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现代学徒制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19 13:36: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应用的优势,然后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在数控高 技能人才培养中应用的路径,包括科学遴选合作企业、精准编制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组建复合型 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质量监控。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数控加工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

  数控加工技术(以下简称“数控”)是制造业的基 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与发达程度的 标准之一[1]。在我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 业对数控技能人才需求愈发旺盛。据国家人社部门预 测,到 2025 年,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相关领域的 技能人才缺口将高达 450 万。作为高素质数控技能人 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 应充分做好产业发展调 研,科学调整课程体系,重塑培养模式,以满足产业、 企业的用人需求。

  近年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数 控专业课题研究组针对数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小、产 教融合浅、培养空间窄、岗位适应期长、就业稳定性差 等问题,创新培养模式,先后与本地杰克缝纫机、中马 传动等龙头企业合作,探索应用现代学徒制,共同培 养数控专业高技能人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现代学徒制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应用的 优势

  2019 年 5 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进 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 要求在区域支柱产业等相 关专业,全面推广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 特色现代学徒制[2] 。2020 年 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 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明 确提出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 鼓励企业利用技术、知 识、设施等要素参与产业发展急需高技能人才培养[3]。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招工难”“就业 难”、岗位匹配度不高、流动性较大等问题,我校积极 贯彻实施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模式的优势,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 展”的高素质数控专业人才。

  (一)有利于为企业培养真正“留得住”的高技能 人才

  台州是民营经济发祥地,制造业发达,企业转型升 级快,对数控尤其是中高端数控技能人才需求迫切。许 多企业万元月薪,却很难招到合适的数控操作工,其中 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编程、维护、改造的“数控通才” 尤其匮乏。再加上数控应用领域极广,涉及数控编程、 数控智能制造加工操作、工艺编制、计算机绘图、零件 检验检测、五轴编程与加工等岗位,导致数控岗位技能 尤其是高技能人才跳槽频繁,企业很难留住心仪员工, 这给企业生产、发展带来较大风险及用人成本。而我校 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应用现代学徒制, 联动合作 企业,签署三方(企、校、生) 定向合作培养协议,实现了 招生即招工。这种前置性、嵌入式柔性培养,容易使学 生与企业形成发展共同体,从而为企业培养真正“留得 住”“留得下”的“本土式”数控高技能人才。

  (二)有利于为企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高技能 人才

  数控更新送代快,但高职院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普遍比较陈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教学设备设施等很难满足企业对一线人才能力的需 要 。很多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长, 甚至“毕业就失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因此,我校在 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应用现代学徒制,通过对传统 学徒制进行优化,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 培养模式,能让学生学习到最前沿的技术,接触到最 新的设备设施,享受到企业最优质的资源[4 -5] 。这样, 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就实现了市场化、生产化、体系化, 教育与产业融为一体,教育与就业无缝对接,有利于为企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数控高技能人才。

  (三)有利于为企业培养真正“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我校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应用现代学徒制, 形成“招生即招工,学生即学员”的模式,即帮助学生 实现了企业一线准员工身份认知的转变,使得他们对 知识、技术技能的渴望较普通学生更为迫切,学习内 驱力更为强烈 。通过学习洗礼,学生能更快地形成提 升技能、改变命运、回报企业、服务社会的工匠品质, 从而为企业培养“能发展”的数控高技能人才,使学校 和企业形成双赢的局面。

\

 
  二、现代学徒制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应用的 路径

  
(一)科学遴选合作企业

  企业是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主体,合作企业是否合 适,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 。 台州是制造之都,企 业众多 。为此,我校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企 业参加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意愿,对企业开展现代学 徒制培训的内在需求和硬件设施进行必要性评估, 最终制定了企业遴选标准 。标准主要从企业合作意 愿(占比 35%) 、企业业绩(占比 25%) 、企业文化(占 比 25%) 、社会声誉(占比 15%) 四个维度进行赋分, 如表 1 所示。

\
 
  据此标准,我校遴选出杰克缝纫机、中马集团、长 鹰信质、亚欧汽车制造(台州) 等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 优质公司作为数控高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合作 企业,并与企业就人才培养规格需求、企校生三方权 责利、履约承诺等作出明确约定。

  (二)精准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 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6] 。但许多高职院校在 实施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时往往照搬原有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为此,针对数 控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学院等 能工巧匠和专家组成的数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同 时,在教务、科研、校企合作等部门支持下,按照“企业 主导”“一企一案”的指导原则,选派骨干教师,结合区 域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深入相关院校、拟 合作企业,就数控产业最新技术、企业文化、岗位理论 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工种及技能等级等开展科学系 统的调研,全面排摸、剖析,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岗位 群对人才的最新要求,进而在此基础上校企联合编制 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方案注重 结合区域数控行业职工岗位能力,坚持“课程思政、强 化选择、彰显特色、突出技能、注重成长”的指导原则, 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程,构建了以核心职业能力 培养为主线,“基础通用、模块组合、各具特色”的产教 融合的课程群。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 安排、教学条件、师资组成及评价方式等进行了科学 重构,着重构建生态型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置与 岗位需求的“紧密度”和“粘连度”,且与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对接,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适用实用。

  (三)重构课程体系

  调研数据显示,随着产业的发展,相较专业知识 和技能水平,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匠 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等更为重视 。因此,我 校在编制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时,以通用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重塑课程体系,设计 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 。课程内容突出“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的育人理念,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 理论体系的全面性,而是讲求“够用”“新颖”“实用”, 将公益劳动课、创业创新、“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 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学生跨职业、跨专业的通用 职业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产业发展和社会动态变化。

  如图 1 所示,为确保学生通用职业素质培养到位, 我校紧密结合数控专业及企业学徒特点、培养目标, 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对通用职业素质课程进 行重组,形成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自主学 习、创新思维与方法等模块 。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遵 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优化教学时间和学时安排, 采用将丰富的案例、活动、任务设计与理论讲解相结 合的方式,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7],将真实场景与生产实践紧密 衔接,研究编写富有企业特色的各模块教学实施方案, 最终形成以通用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素能并重、企 业特色鲜明的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体系内容架构为“企业文化(10%)+工匠精 神(15%)+专业发展趋势(15%)+专业理论知识(20%) +岗位技能(40%) ”,由此形成生态化课程体系,构建 生态化课堂,给学生质疑、选择的权利,让不同层次、 不同理想的学生都能够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成长。
\

 
  (四)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

  我校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 涉及通用知识、理论、实操、职业技能认定等内容,培 训质量要求高,因而必须有精良的师资团队作为支 撑,即打造一支具备深厚理论功底、强劲实操技能、 优秀教学能力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尤为关键 。根据学 徒培养需求,校企双方共派师资,以双向挂职锻炼、 联合技术研发等形式,共同组建了“站得了讲台、上 得了操作台”的企校“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 。 同时, 我校根据数控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实施名师 大匠引育计划,通过校企双聘、项目式柔性引进等系 列措施,将技能大师、浙江工匠等人才吸纳进教师队 伍,组建数控现代学徒制培养师资库,发挥大师工匠 “1+2+X”[1 名大师+2 名教师(企业与学校导师) +X 名学徒]的带动作用 。另外,我校还出台了现代学徒 制师资培养制度,着力培养了解数控专业人才培养 规格 、先进制造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掌握企业新产 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国际视野的数控现代学徒 培养师资团队。

  (五)创新教学方法

  能否创优创新教学方法,适应企业生产周期,实 现“忙时抓生产,闲时抓学习”“集中聚集学理论,分散 车间练技能”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1.工学一体。我校数控专业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为 目标,基于设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 方边教、边学、边做,“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8]。 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并行框架,丰富课程教学和 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可优化学生岗 位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 确保工学一体人才培养实施效果,我校数控专业还积 极推动合作企业投入场地、师资、设备和技术资料等 资源,组建数控生产型实训基地 。基地以“基本技能、 综合技能、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线,引入企业生产 性项目,师生则组建技术研发团队,真题真做,即开展 “校内实训室知岗、生产性基地跟岗、校外学习工厂顶 岗”三级递进实践教学与运行管理。

  2.“线上+线下”。我校数控专业借助学校超星平 台、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省精品课程平台等信息化平 台,打破传统线下学习固有模式,利用“线上+线下”混 合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无缝连接,线上充分利 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在线讨论、互动答疑、效果测 试、考核评价等,实现培养过程的泛在性、主动性和互 动性;线下在线上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面授、答疑、研 讨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深层次的进阶学习 。以杰克学徒 班教学为例,授课师傅根据课程难度大、学徒基础薄 弱的情况,利用蓝墨云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 完成相关项目任务,并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库,多种教 学方法和手段并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 校数控教研室还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编撰活页 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建设了专业教育教学资 源库 。资源库存放有完整的学案、课件、微课、教学设 计、当堂达标、进阶测试、单元试题,学生可以随时随 地使用电脑或手机查询库中资源,以满足学习需要。

  3.技能认定。为确保学徒培养质量,台州市发布的 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取得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 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不超过 6 000 元(补贴期限不超过 2 年),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每人 每年的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 8 000 元(补贴期限不超 过 2 年) [9] 。学徒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既是学习内容,本 质上也是一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为此,校企首先要 协同制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方案,确保认定模式的多 元化,使其能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对于我校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来说,可以采用企业主导、学校参 与的评价模式,即校企双方成立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机 构,合作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突出企业特色的评价方 案 。 由学校、政府帮助企业实施人才评价,参与培训、 考试、认定全过程,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另外,竞 赛选拔也是一种有效模式,即通过举办行业、工种技 能大赛、企业职工岗位“大比武”,实行“以赛代评”认 证 。当然,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企校双方都要发挥各自 优势,学校教师要能下车间指导,企业技师要能上讲 台培训,以实现资源互补,打通数控高技能人才成长 通道,从而为企业培养出“留得住”“能发展”的数控高 技能人才。

  4.“五岗”渐进。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学生即是 学徒,是一线生产准员工 。因此,我校在数控高技能人 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企业数控生产技术现场岗 位的天然优势。首先,通过现场考察、分享等方式让学 徒体验式认岗,获得更直观的岗位感受,之后按照典 型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工学一体化的 授课方式完成典型工作岗位技能的强化训练,这种课 程式试岗,能让岗位实训变得更高效。其次,结合数控 技术生产特点,让学徒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仿真式跟 岗技能学习。学徒在经历了认岗、试岗和跟岗之后,需 要在学习的几个典型工作岗位中进行轮岗实践,增加 岗位知识, 实现由单一技能工人向多技能工人转变, 进而为将来岗位升迁和个人发展打下基础[10]。最后,学 徒在各自岗位独立完成复杂性生产任务,实现身份转 换,成为企业的高素质员工,实现高层次就业。

  (六)强化质量监控

  1.强化制度建设 。我校联合企业制定数控专业现 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建立专项督导小组,对教学 过程进行监控 。督导小组采用定时检查、随机核查等 形式,对项目进度、实施质量、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性点 评,并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从而形成“督导—评价— 反馈—整改”的教学质量监 控机制 。 比如,考核小组在一次杰克企业现代学徒制 项目例行检查中,发现学徒到课率只有 60%,调查后 发现学徒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紧而缺课 。对此,督导小 组将情况反馈到企业后,企业及时调整学徒工作时 间,出台了学徒培训期间工时津贴办法,并配套出台 学徒培训出勤考核办法,之后到课率提升到 96 .5% 。 另外,通过建立学徒管理档案,全程跟踪、指导、管理 学徒理论学习和师傅带教工作,可提升教学效果。

  2.明确考核标准。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数控专业学生学业生涯全周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 以完成的产品、工艺方案、设计图纸、调试结果等作为 评价主要依据,科学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 价、企业评价的标准,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 证工作,实现以工作过程和成果为导向的整体性评价, 从而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达标。以教师评价为例,学徒对 导师授课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三大方面进行评 价,企业对导师指导效果、学徒岗位训练效果进行综合 评价。企业和导师对学徒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专业知 识、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工作业绩考核,即过程性评 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11] 。学徒除完成所有课时并达 到“结业”水平外,还需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证。
\

 
  三、结语

  现代学徒制构建了政府引导、企校融合的多方联 动机制,真正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在学 生与企业之间构建了一个“职业进阶机制”,符合高技 能人才培养规律 。本文运用校本式案例,通过探究现 代学徒制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为产业转 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做了新 的有益探索,可为同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施文文.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 艺,2022(8):14- 17.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EB/OL].(2019-05- 14)[2022-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906/t2 - 0190603_384281.html.

  [3]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2023 年)的通知》[EB/OL].(2020-09-16)[2022-08-20].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4] 万航.企业新型学徒制视角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与 探究[J].科技视界,2018(24):96-99.

  [5] 焦彦霜, 陈蒿.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问题及方略[J].职教论坛, 2019(3):40-44.

  [6]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 意见[EB/OL].(2019-06-05)[2022-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

  [7] 龙燕燕,黄善厚.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 学模式探究:以数控操作与编程核心能力培养为例[J].广西教育,2019 (23):151- 153.

  [8] 金文彬.数控人才需求与高职数控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 论坛,2022.21(15):128- 129.

  [9] 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台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台州市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2-07- 19) [2022 -08 -20].http://www.zjtz.gov.cn/art/2022/7/19/art_122918974 - 9_1676815.html.

  [10] 赵善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典型模式剖析[J].辽宁高职学报, 2019.21(2):37-42.47.

  [11] 黄素品.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数控专业多元考核评价体 系构建探索[J].广西教育,2017(18):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2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