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艺术院校教师职业荣誉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9 09:36: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师职业荣誉感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一个没有职业荣誉感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此,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感是当前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生活规定的基本的道德行为标准。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培养艺术院校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笔者以《新时代艺术院校教师职业荣誉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为课题,从教师职业荣誉感相关概念阐述入手,对艺术院校教师缺乏职业荣誉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时代艺术院校教师职业荣誉感培养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院校;教师职业荣誉感;原因;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廖伟山.新时代艺术院校教师职业荣誉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13):81-83.

一 教师职业荣誉感相关概念阐述

         教师职业荣誉感,主要指的是教师这一特定人群在教育这一行业组织中所获得的定性化以及专门性的积极评价。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对于自己职业范围内把自己所属职业范围的事情做到最好的那种职业责任感,以及因其职业所获得社会地位,受到人们尊敬而感到光荣的感觉。从内容上来看,教师职业荣誉感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第一大方面主要指的是教师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而受到人们的赞许与夸奖,这一层面是外界社会舆论作为评价教师职业荣誉感的价值尺度;第二大方面主要指的是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产生的自我意识而感受到的自豪与满足,这一层面是是教师内在的自我评价与主观感受。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是教师在工作中态度的直接反映,它对教育质量的好与坏具有直接的影响,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二 艺术院校教师缺乏职业荣誉感的原因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其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还要求教师有着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并且还要有一定的职业荣誉感,让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愿意为自己的职业奉献青春,让自己的桃李遍布天下。对于艺术院校教师而言,当前在他们很多人当中,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并不明显,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价值管迷失、荣誉追求虚假集体化、目的化和虚无化的错位现象,而荣誉感缺失还会导致他们的职业行为不得当。德才兼备,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教师获得职业荣誉感的表现。荣誉感是教师表达自己对获得荣誉而满足的一种正常表现,也是对自己所做出的努力得到回报的一种认可态度。

(一)价值观错位

        只有当教师存在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才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才能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思想、行为都是应该学习的,如果教师不能端正自己的职业道德态度,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外来文化逐渐涌入校园,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影响,同时还影响了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教师群体,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迷茫,而且我国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不算高,而他们往往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所以到底是应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还是以家庭为主,就成为摆在他们眼中很重要的一个选择。所以,教师价值往往会因为不同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冲突而感到困惑,在对社会本位价值与实际生活中的多元化社会价值进行选择时,在对价值进行选择时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远大的抱负被社会现实打败。而且处于一个缺乏核心价值准则的生存环境中,社会有时候并不能为教师的职业价值进行合理的评判,导致部门教师没有办法对价值观做出主动的选择,不能正确地处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两者的关系,使社会价值与个人之间不能保持内在与外在的高度一致性。所以,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教师的价值观产生了错位,职业道德荣辱观变得越来越模糊。

\

 
(二)追求荣誉感的方式不合理

         艺术院校教师这个群体应该对荣誉感很敏感,他们所服务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所以在追求荣誉感的同时往往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一般人的眼中,教师是个很清闲的职业,放假很正规,上下班的时间也很固定,最重要的是工作稳定,还可以受到学生、家长的尊敬,可以说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满足,算得上是人生赢家。其实不然,他们往往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往往充满了心酸。首先,艺术学院的学生需要学习一定文化知识,所以对于教授文化课程类的教师而言,他们虽然不需要付出多少体力劳动,但是承担的压力并不算小。这是因为,一般而言,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教师往往需要把一些知识点强调很多遍以后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而且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觉得自己是艺术生就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旷课的现象非常严重,而教师对此也很无奈,有时候被迫妥协,利用各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顺利通过,同时让学生也给自己打高分,形成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势。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是双赢吗?我相信社会能够给出答案。教师的这种做法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是同样也反映出他们追求荣誉感方式不合理的现实。这种做法看似是为了学生好,但是等学生真正遇到需要用文化知识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方能真正地理解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谛。而教师通过这种不符合学校规定而获得的荣誉感,其实也并不能让他们真正地获得精神、思想上的满足,甚至可能会变成他们的一种精神负担,给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行为不符合教师身份

         教师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教师荣誉感的获取不仅来源于社会、学校对他们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他们的认可,教师所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对于教师的优良评判最有发言权,所以教师获得荣誉感的来源最主要的应该是他们所服务的学生群体。而学生对教师认可的途径并不是唯一的,除了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出判断以外,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行为习惯进行判断,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会非常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所以有时候会向学生传达不够准确的信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一般不会刻意“掩饰”自己,所以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收集到有关教师最为真实的信息,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在艺术院校有些教师就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对自己行为的约束,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考虑自己的某些错误行为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比如,对于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那些与自己“走得近、关系好”的学生就能得到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奖学金,而那些真正为学习付出努力并且成绩优益的学生却与奖学金失之交臂,造成学生之间怨声怨声载道,给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评判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的某些行为不够合理也是影响教师荣誉感获取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荣誉感是一种道不出、言不明的属于精神层面上的无形之物,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所决定,它需要被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所认可,这样的荣誉感才是丰满的、有价值的,同样也是每个艺术院校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新时代艺术院校教师职业荣誉感培养措施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艺术学院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培养,不仅符合艺术学院的健康发展要求,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而教师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可以说教师队伍的质量能够决定教育的质量,而教师是否具备足够的职业荣誉感对于他们开展教学工作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教师群体的职业荣誉感,让他们对教学领域有归属感,对于优化教学结构非常重要。为此,本文提出在新时代培养艺术学院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几点建议。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帮助教师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此,首先应该加强对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教师成为捍卫教育平等的中流砥柱,使教师在履行教育职业的过程中获得充实的人生、收获快乐并实现自我,让他们在获得精神上满足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待有关学生利益的事情上,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既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也不能“放纵”学生。教师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需求,摆正发展方向,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以社会发展为己任,当自己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教师能够按照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后,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必然大幅度提高,同时教师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也会更高尚,有助于教师职业荣誉感的获取。

\

 
(二)探寻正确的获取荣誉感的方式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教书育人的责任,不能为了让自己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忽视对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更不能为了获得虚假的荣誉感而不择手段。学生是教师获得职业荣誉感的主要来源,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应该对学生放松要求,而是应该对学生更严格。虽然艺术学院学生的文化课程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对他们学习文化课程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综合性人才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才更大。所以,无论是为了学生好,还是让教师能够采取正确的获取荣誉感的方式,都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艺术修养、文化知识都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艺术生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教师要学会真心关爱学生,主动帮助困难学生,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摒弃虚假荣誉感的获取方法,让荣誉成为有现实基础的精神追求。而艺术学院教师也应该严谨治学,恪守教师准则,引领校园新风尚,形成符合社会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我道德思想,从而获得来自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赞誉。

(三)制定教师职业荣誉制度

         为了能够激发教师对获得职业荣誉感的兴致,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师职业荣誉制度,让教师荣誉的伦理价值与功利价值实现有效统一,促进教师荣誉的稳定发展。荣誉是别人以及教师自身对自己所做出努力的一种认可,能够促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并且对教育产生归属感,让他们在获得荣誉感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价值。制度是保证,能够为教师提供推动力,有制度作为保障,也可以明确教师的努力方向,帮助教师获得职业荣誉感。

参考文献

[1]曾敏华.呕心沥血三十载教书育人贵有方──记全国优秀教师省府路小学韦兴德[J].贵州教育,1999(12):43-44.
[2]高晓然.教师职业意义:基于教师行为失范的反思[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8(02):5-7.
[3]王炎龙.社会荣誉分配的公益表达与价值诉求——基于2002-2013《感动中国》评选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5):68-72.
[4]廉维亮.增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N].人民政协报,2015-01-01(002).
[5]杨会.浅谈如何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J].新课程(上),2015(11).
[6]汤书波,张宁,孙雄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教师荣誉感增强策略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16(01):18-23.
[7]尹兴圣.艺术院校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4):197-1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5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