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一带一路”视阈下留学生汉语教育模式问题策略与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2 11:43: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自“一带一路”的构想提出并不断推进后,留学教育的发展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各国来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留学生多。在这种背景下,怎样更好的发展汉语教育,提升留学生汉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让广大留学生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贡献更大的力量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自身多年汉语专业教学经验并结合对新时期汉语教育发展模式的特点的研究,就“一带一路”视阈下留学生汉语教育模式问题策略的分析展开了相关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汉语教育;留学生;“一带一路”;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邢瀛文.“一带一路”视阈下留学生汉语教育模式问题策略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19):172-173.

       “一带一路”是由中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旨在充分倚靠中国和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合作平台,积极发展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视阈下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语言沟通,汉语是中国走向世界并在世界传播中国信息和文化的重要桥梁。如今,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汉使用人数越来越多,在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下,“一带一路”视阈下留学生汉语教育模式和问题策略的分析非常关键。

一 汉语教育专业发展概述

       汉语国际教育主要是指面向世界上母语并非汉语的留学生的语言教育专业,这个专业最早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业承担着让汉语走向国际,增强汉语文化世界影响力的重大责任。上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就有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真正建立起来是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设立了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到今天,专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内各大学每年招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教育的传播和发展

        汉语教育专业不断发展壮大是建立在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基础上的,来华留学生群体是汉语教育传播的主体之一,做好留学生汉语教育工作,提升汉语教育的教学效益,对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带一路”视阈下,做好留学生汉语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建设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作出贡献。“一带一路”沿有65个国家,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区域,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有20.8万,占世界上来华留学生的比例接近一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不断推进,汉语教育专业发展形势大好,有着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三 目前留学生汉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院校的汉语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较弱,存在着教师不足的情况,很多院校留学生汉语专业教师是从中文系或者历史系等相关专业抽掉的。这些教师在面对留学生教育时,有经验不足、汉语基础知识较弱、汉语相关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等一些情况,造成在留学生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上的错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出现。除此以外,学校对留学生汉语教育专业的后备教师的储备和选拔不够重视,没有严格的选拔制度,不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另外,对现有留学生汉语教育专业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重视教师的技能考核而忽视了教师的汉语基础知识考核,这也是造成汉语教育专业师资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

 
(二)课程的设置过于单一

       院校对留学生汉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院校在汉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重点放在课堂上口语、读写、听力等基础课程上,对汉语课外的课程实践重视不够。汉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学好汉语,除了课堂上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课堂上或者课后的实际联系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院校的课程设置重视课堂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不能把汉语教学和留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利于提高汉语的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三)教学课本选用存在问题

         留学生汉语教育教学中,教材的选用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市面上关于留学生汉语教育教学的课本繁多且水平不一,选择难度很大。且市面上的教材普遍存在课本的适应性不够强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教材根据课本的适应性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适用“汉子文化圈”的,即包含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东亚及东南亚少部分国家在内的,把汉字当作传播媒介,把儒家思想作为基础,把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东方国家,这类国家多多少少与汉字有一定渊源,在教学上难度较小些。另一类是指“非汉字文化圈”,针对这类国家的课本多采用的英语汉语双语对照的课本,课本内容比较基础,如今市场上这类教材比针对“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教材更普遍。而且现在市面上的汉语教材通用教材比较多,这类教材针对性较弱,若汉语教育专业用这类教材进行专业学习,适应性比较低。现在一般院校留学生汉语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难度比较大,专业术语多,市面上现有教材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学习需要。

四 优化留学生汉语教育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提高师资力量,培养专业教师团队


        针对很多院校目前存在的师资问题,院校要不断克服问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学队伍。首先,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让教师不断学习汉语专业的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责任意识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其次,要重视教师团队的选拔工作,要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的考核,优胜劣汰。同时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引进优秀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壮大留学生汉语教育教学团队。

         最后,要加强汉语教育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院校可以设立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院校汉语教育专业教师甚至是国内汉语教育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打造优秀的留学生汉语教学队伍。

(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提高留学生汉语教育教学水平,首要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配套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可知,目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自己喜欢,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受父母、朋友等的影响;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院校汉语教学目标的制订,可以根据留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具备阶段性的教学计划。优化汉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把课堂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

(三)优化汉语教学教材的编制

         留学生汉语教育专业教学要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除了在有针对性的从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教材外,院校也可以自己组织团队,编制适合本院校教学实际教学的教材。在编制教材方面,要突出自身教学特色,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的部分,增强教材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次,教材的编制要重视考量专业的设置情况和留学生专业学习选择的倾向,编制合适的教材。最后,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情境模拟的部分,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

\

 
(四)不断完善汉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汉语教学围绕讲台上下,老师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听讲、记记,“教”与“学”之间互动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可以适当的增加和学生的互动,比如课堂上可以增加汉语标点教学、趣味汉语学习、经典背诵、汉语竞猜、情境模拟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汉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晓军.“一带一路”倡议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4):44-47.
[2]黄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湖北省留学生汉语教育发展及对策探析[J].求知导刊,2017(21):66-66.
[3]代秀敏,代秀秀.“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7):00122-00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