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系统的罗列出有关卫生人才培养的相关思路、举措和目标任务。在2013年国家公布的医改新政策中,“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再次被重点提及。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四川省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部分问题之所在,比如层出不穷的“两低一高”,年轻“主力军”不愿前往基层,人才匮乏、流失严重的“软件”问题,人文关怀理念有所欠缺等已经严重制约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四川省;医药卫生;人才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王明友,等.四川省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10):18-20,34.
Though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Talents in Sichuan
WANG Ming-you1,ZHOU Yang1,LI Rui1,JIANG Dan2,CHENG Qiu-xiang3,CHEN Wei-xing1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2.Department of nursing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3.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policy documents,such as the Out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Manpower in China 2001-2015,the 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listing the relevant ideas,meas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training of health personnel systematically.In the new medical reform policy announced by the state in 2013,“further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was again highlighted.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Sichuan Province at present,such as the emergence of“two lows and one high”,the reluctance of young“main forces”to go to the grass-roots level,the shortage of talents,the serious loss of“software”problems,the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concept and so on,which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roots health of Sichuan Province.
Key words:Sichuan province;Medical and health care;Cultivation of talents
基层医药卫生服务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关乎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基层医药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是每位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相关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1]。本文通过描述和分析四川省基层医药卫生人才流入和流出特征,寻找根本性问题、分析成因,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措施、思路、规划和建设性方案,以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人才管理模式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作为数据采集工具,对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院长或卫生机构负责人进行调查和访谈,以了解在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务工作者在就业、再就业和处理医患关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寻找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推动国家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抽样方法:在本院学生中随机抽取40人,对被抽中的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培训后,指定其利用暑期前往自己户籍所在乡镇卫生院填写。问卷处理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进行t检验、F检验、x2检验等统计性推断。
二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四川省16个市的34个基层卫生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部分在岗人员(外出参加培训的除外)进行问卷调查,并同院长进行了专题访谈,共发出问卷455份,收回有效问卷44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基本情况见表1。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
2009年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进行“分点范围扩大,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制度”等的改革,推动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医学生就业带来了新机遇[2]。近年来,全国医学院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以致应届毕业生数量飞速上升并居高不下。但快速发展的医学教育与陈旧的就业政策形成的鲜明对比,导致部分医学生就业困难。再者,由于城市医疗机构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基层工作条件差和经济发展缓慢,对医学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据《医学教育》刊登的调查报告显示[3]:有82.5%的学生倾向于大城市就业,极少数人愿意前往基层发展,其中大多数把经济收入放在择业考虑的第一位(占62.5%)。而医学生走出城市到基层发展主要表现于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上移[4,5]。以上均可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基层地区医学人才供不应求、基层医师队伍专业化低、城乡医疗事业不均衡发展等现象。
(二)在职医生“再就业”导致人才流失
人力资源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医院最核心的无形资产,是医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但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医院出现大量人才外流或再就业外流的现象。究其原因,可从两方面来进行剖析。
1.基层医务人员由于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医院招聘来的毕业生经医院培养多年能独立工作后却离职,把基层医院当作培训基地、就业跳板,以寻找更符合自己对待遇、环境的各方面需求和奋斗方向的岗位就职。
2.部分医院未建成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部分医院对于需要何种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对不同人才的待遇及进修问题等缺乏系统性研究规划,也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这是基层医院医学人力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医患问题
近年来,社会舆论和民众对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甚至达到社会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对立态势。对此,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称,中国医生广泛缺乏人文素养,是中国医疗困局的重大经验教训[6]。因此,在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除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外,应加强医生人文素养教育,学会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是解决医疗困局的首要任务[7]。
调查数据显示,近半数医务人员与病人处于友好相处的状态,但仍存在部分医患关系处理不当的现象。在面对蛮横患者时,约六成医者采取耐心开导方式;近三成起初有耐心,渐渐开始厌烦;而少数医者则随心情决定对患者的态度;另外仍有极少数采取无视的态度。而对于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生工作量大(46.26%)、医患间知识背景差异大(36.05%)和病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突出(15.42%)。而大部分人(67.35%)认为医疗体制的不成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促进医患关系改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关键因素。如何建立良好的医学生职业道德环境,其医德现状、医学生临床实践、社会对医德的重视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均是影响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关键因素。
三 讨论与对策建议
拓研究新领域,攻克技术新难关的经验学科。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是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医学人力资源是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于解决目前就业难,医患关系紧张和基层人才队伍基础薄弱、专业能力差等问题起着根本性作用。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离不开社会、学校、医院及个人的积极推进和努力。
(一)革新传统就业理念,均衡城乡医疗分配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大多医疗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已出现饱和状态;而基层地区医疗资源较匮乏,对高层医疗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作为医学生,应正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调整基层就业心理,革新对基层医疗就业的认识误区,把握大力发展基层医疗的契机,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投身基层医疗,服务基层人民[8]。
(二)重视人才继续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继续教育是脱离正规教育之后,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追加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学正是一门需终身学习,不断发展新理论,开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医院作为开展继续教育的关键场所,应本着“走出去、请进来”办法,推选优秀人才到上层医院进修培训,拓展新技能、新业务,并进行院内交流学习,做到传、帮、带。同时,邀请上层医院专家下基层进行医院业务指导
[9]。通过各种教育培训途径,营造爱业务、肯钻研的浓厚学术氛围,以加强基层人才继续教育,综合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这不仅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也在提升基层医院业绩的同时降低“再就业”比例,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三)加强人文精神建设,强调和谐医患沟通
在中国,80%的医疗纠纷源于医师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因此,加强医务人员医疗人文精神建设是解决医患关系问题的关键[10]。这需从学校的最初培养抓牢,在医院继续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良好的医患沟通是避免医患纠纷的良策,而数据显示:医生与病人之间缺乏融洽的感情交流,造成此现象主要的原因在于医生工作量大,医患间知识背景有较大差异。同时,医生和病人之间突出的利益关系和医生在感情上的冷漠也是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因此,在构建基层和谐医患关系的进程中,应当将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和医德修养的培养作为基层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同时将医院人文精神建设制度予以保障,与基层人才培养同仁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任丽平,辛程远,金连海,等.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05):500-502.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J].行政管理改革.2014(05):4.
[3]汪江平.安徽省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
[4]景婷,李军华.医学本科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9):110-112.
[5]黄仙红,林禄静,王小合,等.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08):46-50.
[6]Blumenthal D,Hsiao W.Lessons from the East—China’s Rapidly Evolving Health Care System.N Eng l J Med,2015,372(14):1281-5.
[7]廖海燕,朱久宜,钟晴,等.新医改背景下独立学院医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以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04):76-79.
[8]尹若兮.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137-138.
[9]吴巧玲.浅析基层医院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4(07):259-260.
[10]白午光.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建设研究[J].才智,2017(06):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