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各高校开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翻转课堂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从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为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本文引用格式:张艳媛,吴曼,裴天骄,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的应用现状[J].教育现代化,2019,6(12):80-81+106.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呈现多样化,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满堂灌”、“一言堂”式的课堂,更多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与实时互动,翻转课堂亦顺势而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改变以往“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上课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课堂变成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1]。这种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主导把控进程的教学模式,已被很多高校引入日常的教学中,2016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十三五”规划教育变革的需求,将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课堂教学手段。
一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3],在正式教学前,学生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知识点学习,自主解答问题,在正式教学中,针对不懂的问题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的一种教学模式[4]。
二 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
(一)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发展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1996年美国迈阿密大学莫里·拉吉(MaureenLage)和格兰(GlennPlatt)[5]首次将“翻转课堂”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提出,并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运用该理念,经过研究,拉吉和格兰认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师和学生更喜欢翻转课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多了,发展了学生的多项技能;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课程教学匹配良好。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学校的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6]开始使用视频软件录制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以此为缺席的学生补课,推动了该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而真正使翻转课堂的影响力扩大到全球的是“可汗学院”,“可汗学院”由萨尔曼·可汗(Khan Academy)给表妹讲授的在线视频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才使得翻转课堂大热起来,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7]。自此,包括哈佛、麻省理工等众多高校纷纷尝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并取得较好成效。
(二)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
国外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开始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2012年9月在全国中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促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黎家厚指出:“翻转课堂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热点的原因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个性教育的需求以及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促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8]。”在中国知网检索可得,最早关于“翻转课堂”的文章是2013年3月1日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近年来,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学术文章与日俱增,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大、中、小学所引用,为了了解翻转课堂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2017年12月11日,在中国知网以“高校翻转课堂为关键词”共检索文献2417篇,涉及学科有高校的英语、思想政治、医学、计算机、艺术等等。翻转课堂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
三 翻转课堂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创新,改变了课堂教学管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认为翻转课堂具有师生角色转变、学习资源丰富化、学习流程重新构建、学习场所多元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等特征。对老师、学生以及网络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对于目前的我国现状而言,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劣势。
(一)翻转课堂应用优势
1.翻转课堂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传统课堂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翻转课堂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可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杨璐[9]在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中得出: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产生特别的学习体验,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以其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优质丰富的视频资源,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解决了如何变“教学”为“学教”,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培养”的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个性化教学[4],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借助教学视频可以方便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时学生可以主动地自我学习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这样不仅可以完成对知识的个性化学习,并且通过协作探讨,分享交流,可以完成自己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郑旭[7]在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翻转课堂实证研究中得出,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认为自身的能力提升的选项比例为:自主学习能力(98.11%)、自我控制力(49.06%)、口语表达能力(67.92%)、沟通协作能力(92.45%)、创新能力(37.74%)、都没有提高(0%)。杨璐[9]在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中得出:在课堂上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沟通互动,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课后学生可以及时完善学习内容,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或继续学习。
(二)翻转课堂应用不足
1.教师及学生教育观念还未完全改变。随着翻转课堂的大力推行,许多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转变,学生的网络学习思维也逐渐应用到日常学习中,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更喜欢以讲授为主,认为这样才能显示一个教师的能力和水平[10],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翻转课堂的教学观念冲突,而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很难完全改变;同样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已经习惯了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样也不能完全接受,认为翻转课堂没有老师讲解的清晰不能掌握重点知识。
2.教师和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不够。翻转课堂想要实现学生的整体性提升,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目标、内容,以及教学互动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精心规划设计[11],设计出合理的适合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但高校教师不仅有教学任务压力,还有来自科研任务的压力,使得高校教师没有多余时间为每名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使翻转课堂单纯地意味着学生的解放和教师的放手,最终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翻转课堂的实施同样需要学生利用几个小时的课外时间通过视频来学习和思考,如果学生不能完成课前任务或完成不理想,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如果学生不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学习压力,那么教学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12],这对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可以做到全时段学习,但它对教学支撑平台和教学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13],数字化教学支撑平台的构建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将难以确保翻转课堂在高校顺利进行。另外,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视频编辑技巧,对教师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11],教师如何制作精美的课前短视频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翻转课堂的前期工作?这种短视频资料的制作,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把握学生心理,娴熟的操作视频制作软件,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使讲授内容与时俱进等[14],这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而言学校层面的平台支撑及教师自身的技术及专业水平仍有待提高。
四 结语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和探究性,传统教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翻转课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翻开了高校教学模式的新篇章,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等的培养,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实践有广阔前景,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如教师及学生教育观念还未完全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不够、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应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训,学习视频制作技术和交互平台运用管理的方法,保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学习支撑的视频,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并且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其思想和行动的束缚[14],在完善问题的基础上将国外翻转课堂的先进经验与我国教育环境相结合,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的运用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
参考文献
[1]邓锐,吴俊超,黄坚.“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中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7,(20):35.
[2]化雨.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J].宁夏教育,2016,(z1)55.
[3]李文娟.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09):45-47.
[4]邰春玲,隋树杰.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4):315-319.
[5]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6]吴筱夏,夏裕群.翻转课堂教学引入中医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4):114-116.
[7]郑旭.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翻转课堂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8]李艳艳.我国翻转课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5,(08):93.
[9]杨露.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10]谌华.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7):46-48.
[11]刘永广.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12-13.
[12]陈寿琴.本科文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7,(18):1-2.
[13]段标.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02):49-51.
[14]朱智莹.关于翻转课堂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3):105-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