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课程的考核评价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不匹配的问题,需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依据目前存在的问题,考虑从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评价反馈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考核;评价反馈
本文引用格式:张辉.现代学徒制课程考核评价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3):195-196.
现代学徒制是专门为企业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深度参与,教师和师傅深入指导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单纯学校教育,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有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质量是关键,而质量的把控除了以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外,与之相匹配的考核评价方式也不可或缺。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评价是指在学校与企业共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与评定学生完成学校学业与企业岗位职责任务的情况、效果、能力等,并且将评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的过程[1]。
一 现代学徒制课程考核评价的意义
首先,考核评价是对现代学徒制效果的有效检验途径。通过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检验现代学徒制是否培养了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以检验在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完成情况如何等。
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评价可以反过来完善运行实施过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教学环节安排的是否得当,都可以通过考核评价来进行验证。得到的考核评价反馈,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调整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及教师的督促。现代学徒制下,学生拥有双身份,在学校是学生身份,在企业是学徒身份,学生要不断的变换角色,由学生到学徒再到员工[2]。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往往学习自主性差,刚升入大学,面对这种复杂的角色变化,及其带来的压力,学生很难适应,很容易出现心焦气躁,甚至厌学的现象。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既包括结果性考核,又包括过程考核。相当于把课程拆分成一个个子项目,学生只要按照考核要求,在特定时期,能够完成特定的子项目,日积月累,也就完成了整个课程的学习任务,同时潜移默化的完成了角色的转换。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导教师要成为有“双师资质”的老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熟悉企业设备工艺,这样才能从容完成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及科学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二 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目前存在问题
(一)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课程的考核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类考核为辅。理论部分大多仍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实践部分,在实训室现场,教师主观评分或系统自动打分方式进行。这就容易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并且把注意力放在临考试前的短暂机械记忆上,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考核内容不全面
目前课程考核的关键仍然是注重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实操动手能力的强弱。对于企业来讲,员工对本岗位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固然重要,但是企业更注重的的是员工团队合作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而目前的学徒制考核过程中,这些方面体现的比较少。
(三)偏重于结果性评价
我们把考核评价分为:结果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目前大多数老师都是以百分制成绩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定,仍然偏重于最终的结果。而对于可以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性考核评价较少。
(四)评价反馈滞后
现阶段,每次考试结束,教师会对考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报告。但根据评估的结果,教师对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的调整改进不及时。学生方面,没有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学生只知道考核成绩,不知道如何改正,只能重视分数,忽视其它发面发展。企业方面,反馈信息滞后,导致企业实践任务与学校考核知识体系不一致,甚至脱节现象。
三 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的策略及思考
(一)考核评价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注重能力考核
现代学徒制课程的考核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要放在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上。所以,既要有单门课程的考核,又可以设置综合性考核环节。对于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开卷、闭卷、笔试、口试、答辩等传统形式。也可以设置开放性考核方式,如学生完成阶段项目,知识竞赛抢答,学生互评等方式。具体做法: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环节不可获取,以随堂笔试的形式完成为主;对于扩展性知识考核,可以采取口试的方式;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可以实操考核;对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的考核,可选择知识抢答或答辩的形式;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运用及创新能力,可以以学期项目来完成考核。
(二)考核内容制定要依据企业实际需要,考虑学生持续发展
现代学徒制课程考核内容要从职业标准出发,以职业能力考核为导向。考核内容可以可以围绕三个方面,即学习能力,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学习能力方面,注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夯实基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后续职业发展提供支撑。技术技能方面,重点考核学生的技术能力,岗位操作技能。促进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学徒制岗位工作。职业素养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及对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三方面考核有机结合,即兼顾了短期内企业对学徒的要求,又实现了学习的延续性。
(三)过程性考核与结果行评价相结合,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结果性评价,通常都是在完成一个单元或者一个项目,甚至一门课程后,再将学生的成绩告知学生,这时即使学生有意愿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已经没有机会。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过程,应该是在结果性评价的同时,兼顾过程性评价。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特点,设计考核项目,制定考核内容。在考评学生基础理论、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过程的评价。例如,可以设计详细的学习记录表,考评记录表,分别由学生教师和企业师傅在来填写[3]。这样以评价单的形式呈现,学生技能明确自己的问题,及时反思,更正错误,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沟通与时俱进,及时反馈
无论是教与学的过程,还是考与评的过程都离不开沟通。形式多样的考核,多维度的考核,都需要教师及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前期准备及后期反馈上。如果把这些环节全放在课堂上,显然就是本末倒置了。所以学徒制企业师傅、教师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通讯工具,及时有效沟通。例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云班课,把学生需要的资料共享,及时发布消息,对学生的考评结果或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反馈,或者在云班课上发布调查问卷,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企业师傅在群里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现状,发布岗位现场实时情况。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班课中与教师和师傅在线沟通,或者留言。师生间的沟通可以变得更加畅通,及时反馈反过来也促进的教与学的进行。
自2014年教育部颁布文件,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以来,学徒制各项工作在不断发展进步,对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评价也在不断更新。构建科学、客观的学徒制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为今后学徒制的教学及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可以进一步促进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4]。因此今后还应继续对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阮芳,现代学徒制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7(19):135-137.
[2]侯晓霞,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11)2:3-35.
[3]陈运生,冯云龙,基于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7(24):74-78.
[4]王永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展望,2015(36):266-1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