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4 18:32: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职业院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在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借助蓝墨云班课移动互联网软件,构建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辅助地位,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数字电子技术

本文引用格式:武芳,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6):149-151.

一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本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学好该课程对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有重要意义,通过前三届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目前本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课前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授课时间过长,授课内容枯燥乏味,上课容易走神;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同学间的协作机会。因此,为了改善这一局面,笔者提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学生们表示愿意配合尝试。

二 蓝墨云班课互动教学平台[1]

        在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已经在我们身边普及,教师不需要固定在电脑前教与学,不用再苦恼教室没有开展课堂互动反馈的设施。即时的沟通分享,教、学更轻松、自由、有趣,蓝墨云班课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使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实现了让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来实时学习课程。

\

 
(一)课前

         蓝墨云班课提供交互式数字教材,该教材集成了移动学习、富媒体数字出版和云服务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扩展的、可互动的、进度可跟踪的、精致化的全新教材学习体验。蓝墨云服务记录并跟踪每位学生的每一次学习行为和学习时长给出全书的学习进度和每一章的学习进度评价记录学生的笔记和练习测试记录,作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依据。

(二)课中

      (1)签到:传统的名册点名,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授课教师往往不能认全所有学生,就会有学生代点名,导致点名效率低。而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手机点名,时间短、效率高,学生不敢旷课和迟到。可选的“一键签到”和“手势签到”,使签到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乐在其中。

      (2)课堂表现:“选人”的摇一摇功能,随机点名,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和神秘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举手”和“抢答”为学生提供单独的表现和加分机会,回答完问题后,即时可见的经验值增加,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3)头脑风暴: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或思考题,通过使用“头脑风暴”功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积极发表自己的见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点赞,加强对内容的理解。

       (4)作业/小组任务:随堂练习使用“作业”功能,提高学生参与度,作业提交时间和质量,让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即时的了解。“小组任务”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评价、助教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5)测试活动:在每一模块任务学习结束后,教师从之前上传好的题库中随机抽取组卷,进行测试,测试的成绩及做题所用时间都迅速统计出来,准确无误。相对与传统的考试,缩减了时间,省去了人工改卷统分环节,加之资源库可以重复使用,教师工作量大大减少[2]。

(三)课后

      (1)答疑/讨论:学生对未掌握的知识点与老师进行课后进一步交流。

      (2)投票问卷:了解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日后改进教学。

       (3)过程性评价:蓝墨云班课网页版具有“导出汇总数据”、“导出明细数据”和“查看教学报告”功能,能够自动生成“资源报告”、“活动报告”、“学情分析”及学生的期末成绩,并实现对学生的多维过程性评价[3]。

三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以第七章“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为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网页或手机客户端“班课通知”发布教学活动安排,并在蓝墨云班课上上传学习资料;公布分组名单及小组任务,分组注意男女生、优差生的搭配,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展现自我[4]。

      (2)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手机客户端了解教学任务,学习云教材、下载资料、观看微课视频等。

       (3)学生抽取小组任务,分析教学任务,并完成小组分工:

        基础准备:所有同学通过教材、蓝墨云班课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法,学习555定时器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
任务讨论:每个小组抽取到一个由555定时器构成的触发器章节的学习任务,分析电路结构、工作原理[5],尝试设计1-2个应用电路,并能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验证其正确性。

         课前考核: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网页创建课前测试题目,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课堂实施

(1)签到、复习上节课内容:

          蓝墨云班课软件“一键签到”。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复习上节课内容,在复习过程中的提问,使用手动或随机选择学生回答。
\

 
(2)引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体温计,给出其内部电路图,结合课前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找到本次课中涉及的555定时芯片,从而引入新课。

(3)小组汇报

        小组分工情况介绍,利用哪些手段和资源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555定时器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分析;相关触发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与讲解;应用电路分析与讲解,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波形。

(4)评价总结

       教师评价:对汇报学生的语言组织,PPT的设计进行评价;教师指引: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内容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对难点着重讲解;提问互动:其它组成员和教师对汇报组成员进行提问,全面了解知识掌握情况;考核总结:组内互评,分组评分及教师评分相结合。

\

 
(三)课后提升

        (1)学生: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小组任务,最终交出实物。如有其它疑问,可以在“答疑/讨论”区与教师交流。

        (2)教师:发布课后作业,巩固知识,强化学习效果。

        (3)问卷调查:发布本次课问卷调查,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

 
四 应用效果

        教学设计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更多吸引学生课前学习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一部通过蓝墨云班课教学,总体来看,学生课前、课堂及课后学习的热情都很高。该方式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了数字电子技术的众多知识点,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课堂的多元化互动极大程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6];小组任务的实施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养成学习交流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本年度专业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 结论

         实践证明,笔者通过蓝墨云班课教学,借助手机终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随时随地手机登录蓝墨云班课,丰富的课前学习资料实现了学生碎片化学习;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师生之间实现了实时互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以教师辅,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种教学模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在分学生为了赚经验值乱发言、随意资源下载但不观看的现象,教师如何避免这种不公平的现象,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蓝墨云班课:蓝墨云班课简介[EB/OL].http://help.mosoteach.cn/444441.
[2]邢伟.手机移动终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职教通讯,2017(03):70-73.
[3]王瑛.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高职“信息检索”课程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01):85-87.
[4]杨志忠.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74-192.
[5]武芳,毛洪贲.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0):240-241+246.
[6]邓健.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互动反馈式教学模式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9):109+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3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