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6 09:48: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的创客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创客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然而创客空间的建设、课程体系的重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那么我们能否在现有教学资源下为学生创造创客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呢?针对这一问题,以下给出了几点建议,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创客思维;创客教育;创客;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范雯雯等.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J].教育现代化,2019,6(22):5-7.

       我国的创客教育已正式拉开帷幕,各种创客教育论坛、创客培训此起彼伏,创客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随着国内的创客教育有序推进,教育工作者们也正在与时俱进的建设创客空间、探索课程改革。然而创客空间的建设、课程体系的重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难道我们的创客教育在此期间就只能消极等待吗?其实,创客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而培养学生创客思维的环境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想要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实现“人人创客”,我们的教师就必须是一个领头的创客!当创客教育硬件设施还在建设、庞大的课程体系正在重构的时候,教师其实可以尝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创客环境来培养学生创客思维。

一 在现有教学资源下培养学生创客思维的几种方法

(一)改变授课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虽然课堂偶尔有老师问、学生答的情况,但也大多是照本宣科,显得空洞而单一。往往造成:老师反复陈述和练习之后基本成为本学科专家,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左耳进右耳出,知识消化率极低。所以,想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老师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授课方式!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不同知识点,分别采用问题导向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模拟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自己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味的“单打独斗”,而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协同式学习。

(二)让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如何能既不脱离教学大纲,又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呢?这部分其实对新老教师都是一个考验,教师们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很强的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将教学中枯燥的知识点进行转化。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情境模拟、小组竞赛、课堂游戏等活动类型,让教学变得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鼓励同学亲自参与、动手实践,让同学们在课堂中充分获得成就感,得到身心愉悦的学习感受。因为只有学生热爱学习、主动思考的情况下,思维才会活跃起来,创客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

 
(三)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化考评方式

         一直以来,高校的考试制度基本为传统考试制度的延续。这样的闭卷考试制度很难完整、客观的反应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导致学生们为了考试通过而学习,却忽视了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想要改变“流水线”化的人才生产、真正培养学生创客思维、实现我们的创客教育,就必须对应课程的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教师们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需要,尝试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式比如:加大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所占比例、把每个阶段性的考评计入期末成绩、在考试中加入较为新颖的趣味性主观题、尝试操作合作式考试、进行开放式答辩考试形式等。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也能考察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客思维的培养。

二 关于培养学生创客思维的实践

(一)改变授课方式的实践


         笔者本次以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三大构成》为探索实践课程,在教学中,首先组织同学自愿形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2—3位同学,在课程中安排小组作业,通过小组讨论让大家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最终完成作业。2—3人学习小组的优势在于:1、分工人员少,便于组织学习;2、小组分工明确,避免南郭先生的出现。当然,当作业项目大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2—3个学习小组合并为一个学习大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高等教育中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同学们需要学会从高考这样“单枪匹马”的竞争式学习过度到相互促进的小组合作式学习。这样的小组合作式学习,让组员之间形成了协作关系,让课堂拥有了合理的人际交往和情意互动,缓解了同学在课堂中的压抑、焦虑等情绪。同学们在小组学习中改变了原来的独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开始把个人学习目标和团队目标相结合,组员之间互帮互助、荣辱与共。教师则穿插于各个小组之间,不再是讲台上的义正言辞,而是如伙伴一般给予同学更多的引导与鼓励、沟通与互动。在这样轻松与快乐课堂氛围之下,同学的思维开始越发活跃起来,开始敢讲、敢做,小组作业的答案不再如以往般千篇一律,更多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将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其实是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较为独立的部分构成,绝大多数教材中没有将三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相互联系,导致学生只掌握了片段式的知识点而无法整合为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很多学生在反复进行一些不知所用的枯燥基础练习之后对学习失去了原有的兴趣。而我们发现,如果将这些基础练习在实践设计中所起到的所用为学生一一讲解,并提供学生综合运用实践机会时,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于是我们尝试把当下较为流行的VI视觉识别系统和产品包装设计引入课堂教学,将电脑中的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记忆和可识别的形象符号。在学生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基础知识运用掌握之后,引导学生尝试将三部分知识点综合运用到VI视觉识别系统和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实践当中。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在VI设计排版时变得鲜活了起来、色彩构成中的色相、明度、纯度在反复配色时仿佛有了自己的语言、立体构成中的材料在实物制作时为不同的产品赋予了性格……整个课堂开始活跃起开,仿佛瞬间变成了创客空间,每一秒都有新的创意迸发!学生们也开始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事物如此息息相关,每小组几乎都可以动手创造自己的财富……

(三)建立对学生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实践

        我们还尝试提高平时成绩在期末考评中的比重,并把每个单元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的分数计入到期末考评中。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和对期末考试的恐慌,又能让学生们在整个课程学习中都保持着热情。期末考试我们则以期末作品+答辩的形式完成:学生以两人小组形式,需要通过市场调查、查阅文献之后,灵活运用整个课程所学知识完成VI视觉识别系统和产品包装设计、制作,最后完成针对本次设计的公开答辩。VI和产品包装设计的主题由学生自选,给予了学生极大的个性发挥和创新空间;VI和产品包装的制作过程可以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两人小组的操作合作式考试,较好的增进了学生的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针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的公开答辩过程,杜绝了期末考试作弊,学生开始积极主动的学习,并畅所欲言的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理念,创客思维得在其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

        在课程实践的最后,我们还汇集VI视觉识别系统和产品包装设计的优秀作业,举办了全校性的课程作品展(见图1-图4)。同学们通过课程学习,将所学知识加以灵活应用,最后以产品的形式呈现给了全校师生,而全校师生则可以对喜爱的参展作品进行投票并评奖。新颖、独特的作品和富有创意的会场布置,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参观,并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课程展览不仅给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学习能力和成果的机会,还为同学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令同学们真正意识到“作业到作品,作品到产品”的转换,也营造了青春向上、轻松活泼的校园文化气氛。


\

\


三 结语

      创客与教育的结合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而在未来,创客教育也将把一批批具有创客思维的高素质人才输送到各行各业,迎来一个“人人创客”的时代。因此,在创客教育发展的初期,我们不应在等待项目拨款、等待创客空间建设、等待设备到位、等待课程体系重构中错过培养每一批学生创客思维的机会。广大一线教师应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义不容辞的担负起为中国创客教育事业发展助力的责任,在对创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不断成长,努力尝试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我们相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中,教师将会成为最值得大家骄傲的创客。

参考文献

[1]杨现民,李翼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24.
[2]杨现民.建设创客课程:“创客”的内涵、特征及其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6(3):3-13.
[3]李凌、王颉.创客:柔软的改变教育[J].中国教育报,2014(9):5-8.
[4]黄道主,岳伟.创新教育实践的人学追问[J].中国教育期刊,2012(12):2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