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思维导图在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6 13:41: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思维导图又被称作心智图,借助于关键词的构造以及知识的分类,并使用图形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知识记忆进行辅助,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实际情况,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吴永华,李茂娟.思维导图在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3):203-
204.

        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那么教师就需要将自身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经常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然后在对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去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听讲,因此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相对较低,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以此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

一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非常的重视,这就使得很多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发言,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也比较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主动学习以及思考问题的意识;其次面对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很多教师讲过多次,学生做过多次的题目,只要将题目的形式进行稍微的改变,学生就会在解答题目时,就不知该如何下手,直接体现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缺少灵活性,这就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很难得到提高;其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考试的过程中,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较低,不能够快速的从题目中寻找到有效的解题信息,这就使得学生在面对考试题目的的时候,往往不知该怎样下笔,不知道解答题目的时候需要用到学习过的那一部分知识点,这就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偏低;最后,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当前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相对较低。因此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所有数学教师的重视[1]。

\

 
二 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点,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往往借助于板书的形式。但是教师使用的板书往往是纲要式的板书,这种板书通过知识点的罗列,来让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虽然借助于这种板书,学生对多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层次性也能有清楚的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板书形式不利于知识的发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一方面,借助于纲要式的板书形式,学生对多个数学知识点之间其他方面的关联性也没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学生对板书进行了学习,但是在理解教师所罗列的数学知识点的演绎过程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2]。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相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且对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图状结构”进行应用,这样的话才能让所有的数学知识点之间能够得到更好的连结,促进其形成一个整体。不同的中职学生,其自身的数学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和数学的悟性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差异性有足够的重视。虽然,很多优秀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一个数学知识的同时结合其他和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汇总,但是不可否认仍然有很多学生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在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展示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知识展示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知识展示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教师仍然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展示出自身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的框架,同时与所有的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这样的话能够促进学生对思维导图能够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更好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以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对集合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很多的中职学生对集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很深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下图的思维导图,来让学生对集合的知识以及集合间的联系有更深的理解与掌握。

\

 
三 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导图作为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思考的模式并不是非常的固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独立的思考,以自身的思维方式以及学过的知识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借助提前制定的目标,然后在结合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节能等,在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后,去将问题解决。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3]。

        几何题的证明过程中就能体现出思维的活动。在心理学中认为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很多中间的环节,比如说将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以及来促使转化前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所以,在思维导图中也存在了很多中间状态。如果对思维导图的本质进行研究,那么往往就能发现,思维导图事一种认知工具,其结构往往是树状的,在这种结构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联系等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能对了解到的层次关系进行应用。在中职学校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应用,这样的话就能够让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四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复习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在对所有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要重视复习,数学也不例外。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对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技巧的教学非常重要,但是也应该促使中职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结构进行搭建,之后促使学生对其进行记忆并完善。为了更好的对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学生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记忆更加深刻。虽然学生及时的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能够让其得到更好的巩固,但是不可否认,学生需要复习的知识量往往很多,如果借助于思维导图,那么一方面能够让知识得到简化,另一方面还能让复习的时间得到减少。比如说,在学习完函数方面的知识之后,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制作相应的函数思维导图,这样的话就会对函数方面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更深的理解掌握。借助于思维导图,不但能够让中职学生的作图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

        例如,在中职学生的数学复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更好的复习。比如说在有理数方面的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于以下这个图,让学生的复习效果得以提高。

\

 
五 结语

        如果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引入思维导图,那么就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激发。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就能够让中职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更高,能够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提高,同时对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联系有更深的理解,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更加清晰的思路,这样的话就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艳艳.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广场,2017(12):77-78.
[2]刘运奇.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95):67-68.
[3]刘柏.数学海洋“图”做舟——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合[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0):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