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7 10:45: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专业的技能是就业的关键。据调研多家装配式建筑企业,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在为相关专业实践型应用人才问题犯难。对于开设装配式建筑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建设运行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是实现批量培养产业人才,解决当前建筑产业现代化人才急缺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就业

本文引用格式:郭剑,胡军林.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12):164-
166.

一建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2018年11月,住建部发布《建筑产业工人指导意见》,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健全工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人才缺口,教育先行。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导向,满足建筑工业化人才的强大需求,逐步解决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短缺的瓶颈问题。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各种方式建立的,具有生产和教学双重功能。由此可见要把企业真实的生产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也不是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现状

       我国装配式建筑持续发展,但技术人员紧缺。从业人员的能力,特别是施工作业人员的技能是推广中的关键因素和瓶颈。从目前来看,高校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现状。

         1.以政府机构主导,成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制定人才培养规章制度。如某建设管理委员会已开始全面布局覆盖从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到施工作业人员的完整培训体系。经培训基地考核鉴定合格的人员将授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能力资格证书。政府机构主导的培训,规模小,层次难以细分,且缺乏实践训练。

         2.传统职业院校专业转型,抱团发展,加入部分装配式建筑课程,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教育集团。如某建筑产业现代化职业教育集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BIM方向性课程。传统职业院校转型培养,课程设置薄弱,缺乏系统性,实训硬件条件难以达标。

         3.行业企业设立内部培训机构,企业自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自我培养。如某企业根据新进人员情况,不定期开展短期培训班。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培训人员不稳定,批量小,企业之间有隔阂,存在技术壁垒,难以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

 
三 装配式建筑专业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根据建设地区不同,实习实训基地分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1.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指学校所管辖的范围内,建设时要与公司一起按教学计划布置和设计实训场地。

         2.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指在学校外利用附近装配式建筑企业的场地。与企业协商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一)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住建部《纲要》指出,“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30%以上,到2025年达到50%以上。《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住建部,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从中央到省市地方,各类关于建筑工业化系列的文件密集发布,指明建筑业正在发生快速的变革,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2、企业背景: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三一集团近二十年来获得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2014底成立的“三一筑工有限公司”是“三一集团”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建筑工业化研发、大型预制构件工厂运营、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制造等业务,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可提供住宅工业化成套设备解决方案的企业,被国家住建部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称号,被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湖南省住宅产业化基地”。并挂牌国家级“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住宅工业化成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其设立在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学院也力争将其打造成学院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设基础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三一集团”出资创办。集团非常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并将学院作为培养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的“黄埔军校”,投资4.5亿元用于基础建设。我院在建设模式上采用的是“校企一体”建设模式。此模式打破了“校企”的壁垒,使得企业和学院互为唇齿,避免了基地建设过程中“一头热”的尴尬,也削减了不必要的流程。机制建设上以学院为主体,按企业岗位人才标准,企业协同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益,真正达到“合作育人、产学融合、共同受益”。我院已建成了省内唯一的一个建筑工业化人才培养基地,BIM人才培养基地。还拥有与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设备装配调试实训中心、电气控制实训中心等七大模块的一体化教学区域37个,场地面积12000㎡,累计投资达3.2亿元,设备价值达1.8个亿。

(三)建设内容

        1.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模式:基地的建设模式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与具有一定规模自动化PC生产线装配师建筑企业深度合作为,以装配式建筑特色专业方向培养专业人才,落实“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中厂”模式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必须与企业签定服务协议,双方明确在资源、成本、收益、财产、实训等方面的职责权利,并共同制定生产实训教学体系方面的实施和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在企业正常生产任务运行机制下,企业提供实际的生产项目或案例,基地生产性实习实训PC构件或故障案例90%以上来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真实项目,校企双方合作开发实训项目。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准、设备等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向学校无偿或有偿提供,建立学校专业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换岗交流机制。

          2.创建良好硬件环境:场地及设施设备:加强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75%以上的实训组织一体化教学课程,安排65%左右的工位能进行生产性岗位实践;按照实训课程体系,实习实训项目开课率达85%以上。基地生产线设施备具有一定规模,同一项目能够时满足50人以上生产性实习训需要。生活配套设施备:完善实训基地的生活设施配套,满足异地异校学生实习需要。为外地培训人员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以及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确保满足每年承担职业院校师生实习训不少于6000人日的使用。

         3.升级师资团队配置:团队结构:通过进修学习、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技术服务等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资队伍。指导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为100%;直接从企业聘用的技术人员不低于20%,外聘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有1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或1名省级以上;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总数达20名以上。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面向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操作与保养的需要、能完成PC构件制作、灌浆、PC构件吊装等技能了、故障诊断技能和职业态度。从虚拟实训到实现一体化教学,最后到生产项目实训,实训安排层次递进,并建立三大能力模块的实践教学标准、学生训练标准、考试评价标准。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分组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实施以作品(典型工作任务、工作项目)为载体的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全程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

 
          5.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资源平台:借助相关平台的合作校本或出版专业教材、课件、虚拟软件、VR视频等资源库,资源库建设总容量达100G。老师和所有学生共享实践教学服务系统,每位老师的教学资料,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交流,都能通过实践教学服务系统进行,初步实现网上答疑及学习者自主等需要。以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为项目导向,将教学知识点融入项目,开发新型的实用教材。可以让学生“理”与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岗位与实训基地“零距离”感。

(四)主要保障措施

        1.机构设立:根据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我院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申报“装配式建筑生产性实习基地”项目,成立领导小组与监督小组,明确人员组成和基本职责。

        2.保障机制:制度保障: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制度、项目信息汇报制度、年度中期检查制度等,以上制度由项目建设办公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共同制定。如调整涉及项目撤并或变更建设内容的,还应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并报项目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执行。场地保障:三一工学院校内工厂湖南三一筑工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个能全套生产预制构件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我院与三一筑工已经建立长效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与产业和行业接合非常紧密,办学条件优越。师资保证:我院专职教师50%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聘请三一筑工研发、工艺、生产等部门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队伍质量过硬,教学质量等到保障。

          3.过程控制:过程管理是保障项目质量的关键,学院非常重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工作,从项目的总体设计、建设论证、过程跟踪到中期检查和验收自评等均作了大量的工作。①总体设计:为确保本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学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同时制定各专业建设5年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任务书。②建设论证:深入调研,充分调动全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通过校企合作,组织校内外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各专业建设方案,保证建设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③过程反馈: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过程管理制度。按照“及时跟踪、随机抽查、年度评价、项目验收、项目整改和变更”的模式过程管理。④中期检查: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当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提交“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中期检查报告“,接受各级管理部门的检查。⑤验收自评:完成所有项目建设后,通过自评与持续建设,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强化、巩固建设成果,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验收。

五结语

       高职院校仍将肩负着为建筑行业输送合格的从业人员的重任。所以,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建设完善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对培养具有扎实的装配式建筑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装配式建筑专业应用性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南楠,高倩,张兴军.浅谈“校中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5(16):104-105+107.
[2]李成忠,彭裕红.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36+38.
[3]项盛荣.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以电子产品制造专业为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04):25-26.
[4]郭香敏,刘宇.高职机械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的研究与实践[J].才智,2009,(36):263+94.
[5]向志渊,须麒.关于高职院校康复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20):1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