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提升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1 15:42: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实验教学是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动机最好的途径之一,因此对于高校化学师范生来说,化学实验教学技能是未来的职业需求,是成为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效果,本文从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为高校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技能、化学、师范生

本文引用格式:董丽丽,张道鹏,王平.高校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提升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0):43-44.

       化学教学论实验是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带有典型的方向性和师范性。该门课程是以中学化学实验内容为参考对象,以学生已有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着重训练和培养师范生独立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实验能力的课程,是培养化学师范生的必修课程[1-2]。综合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实验教学成为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化学师范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现状

        中学化学新课标明确规定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主旨,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目前高校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面,并未与中学新课改同步更新[1]。基于此,高校化学教育专业有必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配好实验试剂,书写板书,在实验老师讲解完后,学生按照实验内容照方抓药,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教学,而且实施效果不佳,充满挫败感。

二 提升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的措施

       对此,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增强实验教学的自信心,建议在高校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的方法来提升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

\

 
(一)积极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实验课时和实验项目的个数,将全班同学分组,每组承担一个实验项目的准备工作,其他有兴趣的同学也可参与进来。在学生认真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实验仪器和材料的选择、试剂的配制、简单仪器的调试等准备工作,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担任讲课教师,培养监管能力

         对于师范生而言,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是必须具备的素质。对此,化学教学论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课程的讲解。此项工作的前提是讲解的学生必须要提供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在教师审阅过之后,学生要预做实验,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和优化。在讲课过程中,主讲人主要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和试剂的准备、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论、注意事项、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等部分做全面说明。讲解完之后,教师和学生参与点评和补充。要想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有效完成实验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监管能力。教学监管能力主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如实验之前指导预习、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的反思总结等活动。除了组织好教学外,对于实验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要有应对能力和解决方案。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施效果

         “板书式”依旧是实验教学呈现的主要形式,板书因篇幅限制,很多细节不能一一呈现,会有所疏漏。对于需要演示的基本仪器的操作,很多学生因为场地限制被遮挡或学习能力的不同,往往把握不住要点又不知所措。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可有效解决上述弊端。首先,在讲解过程中可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将实验环节细化,给学生呈现一个饱满立体的实验过程,板书只做提纲式引导,呈现主要内容;其次,规范的实验操作既能保证实验的成功率,也可提高实验的安全系数,对于职业需求来说,可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因此,可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必要的演示操作做成视频,在屏幕上滚动播出,学生可以随时观看,随时改进自己的不足。再者,在实验结束后,将讲课学生预做的实验结论在屏幕上呈现,与其他同学作对比。共同探讨实验结果,力求将实验课的实施效果做到最佳。

(四)增强实验改进意识,提高实验创新能力

         目前,化学教学论实验的实验项目主要是编者根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综合编写的代表性实验项目。这些代表性实验项目绝非最佳实验方案,很多实验还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试剂需求量大、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存在危险因素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条件和需求对实验进行优化和改进,引入绿色化学、微型化学实验的因素,在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减小污染,节约时间。实验教学的方法很多,其中探究式教学是驱动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索的重要教学方法[3]。实验教学中加入探究性实验,可有效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健全评价制度,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评价制度从两方面同步进行,一方面学生代表根据准备组的表现给予评价,主要包括实验试剂和仪器的完整性,板书设计和多媒体制作,实验教学的实施,实验过程中的监管及实验结束后的收尾等。另一方面,准备组同学根据其他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等方面给予过程性评价。同时,实验报告可以客观地反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在实验结束后,准备组同学根据实验的性质和内容,将实验报告进行总结性评价,对于出现问题频率比较高的问题,可在后续实验过程中集中讨论,这对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有很大帮助。

三 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提升的成效

         目前,针对化学教学论实验,已经转变了实验的教学模式,完善了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增加了一定数量与中学新课程紧密结合的设计实验,趣味实验、微型实验等新的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能够从实验教案设计、实验试讲、实验安排、实验评价等各个环节独立地开展实验。通过不断实践,学生不仅对实验项目印象深刻,面对其他的实验也有章可循,而且也知道了该如何上好一堂实验课。而且学生积极参加了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在竞赛中展现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了其他院校优秀的教育理念、出色的课程设计等,实现了改革的初期目标。

四 结语

       借助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对该实验课程进行了全面探索和改进,融入一些创新的内容和方法。通过转变实验的教学模式,完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完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在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引导学生采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锻炼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实验教学技能也有了明显提高。通过竞赛的表现,达到了该门课程综合改革起初的建设目标。随着改革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教学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勤于动手,积极参与。在实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师范生的专业性,为将来的职业选择积累经验,突出优势。

\

 
参考文献

[1]付慧.试论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科版),2013,30(1):92-95.
[2]熊言林,魏先文,朱昌青.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化学教育,2011,32(4):46-48.
[3]奚春荣,将育红.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实践技能养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115-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8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