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学前教育学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作用是为了培养提高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为了能锻炼学生未来的保教能力。但是该课程在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并没有被突出,因此对职业学校幼教人才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接受相关幼教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用到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鉴于此,本文将围绕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从学前教育学改革的角度,探索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粟华,莫丽.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2):34-35+133.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Combined Mode of EngineeringSU Hua,MO Li(Guizhou Keyi 556000 Na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BSTRACT:Preschool education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Its function i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iterac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and also to exercise students'ability to protect and teach in the future.However,the importance of this course 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s has not been prominent,so i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For pre-primary education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they should,while accepting the relevant preschool education knowledge,link the knowledge to reality and apply it to future teaching work.In view of this,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pre-primary education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reform,to explore how the vocational school pre-prim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play its due role under the"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model.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Vocational schools;Preschoo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
一工学结合模式概述
工学结合指的是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下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工作和学习是交替进行的,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和未来的工作相结合去实际工作环境下参与见习、实习甚至是真的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该模式下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工作也纳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学校可以给予这部分工作学习以学分。不过在我国真正进行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但该模式下的学校教学,也要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
(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1.学前教育学课程在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在探讨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之前,先要认真全面地了解学前教育学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作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也就是所有其他课程的学习要以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为前提。此外,学前教育学贯彻在整个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中,对于培养职业学校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幼教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前教育学课程的目标,所以进行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在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中具有指导性意义。具体的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学前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儿童发展上以及对整个教育系统的作用。其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和学前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清楚认识学前教育儿童的一般特点以及学前教育活动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再次,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以后能够将理论结合实际,切实提高他们开展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此外,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为了帮助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师观、儿童观等[1],在掌握保教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于未来保教工作、对于儿童的热爱,并不断提职业学校业素养,愿意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
(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基础
在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之前,该课程内容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课程教学内容落后,和现实学前教育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该课程教材的编制,不仅存在内容陈旧、变化小的现象,而且大多数内容理论性太强,对于相关概念、原则和作用等探讨得过多,而对实际教学工作有利的比如保教知识、技能、相关职业素养等缺乏深入探讨,也没有和实际联系起来。此外,该课程内容在选择排版上也没有新意,内容和形式均缺乏创新,对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吸引力很小,更不用说帮助学生充实知识结构和提高相关技能了。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推进,一些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出现,而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如果不能及时跟上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职业学校学生便会产生疑惑和误解。总之,学前教育学课程理论性太强,而缺乏和实际的联系,因此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匹配。
鉴于此,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其改革的基础便是对教育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首先在改革中应该清楚改革的理念,即“基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开发课程体系”[2]。其次,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坚持职业学校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互相合作的模式,可以邀请优秀的学期教育机构的园长、教师以及教育专家共同探讨这门课程,发现课程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共同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开发和编制中。此外,在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结合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教师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参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相关参考用书和考试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其具体任务和目标,然后在完成学习之后对该模块的学习进行测试。
(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
在传统的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职业学校教师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传统课堂授课,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受到限制,无法丰富课堂内容,无法利用更多有利的条件为学生学习提供理想的氛围[3]。因此,学生对枯燥的幼教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往往不愿主动积极地去听讲和提问,遇到问题也不愿向同学老师请教。甚至有的学生觉得该课程枯燥乏味,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全是理论学习,对自己未来的幼教工作毫无帮助。正是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沉闷,所以很难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积极主动性下降,学习的态度不端正。
为了改变上述现象,在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将改革教学模式作为改革的关键点。首先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一方面注重保教知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强调理论和实际工作的结合。其次,在清楚认识该课程的本质之后,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建立“做中学,学中做,实践和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为了真正将学生能够学习到的内容和他们未来的幼教工作结合起来,可采用思想研讨、案例分析、实时讲解、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案例分析教学法下,教师通过引用某个具体的幼教案例给学生们设置一个具体的场景,然后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通过层层引导,学生最终不仅学习到了案例中相关教学知识,而且还为以后自己工作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提供经验。在小组思想研讨下,学生们针对某一个幼教相关议题进行讨论,不同的学生对于该议题有不同的看法,通过互相学习和纠正,最后每一小组都会获得某一个具体的结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此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和纠正。最后教学活动观摩和教学模拟方式,更是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手段,学生们在观摩和模拟教学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学前教育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其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总之,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在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正确认识该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的将来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在幼教工作中也会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中,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是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该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和基础;而改进教学方式,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则是此次改革的关键部分。最后,改革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此次改革的保障。总之,经过目标确定、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进和教学评价方式改进,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将更符合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培养目标实现的需求。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也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为培养优秀的,具有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幼教人才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娟,王东辉.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2014,(02):80-81.
[2]李薇.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30-31.
[3]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9-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