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4 16:28: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考核是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手段之一,从师德表现、科研条件支撑、学术水平和指导过程与质量四个方面建立起了导师考核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量化,形成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学术道德、科研经费、论文发表和指导效果是考核导师的最重要指标。

关键词:导师;考核指标;层次分析法

本文引用格式:邹志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9):189-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科技大学“十三五”研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自2013年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以来逐步在打破过去的终身制,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导师岗位选聘制度,即导师不再是一种资格,而是工作岗位,学校根据研究生招生情况按需设岗,由学校或二级学院制定具体的选聘细则,规定岗位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导师的师德表现、学术水平和科研情况等。与此同时,对上岗的导师进行考核也尤为必要,对上岗的导师考核既可以督促导师高质量完成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任务,还可以将考核结果作为选聘时的参考依据之一。笔者曾初步探讨了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框架[1],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可操作运用的研究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以期为各高校的导师考核工作提供参考。

一 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笔者前期的探讨[1],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如表1所示。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的一级指下设指导时间、指导水平、指导效果和学生就业等四个二级指标,指导时间主要考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时间与频率,指导水平指的是考察导师指导研究生具体的专业问题的情况,指导效果包括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业绩情况。

       考察导师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等内容,工作态度则是考察导师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学术道德是考察导师治学是否严谨以及学术失范情况。科研条件支撑下设科研硬件环境、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三个二级指标;学术水平下设论文发表、科研获奖、其他科研业绩(包括教材、专著、授权专利和成果转化等)共三个二级指标;指导过程与质量    标可包括师德表现、科研条件支撑、学术水平和指导过程与质量共四个指标。师德表现下设个人素养、工作态度和学术道德三个二级指标。个人素养主要

\

 
二 导师考核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决策者的思维数量化,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有序的递阶层次,根据对因素之间的两两比较判断,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就每一次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的次序定量表示,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判断”[2]。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过程,针对本文中的导师考核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计算,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一)确定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两两相对比较的重要性

         如何确定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的前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同时参考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意见,在此过程中,设计受访者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同一层次之间的各指标,需要两两对比重要性,以四个一级指标之间的两两重要性对比的问卷调查表可如表2所示。


\



          填写说明:如认为X比Y较重要或重要或很重要或非常重要,则在相应的括号内填写X,反之填写“Y”;如认为X和Y同等重要,则在相应括号内填写XY。

         结合表1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除去同层次的指标体系只有一项这种情况不需要做重要性对比外,其它同层次之间的指标都需要做重要性对比的问卷调查表,因此,类似表2的调查表需要做5个,其中一级指标之间对比1个,同层次二级指标之间对比4个,限于篇幅关系,其他4个问卷调查表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二)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是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的关键步骤。首先,采用1~9标度法对不同的重要性赋值如表3所示。

\

 
(三)计算权重

         同样以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为例,根据判断矩阵A,采用和法计算。首先将矩阵A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再按行求和,然后再归一化,得到矩阵W,权向量W1即为师德表现的权重(0.20),W2即为科研条件支撑的权重(0.20),W3即为近学术水平的权重(0.15),W4即为指导过程与质量的权重(0.45)。其他4个矩阵对应的指标的权重计算过程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直接在表1中列出了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

\

(四)一致性检验

          在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判断标准必须保持一致,即元素之间的比较应具有传递性,如元素a比元素b重要,b比c重要,则不能出现c又比a重要的判断,也就是说判断矩阵应是一致性矩阵。如果判断矩阵具备一致性,则说明专家的判断保持了一致性,所建立的判断矩阵才是有效的矩阵。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指数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RI的比值CR来判断,只要CR小于0.1,则说明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的判断矩阵。要计算CR,就需要计算CI,RI一般通过随机一致性指数表可查得。CI=(λmax-n)/(n-1),因此关键在于求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采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的一般步骤包括:(1)将矩阵A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再按行求积并开n次方(n为矩阵的维数),再归一化得到矩阵Q;(4)将矩阵A与矩阵Q做积得到矩阵R;(5)最大特征根λmax=1/nΣRi/Qi。按此计算过程求得上述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为4.22。一致性指标CI=(λmax-4)
/(4-1)=0.07。当n=4时,随机性一致性指标RI为0.89,因此一致性指数CR=CI/0.89=0.07/0.89=0.08<0.1,
因此,矩阵A是一致性判断矩阵,据此计算的权重是有效的。其他4个矩阵也均能通过一致性检验,详细检验过程不再一一列出。

三 研究结论与启示

         从表1的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四个一级指标中,指导过程与质量权重最大,说明对于导师的考核,其对研究生的指导成效最重要。在所有二级指标中,学术道德、科研经费、论文发表和指导效果的权重较大,这些是考核导师的关键指标,其中学术道德反映了导师治学是否严谨,导师的治学态度将影响研究生的学术诚信和科学道德,科研经费是研究生完成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保障,论文发表则直接反映了导师的学术水平,指导效果是最能体现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成效。作为一名研究生指导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有充足的保障研究生完成科学研究的经费,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是能有效地指导研究生,并产生良好的指导效果,比如研究生在科研上做出一定的成绩、撰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等。

参考文献

[1]邹志强,王艳萍,路福平.动态管理模式下研究生导师上岗考核机制研究[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916-922.
[2]龚志平,李钢强,刘毅,杜培荣.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调查表问卷设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5,11(1):23-25.
[3]朱爱民.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1):4-6.
[4]林建国.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7):209-210+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3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