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与时代发展相契合,需要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调整。为此,笔者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课题,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现状入手,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发展现状;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李静.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3):15-17.
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对于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数学这个计算工具在这些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给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也就是对整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德州学院需要不断强调对教学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进行改善的同时,还不能忽略了教学质量的保证;另一方面,还必须意识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使得应试教育危机重重。如何满足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求,迎接新一轮的这种挑战,成了摆在德州学院健康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数学专业在以教学促进科研开展、以科研带动教学进步的行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应用数学专业紧密相关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辅助的关系。[1]
在德州学院所开展的所有教育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具有数学创新能力、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人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州学院所开设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的关注点还仍然集中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距离我们所设定的理想教学目标、教学规划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而且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本身的原因,我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更长的一个时间段以来,都是以培养师范类学生为主要任务,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大多投身于教育事业,该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一般都是到中小学校去任职数学教师,担任教学工作。[2]但是,每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生数量都在增加,而人才市场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十分有限,逐渐呈现出一个供大于求、市场过于饱和的现象,导致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也造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压力随之提升。除此以外,供大于求的现状还让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人才划分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些毕业生都够不着入门门槛。换句话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虽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知识体系也较为完善,但是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他们的综合人文方面的知识面不够宽,从而使得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往往会在就业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并且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就成为应用数学专业焕发生机的必然选择。探寻符合教学目标和社会要求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德州学院而言,应该是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德州学院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十分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了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但是却没有体现出“应用”数学的特点,很多学生仍然停留在理论数学的层面,学生的能力与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不相符合。创新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该专业学生当中很少有人有创新的意识,不敢大胆创新,过于相信所谓的“权威”,对自己所研究的结果不敢据理力争。而且,能够真正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仍然只占少数,很多学生仍然没有或者不知道自己有这种能力[3]。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标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希望能够招聘到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所以,这就要求德州学院在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对教学模式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就我国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知识架构而言,在满足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够与市场要求相匹配。总而言之,加快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让该专业学生不仅拥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有着较高的实践技能,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划分标准[4]。
二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模式很多方面都是参考国外的一些教学经验,而我国的教育国情和学生的情况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应试教育情况严重,很多教师都不太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教学环节,而大大忽略了对学生应用层面技能的教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数学应用软件应运而生,能够提高人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和质量。但是有些教师却不太注重对学生应用软件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即使是涉及到了数学软件,也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有把应用数学软件当成教学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数学应用软件使用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不高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的因素,教师教学能力低还导致他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式老套,不能吸引学生课堂听课兴趣,不利于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对于一些有益于学生应用数学能力提高的活动,必须数学建模大赛等,也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没有定期为学生组织相关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而这些问题也是德州学院开展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问题[5]。
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就只能依靠人才来优化产业结构,利用人才的智慧和能力为企业开创一个更辉煌的明天。很多产业都会依托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该专业每年都会为这些行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比如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都与数学与应用数学方面的内容息息相关。促进该专业的健康发展,为相关的行业提供更多保质保量的人才是国家、社会以及德州学院都应该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这样才能让数学与应用数学更好地为这些行业服务,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让它们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力量。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对现有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培养更多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的综合性人才[6]。
(一)改革教学目标,以培养复合型应用数学人才为宗旨
当前,人才市场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方向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更希望招聘到具有一定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而且还可以让这些学生更早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造财富。所以,这就要求德州学院能够及时看清市场需求,根据人才视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方案,改革教学目标,重新对教学任务定位,让教师能够专注于对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而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为应试教育服务,教授学生过多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更能够在人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无论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还是为了提高德州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都需要德州学院能够改革教学目标,把培养数学综合型人才奉为教学宗旨,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到教学环节,让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对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二)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建模大赛,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生在准备数学建模大赛的过程中,不仅会复习很多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虽然数学属于理科,但是却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工科类专业的特点,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这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迫使他们调动身边和脑海中的资源解决建模中的问题。有信心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就很好,所以数学建模大赛其实是他们彰显自己应用数学能力的一个平台。这就要求德州学院可以定期地组织数学建模大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他们在大赛中与竞争对手交流、学习,分享学习心得,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共同进步。数学建模大赛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全面地看待问题,而这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很有帮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一般的数学类教学模式应该有所区别,因为该专业更倾向于应用,而不是单纯地做研究,所以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时,也要有这种意识。当然,为了能够使数学建模大赛的作用最大程度上地体现出来,还需要在建模大赛中善于总结经验,用建模比赛来优化传统的教学结构,弥补课堂上应用数学机会少的不足。通过合理地应用数学建模大赛,能够让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还能让他们对数据分析的能力,对于一些较为繁琐的数学问题,他们还可以利用软件帮助求解,比如MATLAB等,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探究软件工作的原理。总之,数学建模对于学生能够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可以发挥出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作用,体现出它的功能性特征。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出应用的意味,让学生形成应用数学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校想让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那么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让他们不断动手操作,让他们自己感悟,才能真正地让他们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价值。所以,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给学生布置一些真实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学生的智慧,共同努力,把这些实际课题一一解决,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还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并且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而不是把自己的思维限定在一个范围内。所以,应用实践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改革创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环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的综合人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发展[3]。
(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讲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外,还应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合理结构、双师兼备的教师队伍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重点完成的内容,也是保障改革创新工作能够有所成就的基本要求。而这就要求德州学院能够重视这个过程。为此,一是,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用“真金白银”来吸引高质量的人才,把人才引进来,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同时还要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于有想法、有抱负的热血教师要予以肯定,并且为他们做教学研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把人才留住;二是,要加强对已有教师的培训,强化考核机制,让每个教师都有忧患意识,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铁饭碗”。要求教师把教学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任务,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不能让科研活动喧宾夺主;三是,要明白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德州学院要明白自己所承载的责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为各大企业输送人才[6]。
参考文献
[1]张丹,周雪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21-22,66.
[2]唐宝庆,谢永钦,秦桂香.地方综合性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48-49.
[3]金玉锋.基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75.
[4]肖鹏,韦煜,赵林畅.新视野下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5):101-102,113.
[5]谢海斌,马荣荣,王郎.基于MATLAB的数学实验探究型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5):144-145,154.
[6]李立亚.基于普通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7):76-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