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1 16:58: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项目化教学是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了解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通过实践教学证明了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职业技能

本文引用格式:马燕平.《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2):24-25.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项目教学完成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项目教学的指导思路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包括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学生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1]。

一课程的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相结合。该课程内容上包含了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门课程,其中电工部分包含了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以及三相交流电路等内容;模拟电路包含了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内容;数字电路部分包含了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2][3]。课程知识体系覆盖较广,内容较多,考虑到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因此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教学条件和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组全体成员经过多年探索后形成了该课程的项目教学法。

\

 
二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项目的确定


        项目是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事件。在技术领域里,所有的产品几乎都可以作为项目。适合教学的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源自于真实的生产过程。
(2)项目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具有综合性。
(3)具有一定难度,结合项目实施必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4)学生独立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估,在实践中安排自己的学习。
(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可以评判质量优劣,师生共同评价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4]。

          课程组在充分分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维修电工技能考工内容,经过不断的探讨,最终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确立了九个项目。这九个项目分别为: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与测量;三相电路的安装与测量;可控直流调压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串联可调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双声道立体声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杠铃评分器的设计与安装;555闪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经过论证,上述九个项目基本上涵盖了电工、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的全部内容,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实施,学生既能够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二)项目的任务分解

        教学项目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学生可以了解他所学的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同时还可以了解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5]。《电工电子技术》在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对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项目分解成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灭火器的使用等任务;“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分解成万用表工作原理的认知、焊接工艺的练习、万用表套件的安装与调试等任务;“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与测量”项目分解成照明电路的设计、照明电路的配线和日光灯电路的分析等任务;“三相电路的安装与测量”项目分解成三相负载的星形安装与测量、三相负载的三角形安装与测量等任务;“可控直流调压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分解成常见电子元件的判别与检测、可控直流调压电路的分析、示波器的使用等任务;“串联可调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分解成基本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等任务;“双声道立体声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分解成集成运放的认知与应用、双声道立体声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任务;“杠铃评分器的设计与安装”分解成门电路的认知和功能测试、数码显示电路的功能测试等任务;“555闪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分解成触发器的认知与功能测试、常见时序逻辑芯片的认知及功能测试等任务。数并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功率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功率因数的理解[8]。

(4)评价环节

        在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自己的体验;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9]。

四 实施的效果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组定期进行教学方法的研讨,针对研讨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进度等。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达到了培养目标,促进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也培养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10]。表1是项目教学法使用前后学生成绩的比较。


\
 

三 项目化教学的应用实例

        本文以“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量”为例,阐述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量”项目来源于实际的工作,是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该项目以正弦交流电路的知识点为支撑,以培养学生的识图、配线、仪表的使用和电路的分析为职业能力目标。教学中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实施:

   (1)确定工作任务:为家庭设计完整的照明电路;根据电路图进行配线;分析日光灯电路。

   (2)学生根据工作任务查询照明电路的相关信息资料并独立制定工作计划[7]。

    (3)实施计划。在设计任务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考虑照明电路的负载类型以及电路的保护方法,该过程让学生掌握照明电路的基本组成以及相关电气元件的功能;在配线任务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接线,让学生掌握电气元件的配线方法;在测量任务环节,学生通过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镇流器的电压不等于镇流器的电阻值乘上电流?为什么日光灯的总电压不等于镇流器的电压加上灯管的电压等等?在这种教学情景下,自然引出单一参数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特性以及正弦交流串联电路的分析。在这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正弦交流电路中单一参数电路和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了三种功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项目中增加了在日光灯电路两端并联电容的环节,让学生利用功率因数表测量前后两种电路的功率因

五 结束语

        项目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项目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均强调活动建构性,强调在合作中学习;通过不断解决疑难问题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高职高专在校生虽然学习积极性差别大,但可塑性强。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的自我认同感,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有力助手。

参考文献

[1]晏湧,蓝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63-166.
[2]曾令琴.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陈跃安,刘艳云.电工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王革思.探究式教学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1):58-59.
[5]元泽怀,陈晓明.任务驱动型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69-171.
[6]刘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270-2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8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