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对教育产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产教融合”应运而生,并且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给予和挑战。处于产教融合的视角下,高职教师不仅需要对专业的学科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还需要对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及规律具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所以接下来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软件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并着重探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希望能够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软件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软件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励和约束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林明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软件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0):59-60.
从事实上来看,高职教师普遍缺乏进行专业发展的内在意识,并且实践能力较为低下,同时高职院校中存在着教师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中,应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良好的规划,促使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得到提高[1],同时强化校企合作中教师的参与度,推动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并积极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进行优化,改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以促进高职软件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软件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产教融合”,就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从而确保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当代产业的发展进行良好的结合。软件是目前社会各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工具,所以在产教结合这一方面,应该积极促进高职软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对软件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软件和教师不仅能够对专业的学科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还需要对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及规律具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并能够将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渗透。所以,高职软件教师需要对专业相关的企业岗位设置等基本情况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并结合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教学,促使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进行良好结合,并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3]。
二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软件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专业发展的内在意识
作为高职软件教师,必然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教师有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过程是短暂的,所以能够掌握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不能够代表其具有深厚的基本功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对自身教师生涯的专业发展缺少相应的规划。所以,为了对这一点不足进行弥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相应的规划和积极的促进,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及时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但是,高职软件教师因为工作任务等多方面的原因,可投入到专业发展中的精力相对有限,可能导致高职软件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缺乏和专业发展内在意识薄弱等问题出现[4]。
(二)专业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高职院校中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推广,主要目的是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所以要求高职软件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但是在事实上,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教龄较高的教师,其教育背景较为传统,缺乏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并且其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着重追求的是学术上与职称上的荣誉,并且在思想意识上不是十分能够接受产教融合的模式,导致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障碍[5]。
(三)高职院校中教师评价机制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的评价机制进行影响和引领,但是目前所应用的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例如对教师机进行评价重视学术研究而非能力及水平、高职院校单方面进行评价为对产教融合相结合以及抓也专业实践水平未被纳入评价机制等。在当前产教融合的视角下,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对教师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其能够成为高职软件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为进行专业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软件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
(一)积极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促使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得到提高
对于高职教师来说,职业生涯进行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其入职三到五年的这一时间段内,在这一时间段,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能够和水平能够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高度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良好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高职软件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上,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高职软件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意识能够得到提高。首先,国家方面应该制定关于高职软件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是高职软件教师的发展具有充分的外在动力;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完善的教师发展规划,其中主要应该包含高职软件教师的各个方面,将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其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和绩效考核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高职软件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机制,促使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最后,高职软件教师自身应该具有奉献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将进行专业发展作为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高、实现教育教育梦想以及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基础。
(二)强化校企合作中教师的参与度,促使高职软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有部分高职软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差,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教师对生产经营实践的参与度,使教师能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收获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并能够提升自身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方面来说,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教师顶岗制度,将教师安排到相应的企业和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促使教师能够对专业实践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活动流程进行了解和熟悉,从而对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进行积累,促使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更加的专业化和细节化,将学生未来进入工作岗位使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指出,以降低学生在进行工作中出现错误的频率;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促使高职软件教师能够积极走进企业接受软件实践工作的锻炼,对生产活动、企业文化以及专业内的新技术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使教师能够在进行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理论知识具有新的认识,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进行良好的结合;同时,在教师进行实践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充分的运用,并能够将实践感受和经验渗透至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吗,促使高职软件教学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都能够得到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教师评价机制进行优化
就目前的教师评级机制来看,其并不注重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教师注重学术、注重职称而不注重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也就不利于高职软件教师进行良好的专业发展。根据以上情况,高职院校方面应该对高职软件教师的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应该在高职软件教师的评价机制中对产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在评价机制中加入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实践经历,以促使高职软件教师能够注重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和对实践经历进行丰富;第二,在对高职软件教师的评价机构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对传统的评价机制进行改善,例如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主要以学术论文课题研究的发表数量作为对教师学术理论的考察,导致教师难以对实践进行重视,所以对其进行改善,应该将进行评价的重点放置于高职软件教师的技术服务与产学结合的方面,促使教师能够将实践与理论并重。
高职院校的教育在我国至今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根据目前的社会形势,高职院校应该开始进入加快转型的阶段,目前需要进行注重的,使对产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进行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的软件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进行加快转型的这一阶段,我国社会对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所以高职院校在在对软件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为了能够实现软件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高职软件教师队伍,并且要求高职软件教师不仅能够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还应该能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并且需要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少锋,张小琪.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特色实训课程开发研究[J].商情,2017,(18):211-212.
[2]车君华,曾茜茜,李小莉.现代学徒制在制造类专业建设的借鉴研究——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16):1-4,12.
[3]刘艳华,刘艺蒙,张成瑞.”双元制”理念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16):317-318.
[4]谈心.社会风险视角下的学校德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高婷婷,刘世芳.”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6):121-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