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越来越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忽视,学校应该引起重视。就体育教学来说,能对学生心理健康起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体育教师要好好利用这点,带领学生战胜心理问题。笔者就中职学生心理现况和成因进行分析,讨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帮助,希望能帮助中职院校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职学生;心理健康
本文引用格式:白森.浅析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6(20):230-231.
由于社会各个方面快速发展,尤其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导致中职学生压力极大,来自父母、尊师、朋友、学习各个方面的压力。有很多中职学生没有合适的排解压力的方法,无法承受这么多的压力[1],而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心理问题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很容易造成心理疾病,到时候很可能形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以,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职院校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很多中职院校早已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堂,希望借助一定的手段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了作用,笔者通过分析中职学生现在存在的心理现况和形成原因,探讨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的积极作用[2-3]。
一 中职学生心理现况以及形成原因
目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中职学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不仅会在身体上感觉疲惫,心理上也会形成一定的问题,例如整个人比较焦虑、抑郁、紧张等。就一般观察来看,存在心理问题的中职学生心理素质也不够高,其承受失败的能力比较差,个人意志力也不够强,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团队协作等等。经过深层探究,中职学生产生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①就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够完善,导致还是有很多家庭是独身子女[4],家里只有一个男孩或者一个女孩,对孩子会比较溺爱,不利于孩子意志力的养成,反倒致使学生产生一系列恶习,例如懒惰、自私、不尊老爱幼、不孝顺等;②当前中职学生为了迎合社会需求,不断进行知识的学习,自身的完善,常常让自己很疲惫,过大的压力落在他们的肩上,而又没有办法去宣泄情绪,释放压力,极其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严重形成心理疾病[5],根据调查,得到数据,接近1/3的中职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③就客观来说,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学习素质一般来说都是比较低的,所以很容易出现教师对他们忽略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得不到教师重视,学习也没意义,不管怎样做,反正都不会有人在意,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④调查了解到,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都是比较小的,对于他们来说,还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能面对外面的诱惑以及一些恶劣现象的影响,容易受社会影响,形成不良社会风气。怎样帮助学生走出这些心理问题造成的困境,重塑人生自信与光明是每个教师该去实施的工作,体育教师也不例外[6]。
二 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作用
中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其中效果也是显著可见的,另一方面,根据调查发现,开展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中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产生强壮身体,锻炼体魄的作用。体育教学的开展能让学生在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活动全身,流出汗水,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同时,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活动身体流汗的过程中[7],没有时间劳心伤神,一切的烦恼都会随着身体的律动烟消云散,等体育活动结束后,心理上自然而然就感觉轻松很多,甩掉了负担。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是经过科学研究验证过的,具有科学依据,体育教学与改变学生消极心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一)体育教学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促进作用
在中职院校中,进行体育教学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会发现,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当然,不是说随随便便什么样的体育教学都能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那是需要学校对体育教程进行合理编排的,对于体育活动中的体育项目要进行认真筛选的。针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安排合适的体育项目,只有在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更高效率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打个比方,对于那些患有轻微抑郁症的人来说,也许自身不够自信,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是产生抑郁症的绝大部分原因,可以安排足球、篮球、排球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团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通过这些活动的锻炼,能够使学生在团队上获得认可,自身自信心也能够提高。在体育活动中,也可增加一些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在活动进行中,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会集中到活动中,能够短暂地抛弃烦恼,体育活动结束后,进行身体的放松,豁然开朗,会想明白很多事情。
(二)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经过调查研究,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锻炼学生身体,恢复生活学习中消耗的体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积极的情感,对治疗学生抑郁焦虑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面临了各个方面的压力,体育活动时间是难得的学生能够放松的机会,因此,学校在一周的学习课程中安排几节体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挥洒汗水的体育课堂里,展开笑颜,能够不管不顾学习中的烦恼问题,放松自己的整个身心,使自己的身体心灵都能够得到满足,有利于消除学习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另外,体育活动在增加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自身能力满足情况下进行体育活动提高自信心,从而在学习生活中也会变得自信起来。
(三)体育活动能够调节学生情绪
人的情绪是多变的,一个时间段就可以进行好几种情绪的转换,悲伤、喜悦、羡慕、失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产生的情绪,情绪是我们看到客观事物现象产生的一种思想的表露,情绪是能够反映我们内心真实想法的东西,挥之不去,轻易产生,我们能对它实施的行为也不过只有调节,将情绪变成能够促进自身前进的动力。学生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抽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能够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女孩子如果有条件的话,报个舞蹈班,舞蹈是极其能够增强自信心的活动,学生能够在舞蹈中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进一步在学习中也会充满自信心。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情绪转移,发泄消极情感,获得心理放松。有实验证明,患有抑郁、焦虑的人如果能够通过体育锻炼进行治疗,效果是比药物治疗要好得多的,并且基本不会复发。患有焦虑抑郁的学生在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结束后,焦虑抑郁程度会有所下降。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快慢的体育活动会对学生心理带来不同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掌握合适教学方法的使用。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为了使学生顺应社会的需求,会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学生不能承受学校分布的任务产生压力,无法缓解,形成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疾病,心理教育课程以及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活动必须积极快速地进行着。体育教学能够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积极作用,高校教学应该好好抓住体育活动的这个优势,组织开展合适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为国家培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都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秀英.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J].科学中国人,2015(15):261.
[2]杨倩,李义鹏.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4(33):232-233.
[3]许云峰.中职学生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J].荆楚学刊,2010,11(4):85-86.
[4]李仕海.浅谈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9):102.
[5]许玲丽.浅析体育教学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16-216.
[6]马继军.分析中专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J].学周刊,2014(7):36.
[7]李维硕,邹婷婷.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强化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16(10):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