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学分制管理下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3 11:25: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是高职教育求生存、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差异具体表现。基于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大有帮助,更有助于培养具备高水平英语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学分制;分层教学;公共英语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晖,等.基于学分制管理下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25):161-162,165.

一引言

        《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重要工具。随着新时代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职院校将面临多学科、多专业、多样化生源的现状,学生英语基础及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都需要有新的改变和新的思路。为了能让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吃饱”、“吃好”,在满足专业课程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开设选修课,力图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实施分层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教育已经发展多年,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思路。一方面,由于专业设置的调整,学生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均衡,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总体框架和体系变化不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亟待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没有依照不同专业层次进行制定,所使用的教材单一,各类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发展不够充分。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系统,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往高职院校开设的英语课程模块种类偏少,模块定位不佳,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需求。

(二)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教学模式陈旧,对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学生个性,甚至“00后”大学生的特点都没有深入考虑,尚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绝大部分的英语教学的研究视角都是从学校或教师的角度来谈如何教育管理学生,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谈如何进行适应学分制的学习。

\

 
(三)考试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滞后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评价模式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和限制,该方法基本上仍然使用结果评价,基本上以终结性考试为主,过程性评价有但非实时进行。

三 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智力水平,潜能等因素,遵循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将所有学生分为高,中,差,从而参照分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在英语习得上取得提高。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分层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有意识地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类别或级别,以有针对性的方式组织教学和活动。学分制的实施为公共英语教师提供了在不同层次教学和学生在不同层次学习的可能性。

四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学即以强化英语应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育上。

        要实行基于学分制的英语分层教学改革,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以往单一课程现状,提供多样的课程选择。学分制的本质是建立在灵活选课制度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在修得必修课的学分基础上进行选修课的学习,获取相应学分。高职英语课程应当保留公共必修课,同时开设模块化的选修课,通过学分制灵活的选课机制,满足学习需求,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一)基于公共英语的模块化英语课程体系

1.公共英语+涉外英语模块


        涉外英语模块包含出国留学、出国就业、护理场景英语、医护英语等级考试等选修课程。选择本层次课程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并有志于从事涉外护理工作。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较高层次的英语知识及技能,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高。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和问题发现式教学方法,注重启动思维,培养英语应用能力。

2.公共英语+专升本英语模块

        专升本英语模块以基础英语为主,按照专升本考试大纲进行辅导和学习,重点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顺利通过升学考试。教学方法着重于抓知识点和考点,提高课堂讲授质量。注重基本内容的解释,采用“从易到难”,“精讲多练”的方法,加强典型习题的练习,确保掌握英语核心技能。

3.公共英语+兴趣英语模块

       兴趣英语包含兴趣听说课程、兴趣阅读课程、兴趣写作课程。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升学做好英语知识的储备。教学方法可以是开放式、讨论式。

4.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模块

        开设跨文化英语选修课,如《英美文化选读》、《英美电影欣赏》、《英语视听说》等,了解西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方式和手段,辅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制定模块教学标准,编写相应模块教材

       制定涉外英语、专升本英语、兴趣英语、跨文化交际等各模块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计划,编写选用《实用英语语法教程》、《护理英语》、《护理英语会话》、《医护英语》、《公共英语》、《METS考试汇编》《专升本英语》《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模块化教材,提高各模块的教学内涵和质量。

(三)构建基于学分制的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是基础英语教学,即留有传统的英语课程,目的是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为模块化教学,包含涉外英语模块、专升本英语模块、兴趣英语模块、跨文化交际模块等,采用选课制,学生可以依据自身专业需求、学习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课程,修得相应的学分。

五 基于学分制的分层式教学实施效果

(一)促进学生的学习


        1.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数据分析,泰山护理职业学院2014年到2017年英语各类考试通过率逐年上升,其中专升本英语成绩通过率从2014年的百分之11%到2017年的23%,PETS考试通过率从2014年的18%到2017年的37%,METS考试的通过率从2014年的39%到2017年的89%。

       2.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参与度。分层次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学、学得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从而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分层次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讲授,更重要的是,他们扮演教学设计师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并结合课程目标,学习者,学习环境等因素,选择分层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既是教者,也是学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促进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是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教学实践证明,分层式教学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模式不仅发挥了传统课堂的优势,多样选修课程的设置也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该模式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六 结语

        学分制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面向新时期教育特色的新型教育管理体制。学分制是高职教育寻求生存,谋求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而学分制在高职院校的实行,既满足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也践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分层教学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而且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培育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晶.英语分级分层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王先荣.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01):51-53.
[5]李流舟,任艳.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现状及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13):205-2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