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网络环境下开放自主学习实验室的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8 17:10: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探讨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教学实践表明: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传承积极的自主学习理念,强化自主学习的价值观,搭建自主学习的交流平台,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室;文化建设;自主学习;心理环境

本文引用格式:叶雪琳,胡忠望.网络环境下开放自主学习实验室的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2):180-181+193.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实验室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装备和经费等物质因素,还在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实验室文化。目前,高校实验室一般都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特别是高校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环境都建成开放自主的学习实验室,因此,研究网络环境下开放自主学习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实验室文化的内涵

       实验室文化,就是沿着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脉络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一种群体行为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综合体[1]。它由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基本要素组成,是实验室生存、延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 环境文化包括各种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内外的空间布局、装修、装饰等。它是实验室文化的基础。

        制度文化指为了实验室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和师生行为准则等的制定、实施与运行过程,是形成实验室制度文化的重要途径。

         精神文化是指实验室在长期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行为规范、学习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它主要包括师生在实验教学与科研中的道德规范、学术氛围、教风学风、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是实验室文化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它是实验室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集中体现在实验室的理念和精神之中[2]。

         行为文化是师生在实验室长期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群体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积淀。它包括师生的行为操守、工作态度、学习动机等,它是师生人生观、价值观及学习理念的动态体现,是精神文化的折射。

二 实验室文化的建设

(一)建设环境文化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环境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内外空间的布局、装修装饰上,做到以人为本,运用设计心理学、美学等手段和方法,优化实验室内外的空间布局,使其与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协调一致,通过设计形成特定环境和氛围对师生起着陶冶和感染的作用[3]。

       实验室外的走廊可设置橱窗,悬挂实验室规章制度牌匾、名人名言及展览画幅,展示实验室功能结构、发展历程和教学成果等;布置盆景、绿化等设计成具有艺术感的空间环境,给人以美的感受,吸引学生课余在这里交流、小憩,体现了人文关怀。

         实验室内部保持干净整洁,光线明朗,色调和谐,通常在冷色调的基础上局部搭配暖色调,在清醒严谨的色彩氛围中可以改善和优化学生的情绪,使其够心情舒畅地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结合本室特色打造一面文化墙,贴上学生认真学习的照片、优秀人物和事迹简介等,营造一种励志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二)建设制度文化传承积极的自主学习理念

         人性化的制度管理重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注重人的潜能发挥,强化人在自我管理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先进的理论引导人,通过规范的制度塑造人,通过共同的情感凝聚人[4]。

        笔者的实验室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第一,创设实验室文化墙,张贴师生取得的成果,适时表扬优秀人物与事迹等,第二,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对现有规章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予以梳理,构建一套先进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有机联系的制度体系。如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设备操作细则、安全管理制度等;第三,开通实验室文化建设网站,优化共建共享,通过共同的情感凝聚人。

(三)建设精神文化强化自主学习的价值观

        实验室精神文化是学生进行开放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它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它凝聚着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它是室风、学风、教风、人际关系体现出来的师生共享价值观念、文化传统、认同意识,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学习风尚、创新精神和治学态度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5]。

         实验室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注重发挥教师、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开展实验知识讲座、举办学术会议、兄弟院校相互调研学习、指导实验室管理等措施,强化教师、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的凝聚力,使他们融入到精神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第二,调动学生开放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系列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需求,适时帮助学生做出调整和修正;树立模范典型,发挥榜样力量,让学生时时处处感悟到实验室中独特的感染力。学生身临其境,无需再过多说教,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它对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价值观。笔者结合本学院实验室实际情况,就实验室的环境和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满意度和学习中是否获得乐趣进行问卷调查(见表1)。

\

 
(四)建设行为文化搭建自主学习的交流平台

         实验室行为文化的建设首先从大一新生入手,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协助实验室开展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印发并宣传实验室行为规范手册等,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正能量行为。其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层次、心理素质等各不相同,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强调个性化教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尤其针对少部份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自主学习信念不强的学生坚持心理疏导,耐心引领,加强自律,使得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形成共识,按照自身的需要去寻求知识。第三,强调朋辈影响,用大学生中领头雁式的标兵人物引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在大学生中选取具有榜样作用的朋辈,开展诸如自主学习优秀个人或者团体报告会、大学生“榜样的力量”主题班会等活动,通过讲演、互动等模式,展示先进人物、团体在开放自主学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大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先进、如何向先进看齐,在榜样示范作用下,引导并加强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行为规范[6]。第四,组织实验室行为文化建设论坛,为实验室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研讨搭建平台,促进先进实验室行为文化建设理念的传播。

三 实验室文化建设对开放自主学习的影响

(一)促进心理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文化建设服务于实验室开放自主学习,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虽然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成人,主体意识强烈,追求独立自主,但是考虑问题和选择判断力仍欠成熟,开放自主学习时面对网络上丰富多彩、诱惑性极强的网络资源时,自控力不足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迷茫、困惑甚至焦虑,虽有自主学习热情但难以做到理性地坚持,很容易失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笔者就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措施、心理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开放自主学习的心理影响及学习效率进行问卷测试,120份问卷表调查结果如表2。

\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见多识广、眼界开阔,能够独立自主地在个性化、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审视比较中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判断,并形成独具个性的认知理念。但是,由于大部份大学生处于青年早中期,受到自身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在网络环境下开放自主学习时,面对信息爆炸、网络诱惑,大学生在认知比较和判断选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比较性偏差和选择性困难,不能够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开放自主学习是受外围环境影响,同时也受大学生自身心理控制的一个认知过程。而实验室文化是有力量的,它本身是一个能量场。学生置身于实验室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会从心理上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强烈念头;才会主动去思考“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

(二)提升学习效率的影响

        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印刷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多元化学习资源。实验室文化建设正是在拥有多元化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学习环境和空间来精心设计,营造出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尽快融入环境,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自主学习中。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在线与任课老师及同学互相交流,抵制各种网络诱惑;在交流中大学生的学识和见解得到相互启发,疑惑也在探讨中解决。促进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并拓展课外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也可以互相激励,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开放自主学习效率。

四 结语

      高校实验室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文化空间。实验室文化越来越成为师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其所产生的“能量”正成为推动着实验室发展的动力。良好的实验室文化能为实验室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和谐浓厚的实验室文化氛围可以展现其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实验室文化建设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守喜,胡毅,石东平.论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4):95-97.
[2]张原,李鑫,杜心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
[3]卢景同,王磊,王世图.“人-机-环境和谐”理念下的工科实验室文化氛围创新初探[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20(4):17-21,26.
[4]张春平,陈勇,吕宏伟.实验室建设中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203-205.
[5]郭恩棉.浅谈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J].学理论,2009,(16):208-209.
[6]张蕾,罗敏.浅谈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8,5(36):4-5+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