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电工技术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2 12:58: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理论授课乏味等问题以及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实践能力的特点,按照机械专业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该课程授课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实施方案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指出项目教学法对促进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具有良好的效果,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工技术;高职

文引用格式:叶丹茜等.《电工技术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4):87-88+109

一课程的定位及特点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和非电类理工科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4],电工的课程实践性较强,内容较多,包括直流交流电路、电动机控制、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电路基本知识,并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后续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以我校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为例,由于处于非电类专业群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多数学生均不能重视及明确其开设的目的,加之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较多的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相对忽视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所以学生自主分析及电工操作能力较低。同时,传统的电工教学方式一般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分开,并且实验教学是辅助理论教学进行的,一般电工的教学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学生都是被动按照实验课本的步骤或者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操作实验,这就导致了很多高职学生在做完实验楼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什么,完全没明白实验原理以及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只是被动完成了实验报告,长而久之导致学生对电工实验失去兴趣。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二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专业脱节


        传统实验教学是辅助理论教学进行的,一般电工的教学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大的区别,没有真正培养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意义不大。

(2)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兴趣缺失

       传统教学采用ppt结合黑板讲解,主要以理论为主,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实验也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课本的步骤,学生未真正掌握有关知识点。

(3)课时量相对较少,教学内容多

       限于高职非电类专业特点,电工技术课程课时设置较少,因此,教学内容只能挑重点讲,但是高职学生大多数不做预习准备,这样尤其在课上出现听不懂,实验课不知从何入手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

 
(4)学生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电工实验过程中,考核主要对学生上交实验报告、纸质测验或者操作考试进行评分,无法全面反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面能力。这也影响了学生平时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 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但是喜欢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知识与技能操作隐含在每节课的老师制定的工作任务中,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融入到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的任务特点,组合任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项目的制定

       将电工课程项目化就是采用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首先选取难易适中的知识点,将知识点划分多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分成若干个任务,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及有关知识融合构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电工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后,课程的学习就是完成每个项目下的各个工作任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去完成任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操作自然融合。

        根据本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课程主线,指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结合本校实验设备实际条件,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划分为5个具体项目,项目确定后,再将项目划分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形成教学内容。具体项目分解、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


     进一步结合国家电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让学生考取中、高级电工证,课证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项目的实施

       项目制定好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以下流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图:

\


       在这里,以“三相异步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这一项目为例展现项目化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基础这一学科中的具体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前准备

         一个项目组,并且每组选出一个组长。项目任务由小组合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学生在每个项目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多媒体及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

(二)下达任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回顾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过程,引入如何实现电动机的长动,并下发任务书,学生通过任务书明确工作任务。

(三)制定方案

        接着,教师讲解项目所需的知识点,通过分析点动控制电路特性及回顾电路元件的作用,指明改装控制电路的方向,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独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交流,确定控制电路需要改装的部分。教师再组织学生每组派一位代表讲解项目设计的思路及方案,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确定出最终的实施方案,再小组成员制定计划,分配小组成员的分工,确定完成时间。

(四)实践操作

        方案确定好以后,教师应为学生讲明实验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防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然后学生进行实物接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实施,对不正确的操作及时进行纠正。学生接好线后运行观察电动机工作过程与控制要求是否相符,及时调整有关器件,最终完成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教学的最后一步,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后,学生对项目进行展示、分析和总结,在展示和总结任务时,学生需要对任务的设计思路,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哪些难题进行详细介绍,并说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师和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表扬创新点,也不忘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作一个总结,并填写实验考核表,对各小组实验项目进行打分。学生整理好实验报告并填写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表,评价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四 结论

       电工技术基础项目式教学法以项目教学为引领,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堂任务,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课堂授课、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吸取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形成多元化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同时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慧敏.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46-48.
[2]宋承杰.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2):47-49.
[3]印黄燕.高职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4(07):201.
[4]庄汉清.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项目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5]杨仲文.能力递进项目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汽车维修电工课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4):87-90.
[6]魏甜甜,陶丽萍.基于"互联网+"平台下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以《电工电子学基础》项目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7(15):41-41.
[7]郭美莉.浅析高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3(19):71-72+82.
[8]宋黎明,孙曼,雷勇.“电工技术基础”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45):250-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