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创新了基于校企合作价值链的“校企协同,五位一体,四阶递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实施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价值链;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孟繁增等.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学院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14):116-119
面临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创新密集型转变,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大使命。目前,全国93%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79%的高职院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基地。各高职院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实施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015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为青年创业护航,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创业教育历史新阶段。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了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情况,分析高职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心态、创业现状和人生追求,课题组在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发放创新创业调查问卷550份,收回483份。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希望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愿意接受创新创业指导,认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模拟训练和创业实习、锻炼等实践活动是提高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另一方,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与现实脱节、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太少。此外,学生对政府有关大学生创业的规定或优惠政策措施关注度不够、了解不透,35%的学生完全不了解,近60%的学生仅是听说而已。可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软硬件环境尚不够完善,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和低水平运行的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和成功率普遍较低,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三年后失败率高达50%以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滞后。在理念层面,高职院校一直按照“就业教育”模式培养人才,把创新创业看作是少数精英的专利,没有引导学生树立处处、人人皆可创业的意识,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体育人体系中;在操作层面,更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中,使其仍停留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举办创业计划活动上;在教学层面,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失去了专业这一最有力的创新创业基础。
(2)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尚没有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致使学生缺乏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参与实践设计的机会更少,缺乏相关的市场开拓经验,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能力。另外,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不够,缺乏社会实业界的有效支持,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3)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普遍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问题。
(4)创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很多的困难和潜在风险,而资金缺乏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难题。另外,由于尚未建立创业投资机制,政府很多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使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缺少渠道,普遍存在大学生创业成本高、创业效率低的现象。
二 基于校企合作价值链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价值链模型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认为,任何一项企业经营活动,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经济性活动,那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从原料投入到产品输出等一系列生产运作活动,构成了一个价值创造的链条,即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的价值体现都不是价值的简单叠加,而是价值的再创造。在价值链体系中,不同活动单元都是通过协作来共同实现价值创造的。
虽然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产品”不同,但企业产品价值链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链在市场调研、生产计划、产品生产、检验产品、市场反馈等5个维度存在过程耦合和价值耦合。根据校企合作内涵,考虑到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融合性、复杂性,结合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经验,应用价值链理论构建校企合作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
在校企合作价值链模型中,基本活动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就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辅助活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管理、软环境(政策、制度)、硬环境(财务、设施)等。各项活动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构成校企合作的完整价值链。
(二)基于校企合作价值链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同样离不开校企合作这个前提。高职院校脱离企业,甚至不懂企业行为与发展规律,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是制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症结所在。因此,以校企合作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充分重视企业追求利润的核心诉求,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开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大门的金钥匙。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学院把企业与高职院校无缝对接变成可能。校企共同实行“校企协同,五位一体,四阶递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创业,从创业中学习。该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契合了“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1)校企协同。校企之间、项目院校之间以合作价值分析为起点,联合建立实际或虚拟的创新创业学院合作育人机制,加强校企协同、校校协同,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专业辅导。
(2)五位一体。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学院,共同构建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即: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以创新创业讲堂为补充,以创新创业训练为手段,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以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为抓手,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需要。
(3)四阶递进
①理念引领。面向创新学院全体学生,由企业在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课程主要包括创新思想开发、创业项目研讨、虚拟商战、创新创业实践等内容,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通用能力为核心,重点进行创业核心能力培训。
②项目载体。企业将社会资源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工作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探索,开展技术研究、创新发明、创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技术研究和创业实践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③竞赛路演。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共同扶持与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着力打造学院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激发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现梦想、成就自我。
④孵化转化。建立具有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情况跟踪等功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扶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入住孵化器的创新创业团队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筹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学院的实践
(一)校企共建中兴通讯创新创业学院
2015年7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项目,合作举办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成立了中兴通讯创新创业学院,组建了由校企混编的管理、教学团队,明确了创新学院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项目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招生宣传与就业推荐、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为校企合作打造创新创业项目运营团队,提升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组织和政策保障。
(二)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一是构建了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通过营造创新基地的企业氛围,科学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运用企业培训与评估方法,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为学生创新与创业提供了环境与条件;二是实施MIMPS项目教学。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将理论、实践与创新精神有机结合,利用翻转课堂、情景教学、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度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三是自主研发专用教材。依托符合ICT产业发展与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将面向运营商等行业客户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创新创业素养植入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研发了ICT行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专用教材,有效提高了创新创业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工程师自主教学。围绕ICT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及创新创业素养要求,授课工程师可根据自身行业背景优势自主发挥,采用讲授、论坛、职业模拟、调研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热情;五是开发创新创业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既可以从该平台获得华晟经世144所网校共享的创新创业真实项目,又可以基于信息化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功能扩展或新产品开发,申请专利,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创新创业能力。2017年,中兴通讯创新创业学院立项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中华职教社重点课题1项;2018年,华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立项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三)出台创新创业教育制度
中兴通讯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成立了由学校和核心合作企业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监督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完成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务分工表》的编制,为创新创业提供组织、制度和资金保障。学院还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编制ICT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的开设学期、学时,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016年以来,依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创新创业学院组织30多名教师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指导技术培训”“西北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高级研修班”等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全国高校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创新大赛、“畅想杯”全国创业技能大赛、大数据创新应用技能大赛等技能大赛,锻炼了师生,取得了优秀成绩。3年来,中兴通讯创新创业学院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
五 结语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学校与企业发挥教育与资源整合优势,共建专业和实践创新基地、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共同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共赢发展提供了活力与动力。高职院校与校企携手共建创新学院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谭界忠.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靳晋.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4):112-112.
[3]郦昕阳.关于校企合作的“产业链”模式.职教论坛,2012(17).
[4]张吉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3):155-156.
[5]宋景华,张艳红,刘彩茹.企业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的价值分析与伙伴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2010(2):72-75.
[6]双创教育:高校综合改革新命题[N].中国教育报,2016(02).
[7]李光荣,杨丽萍.协同创新视阈下西部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1):12-15.
[8]闫桂英.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实践体系的路径研究与方法创新——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7):132-133+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