水处理异常情况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能够结合电厂水系统现状,在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解决电厂水处理系统的常见问题。(3)精神层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学习作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尽管所用教材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然而由于教材更新速度受到再版时间的限制,教材内容往往很难与企业发展以及学生就业需求同步。因此,教师应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1)改变教材单一固定模式。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一本教材,可同时参考多个出版社的多本教材。(2)借助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相关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等了解行业新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指导教学方向。如DL/T 561-2013《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更新了锅炉给水、炉水及蒸汽质量标准,更新了在线化学仪表检验的标准方法。还可以借助网络,在不同院校查找和学习相关国家级精品课程。(3)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邀请有丰富经验的电厂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制定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撰写以章节为单位,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企业市场实际需求,列出各章节知识点、基本要求和各章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等。教学重点:水的基本性能、水质指标;水的预处理方法,如混凝、沉降、过滤等;水的预脱盐方法:如电渗析、反渗透等;离子交换法除盐技术。教学难点:电去离子法;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腐蚀原因和防护措施等。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为学生毕业以后更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

 
(三)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3]。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有效吸收教学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要正确选择、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1.巧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与传统“灌输式”教育相对应,“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用八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育思想[4,5]。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来选择教学方式,依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讲到电厂锅炉结垢问题,以家用热水壶结垢为例,提问学生形成结垢的原因、“垢”的成分,进而提出“硬度”概念;针对结垢现象,提问学生家用水壶去垢办法,例如用白醋去除水垢,进而引出其它去除水垢的办法;最后,引导学生由观察现象到思考去垢的原理

2.丰富课堂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章节可开展分组讨论模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膜处理技术内容时,学生分组通过PPT形式对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纳滤等内容进行讲解,进而讨论各种技术的差异、优缺点以及适用场合。此外,与可以聘请电厂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某一内容进行课堂授课讲解。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3.教学手段多样化

       课程的教学形式采用“黑板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黑板教学模式在讲解技术原理和推导公式时候具有明显优势[7];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彩色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并乐于学习。

4.增加实验动手机会

         电厂水处理技术与化学监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开展适当的实验课程,如通过8个课时的实验课程,掌握洗涤、称量、定容、标定、化学滴定等基本技能,掌握pH计、浊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COD和色度等的测定,以及电渗析、反渗透和除垢方法等技术方法。此外,也可以邀请电厂专业技术人员在工厂对学生进行现场操作指导。

\

 
(四)改革考核方式
 
         建议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讲解表现、小组讨论和汇报表现、平时作业情况等。平时成绩与学生课堂表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更加重视课堂表现,减少了学生课堂走神、心不在焉或者玩手机、睡觉的状态。增加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听课效率,改变了过去依赖期末考试突击应付的局面。此外,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让学生更加重视日常学习的整个积累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小结

        本文结合火力发电厂实际需求,针对《电厂水处理及化学监督》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之路漫漫,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

参考文献

[1]张芳,电厂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黄成群,徐彦芹,高职“电厂水处理”课程说课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2):73-74.
[3]王澄,多种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的教学思考[J],中学时代,2013(24):126-126.
[4]周帅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方法浅谈[J],文学教育,2015(6):62-63.
[5]李志猛,祝江汉,邱涤珊,徐培德,启发式教学在运筹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58-60.
[6]周姣术,朱华,从“灌输”到“启发”——论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诉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52-54.
[7]蒋振华,李公义,楚增勇等.,理科化学《高分子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Z1):45-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2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