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环境下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6 09:36: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本文分析了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然性;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必须解决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线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评价的改革;最后以定积分的定义为例探讨了混合教学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

本文引用格式:姜立新.“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09):140-14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己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工具,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高等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和学习正在改变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教学形态。“混合式教与学”没有确切的定义,从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来看,这里的“混合”指的是学生在课前也就是线上有学习行为,在课上也就是线下跟着老师有讨论有学习的行为,即课上、课下,线上、线下都混合了。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基础课高等数学课程,伴随着在线教育的席卷而来,也必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的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学明白,把知识学到手。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应用将成为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1-3]。

一 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一)迫切性

 
        随着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也随之有所减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给学生必需的知识,老师课上忙于敢进度,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虽然也有提问,让学生做题等传统的互动方式,但,总的来说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味地唱独角戏,展示着自己的知识。而学生呢?在长达45分钟的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听课、记笔记的状态,是一个被动接受过程,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逐渐地大多数学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玩手机、厌学、应付考试现象严重,学习效率很低。在课下的闲暇时间,面对黑纸白字的课本,学生们就更不愿意看书做题了,何况跟我们竞争的是微博、微信、各种小视频、各种游戏等等。而“高等数学”作为高职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及今后人生的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空间,课上以学生为中心,课下使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模式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必然性

        移动互联网+环境为混合式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微信的支持使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成为必然[4]。目前,各高校已经建设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特别是微信的出现,使得在线学习变成了现实。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上传视频、学习资料、发布消息、进行讨论、疑问解答等。学生还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入教学平台搜索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把微信从“敌人”变成“朋友”,充分挖掘、应用它的功能,可以使线上学习变得轻而易举。

\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混合式教学改革没有统一的模式,“混合”的程度如何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老师的经验,但必须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线上有资源

         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建设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我们倡导的混合式教学就是希望把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内容部分或全部前移,使传统意义上的课前预习变得有趣、有针对性,学生愿意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大段的学习内容学生是不愿意听的,他们利用课下零碎时间听的只能是“小故事”。

         线上教学资源中以小视频形式的微课为主。微课由于“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微课讲解的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内容表达简洁精炼。高职数学的知识点多、基本计算、基本题型复杂多样,学生疑问多,课下又没有很多时间听繁琐的内容,时间长了不愿意关注,只喜欢短小高效的内容。再者,微课时间短,门槛也低,更适合普通教师制作。有些更短的只有2分钟左右,同样非常精彩。

          线上资源建设,非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的教师是经常存在困难的,但是这种困难并非不可克服,因为我们倡导的教学资源并非要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简单的屏幕录制加讲授即可。硬件上,PC+USB耳麦+三脚架,软件上:PPT+录屏软件足以,再加上两三周的软件使用学习基本上都能够胜任这种微课的录制和编辑。剩下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教师精力、时间投入的问题。因为其中需要对以前的课件进行一些修改,需要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分解,需要录制和编辑微视频,需要给知识点设定学习目标并开发一些配套的练习题目等等。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核心,其建设一个动态化的过程,需及时做相应的更新,确保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在实践中完善,不怕做的视频不完美,推出去让学生评价。

(二)课堂要重构

        通过在线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带着脑子”进课堂,那他们课前没看或没看懂怎么办呢,在线下,老师通过查缺补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同学们把在线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展示、讨论,重难点突破,将知识点巩固与灵活应用,这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对高职生来说,师生的面对面交流的课堂教学是必须的,老师可以走到学生身边,和他对话,能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可以和他互动,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认知层面参与学习,这是其它形式的学习永远无法代替的。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难点就是重构传统课堂教学。传统课堂的教师是主角,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师应该是导演,应该引导着学生把课前学习的知识串起来,使那些碎片化的知识点碎而不散,必要时还要变成主角,因为对高职学生来说让他们完全学明白课前任务书中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有掌控整个课堂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心思的投入。课堂教学方法上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如:理论讲授、互动讨论、动手实践等等,要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把知识学到手。

(三)考核要科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常以作业、考试、考勤或其它的小测验、小论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评价。线上由于教师和学生存在时间及空间隔离,对学习全过程进行评价并非易事。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就是必要的组成方式。线下主要通过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参与程度等方面来考核评价,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去考核评价学生也是混合式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方面。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从线上到线下,从课前到课后,贯穿整个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线上的学习,学生学了吗?学了多少?态度如何?教师很难掌控。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重视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的范围,将同伴互评和自评纳入过程性评价成绩,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
\

\



2.评价内容多样化

         线上,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时间、课程学习进度、问题测试、章节测试、学习笔记等,来确定线上学习综合成绩。线下回到课堂的学习,通过考察出勤率、课堂活跃度、小组汇报、调研等来计算线下课堂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中,重在考核学生的态度和能力,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做到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转变。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以定积分的定义为例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

(一)课前

课前,教师在微信群内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课前预习。除了推送教师个人录制的微课视频外,还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推送其它课程资源。学生在课前除了观看微课视频之外,还需要完成任务单中的课前预习题目,并在微信小组群内进行讨论,小组团队协作完成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在任务单中进行记录,课堂中向教师提问进行解决。


\



(二)课中

        上课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课前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然后班级其他同学讨论进行解决,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突破重、难点。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课堂实践训练。

\

(三)课后

         课后,学生进一步完善任务单中的练习和老师布置的其它课后练习,巩固知识,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都可以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视情况给予部分指导。

四 结语

          “互联网+教育”促使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混合式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替代,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逐步融合,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实践中有效可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传统教学的精髓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融合,把二者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到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自主、有效的学习,从而来提高学习效果[4,6]。

参考文献

[1]陈云.“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6(4):203.
[2]李月峰.“移动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2):50-52.
[3]李小龙,张宸瑞等.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MOOCs时代”的探索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52-57.
[4]杨青.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7(14):72-73.
[5]周婷婷.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51):334-335+340.
[6]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